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曆十六年。雲南東部的一位知縣馬進東到廚房去檢查廚子準備的料,等會兒,知府大人就要來他這小小的縣巡視了。知府最喜歡喫他廚子做的蒜苗燒米涼粉,他特地來檢查,看廚子把涼粉預備好了沒有。廚子指指菜案上的幾大塊說:"老爺,我準備好了,而且還備有多的。" 馬進東點頭表示滿意。突然,他在涼粉上發現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頓時吸去了他的全部注意力,讓他十分震驚。馬進東有十多年的秀才生涯,考試二十多年,才中進士。像他這樣的人,全是苦學出來的讀書人,在某方面有真功夫。馬進東在詩詞書畫中,特別擅長書法,在讀書人中有"書法癡鬼"的雅號。涼粉上吸引馬進東注意力的,正是一些字。 這些字所以讓他震驚,是他從沒有見過這樣的字體。馬進東當時就讓廚子留下兩塊有字的涼粉不讓烹調,然後急忙在外邊去迎接已經到了大廳的知府大人了。 第二天送走知府,馬進東急忙去研究涼粉上的奇怪字體,除了震驚外,他還百思不解。他問廚子:"這涼粉在哪買的?" 廚子說:"菜市場陳涼粉那裏。" 馬進東隨廚子來到菜市場,問陳涼粉:"這涼粉上的字是從哪裏來的?" 陳涼粉說,他也不知道。他的涼粉是在每天來城裏批發涼粉的唐涼粉那裏買的,只有老唐才知道這些字的來路。 馬進東內心着急,就給了陳涼粉幾個錢,讓他帶路去見老唐。原來唐涼粉在十五里外的一個村莊裏,晚上做,雞叫三道的時候,推着涼粉進城批發。在李子村,馬進東終於見着了老唐。他問那些涼粉上的怪字哪來的?老唐告訴他:"一塊黑石板上的。" 馬進東問:"黑石板在哪?" 唐涼粉把他帶到了製作涼粉的作坊,指着說:"看,這上面不是有字嗎?"馬進東一看就明白了。原來他製作涼粉時,把做好的涼粉放在石板上,那石板上有幾十個陰刻的字,涼粉陷進去,上面就有字了。 馬進東內心不停地狂跳。他知道,這黑石板,並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雲南一種極少見的粗礪玉石,也是一種少見的遠古老玉。鄉村人認不着,以爲是石頭。馬進東內心狂跳的不是石板原來是塊粗玉,而是石板上的怪字。他問唐涼粉:"這石板從哪裏來?"唐涼粉說:"村上的人種田,從地裏挖出這塊石板。因爲上面有字,做不成豬槽之類的,就丟在村邊路上。我撿了回來,看石板結實,就放在這裏墊涼粉用。""有多少年了?""十幾年了。" 馬進東心痛得差點吐血,穩穩神,平靜地對他說:"本官喜歡字碑,這上面的字,本官十分喜歡,想買了回去,不知道你同意否?"唐涼粉一聽知縣喜歡這石板,哪裏要賣,硬要送給他。知縣堅決不白要,以百塊涼粉的價錢,買走了這石板。 馬進東將這石板擡回家裏,用清水清洗乾淨,然後放在書房裏最重要的位置上,當成他最大的寶貝。他每天在衙門辦完公事,哪裏也不去,一頭扎進書房,研究這石板上的字。這字對他的震撼,是無比的。 石板上的字體十分怪異。 在大明萬曆年間的時候,中國的書法,經歷了近兩千年,已經完全達到了成熟的水平。那時的書法,不外乎篆、隸、正、草、行五種。此外有甲骨文體、金文、魏碑等,西夏文字也不外乎是已知各類書法的變種。但是,他現在面對的怪異字體,卻是上述各體從沒有包括的。以他書法癡鬼的外號,也從沒見過。如果這怪異的字體,水平是鄉村工匠級,倒也罷了。但他分明感覺得出,石板上的百來個字,完全是一種有着幾百年滋養的一種成熟字體。這字不是隸書,也不是正書,像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種字體。字體表現出來的刀石味、狂野味、自然味、清秀味、酣暢味,是他從沒有見過的。他知道,如果自己學會了這種絕學字體,上幾篇諫言,立即就會驚動滿朝大臣與皇帝,前途不可限量。 馬進東癡迷字碑,一連三年,也未得其中精妙。寫出來的字,形像,但意不像。更主要的是,他無法總結出這種怪異字體的寫作心法。如果沒有這些心法,內行就會識破他,知道並不是他獨創的。但他對字碑的癡迷,卻害了他。 這年的夏天暴雨特別多。縣內竹子村那一帶的河堤,年年都是洪水的重災區。以往,馬進東年年都要在暴雨的時候,親臨竹子村,指揮上百人在這裏日夜護堤。如果這裏決堤的話,下面三鄉二十餘村的人,都要受災。但今年,沉迷怪異字體研究的馬知縣,竟然忘了這件大事,他腦袋中天天想的都是怪異字體,所以他只在河堤上呆了三個時辰,就急忙回縣衙去研究那些怪異字體,他感覺他馬上就要領悟這種字體的全部心法了。他不在,其他的人都懶了起來,沒人半夜也呆在河堤上防護。下半夜河堤終於大潰,三鄉二十餘村的人上萬人受了災,死亡近百人。知府向皇帝彈劾他,馬進東不但罷了官,還流放新疆服終生苦役。 從此,讓馬進東癡迷了數年的怪異字碑,一下流落民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