肯尼斯·羅,是一名來自佛羅里達州代託納比奇的83歲退休工程師。諾科姆·索克是他出生在半島北部時的名字。1943年當諾還是個小學生時,曾有過一個叫岡村中助的日語名字,他說當時日本人強迫所有的半島人把名字改成日本名。

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仍在進行,並且日本統治了半島近40年。日本公司主導了半島的經濟命脈,半島文化成爲被消除的目標,國民禁止說韓語,在諾科姆的學校,所有課程全部用日語。

但諾科姆與其他出生於戰亂年代的孩子不一樣,他的父親在半島的一家日本企業裏有一份好的工作,因此諾科姆有一個幸運的童年,衣食無憂,有一輛漂亮的三輪車,還能流利地讀寫日文。“事實上,我成爲了一個100%的日本人。”諾說。然而,在戰爭結束前夕,他了解到他的家人對日本的忠誠是表面的。

1944年,日本軍方採取了派遣飛行員執行自殺任務的方式來對抗太平洋上的美國海軍。當日本號召半島志願者時,諾科姆·索克才12歲。他想要成爲一名神風敢死隊的飛行員,但他需要得到父親的許可。“你瘋了嗎?”諾的父親衝他喊道。

後來諾科姆·索克開始對日本失去信心,他意識到美國將贏得這場戰爭,想在美國過上美好生活,但公開表達對美國的支持是很危險的。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之際,美國快速在三八線沿線倉促地將半島半島一分爲二。蘇聯接管了北半島,而美國將在半島另一半建立韓國。

諾科姆·索克第一次關注金某成是在1948年初,當時他還是一個16歲的高中生。這位大人物由士兵守衛着站在山上,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講,給諾留下深刻印象。

作爲一名公衆演說家,金某日給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諾說他那時已經開始鄙視金。由於他需要去美國的機會,遂下定決心成爲先進分子。“爲了出人頭地,我不得不展示我的忠誠,儘管我並不是一個黨員。”諾說。

對於一個始終夢想有朝一日能移居美國的年輕人來說,這完全是一個彌天大謊。但這個謊言也救了他的命。諾加入了半島軍隊,在半島戰爭期間創辦了一份報紙,熱情地喊着口號,並譴責他的同齡人缺乏熱情,由此樹立了對金某成忠誠的形象。

諾加入的是空軍,併成爲戰鬥機飛行員。他駕駛一架蘇聯製造的米格-15戰鬥機,與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美國戰鬥機飛行員進行了數十次戰鬥任務。但他不願與美國人空戰,不想冒着被打死或擊落任何一名美國飛行員的風險。

1953年9月,半島簽署停火協議,結束戰爭不久,諾找到了他逃離半島的機會。在一個晴朗的上午,他在訓練任務中駕駛米格-15飛離了半島,穿過38線,然後在首爾郊外一個美國軍事基地安全着陸。美國戰鬥機和高射炮是他最大的擔憂,諾認爲他只有20%成功的幾率。但美國軍方並未發現他的到來。“最幸運的是,我到那裏時美國的雷達在那天早上關閉了,他們有維護工作。”他事後說。

諾毫髮無損地降落,儘管他險些與一架從相反方向降落在同一跑道上的美國戰鬥機相撞。他從米格飛機上下來,撕下了駕駛艙裏的金日成照片。美軍包圍了他,但沒有逮捕諾,而是和他握手,並開始拍照。

布萊恩•哈登在一本新書中,將諾庫姆•索克和金某成的個人故事交織在一起,說這本書始於2012年,當時是諾突然打電話給他。“他打電話給我,並介紹自己是肯尼斯·羅。曾經的名字叫做諾庫姆•索克。他還問我是否知道他是誰,而我當時並不知道。”哈登說。

哈登說羅建議他讀讀自己從半島叛逃的故事。哈登讀了後,給他回了電話,問他是否願意參加一本關於他的逃亡這樣一本書。在哈登的書中,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在一次訪問半島空軍基地時,諾曾想拿出他的軍用手槍射殺金某成,但最終決定不做如此危險的事,但仍堅持叛逃。

1953年,美國情報官員很高興得到了一架米格-15戰鬥機,更高興地是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請到一位聰明的、忠誠於美國、經驗豐富的半島戰鬥機飛行員來解釋這架飛機的原理。這是冷戰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此前從未有飛行員駕駛該型飛機叛逃。

諾科姆·索克爲美國官員講述半島空戰的全部故事。“他們以驚人的精力審問他,每天大約6小時,每週5天,持續了近7個月。”哈登說。在2012年羅與哈登取得聯繫之前,美國就對有關審訊過程的文件進行了揭祕。哈登說,這些文件以及羅在上世紀90年代寫的自傳《米格-15通向自由》,對覈實諾科姆·索克的故事細節至關重要。

自1954年諾抵達美國後,又進行了幾輪審訊,還經歷了其他的一些挫折,包括美國如何處理承諾給任何用敵機叛逃的韓國、中國或俄羅斯飛行員的10萬美元獎金。

羅後來上了大學,找到了一份航空工程師的工作。1957年,他把母親從韓國帶到美國。羅在美國建立了家庭,稱“從未後悔自己逃離半島、來美國開始新生活的決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