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0日,“脱贫攻坚的大理实践—2018全国网络媒体大理行”一行媒体记者走进巍山,深入了解巍山县脱贫攻坚各项举措。

29日下午,采访团抵达南诏镇新村采访脱贫攻坚挂图作战、精准识别“两户合一”、后续帮扶、乡村文化旅游开发情况。新村是南诏国第一代王细奴逻的耕牧之地,也是巍山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470户1831人,建档立卡户114户408人、贫困发生率17.5%,是南诏镇贫困程度最深的行政村。通过两年来“五个一批”工程的实施,2017年底,已脱贫106户386人,未脱贫8户22人,贫困发生率1.8%,10项贫困村退出指标均全面达标,实现脱贫出列。

随后,采访团又了解了“一乡一品”红雪梨助力脱贫攻坚情况。近年来,为更好地推动巍山红雪梨产业发展,巍山县大力扶持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开展加工技术和产品创新,扶持农产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30日上午,采访团前往庙街镇大理时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听取当地“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实施经验。庙街镇村党组织牵线搭桥,按照贫困户自愿、党支部审核、企业承诺等程序,选择确定镇内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与79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既尊重企业的帮扶意愿,又满足贫困户的脱贫需要,探索出一条企业帮扶贫困户脱贫的新路子,让党支部一头连着贫困户脱贫摘帽,一头连着龙头企业助推发展。

随后,采访团又来到大仓镇新胜村委会大三家异地扶贫搬迁点,了解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情况。为确保村民们“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大仓镇引入云南圭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大三家易地扶贫搬迁点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保险”的运行机制,带动村民发展生态猪养殖。目前,该安置点已有54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9户)村民加入生态猪养殖合作社,养殖生态猪的利润由合作社员分红,并预留部分资金作为村组发展产业基金。据了解,大三家养殖小区目前已养殖生态猪600头,预计到今年12月养殖规模将达1000头,每年可产生利润30万元左右。

来自各地的媒体记者朋友纷纷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了解学习巍山县的脱贫措施和经验,通过网络媒体报道,将这些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中国大理网报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