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29日發表的文章,龐大信息催生的“數字經濟”重新設定了國家和企業運轉規則,數字資源這個“21世紀的石油”不僅成爲了中美競爭的新前線,還將改變全球格局!

  數字資源成爲“現代石油”

  《日本經濟新聞》文章指出,從傳統意義上看,一個國家的力量主要是由作爲勞動力的“人”、包括自然資源和生產設備等的“物”和金融資本力量來源的“財”這三方面決定的。但現在數據成了所有國家都爭先恐後搶奪的資源。原因很簡單:“人”、“物”等要素無法簡單增加,但經過加工後數字卻可以催生新產業和改革,以迅猛的速度提升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也因此,馬雲表示,“龐大的數據將成爲現代的石油”。

  美國現居上風,但中國有望趕超

  在這場數字資源爭奪戰中,中美兩國勢均力敵,競爭激烈。據美國協同研究集團統計,美國的數據資源份額爲40%,佔據第一名,而中國位居第二。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網民數量爲9億,是美國的3倍。權威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的數據總量將達到40ZB,中國的數據量將佔全球數據總量的20%,而隨着美國份額被其他國家瓜分,中國有望成爲世界第一大數據資源大國。

  日媒指出,中美兩國的數據實力主要源於其各自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大型互聯網企業。美國有包括谷歌等5家互聯網巨頭,每天在全球積累着龐大的數據,但中國也擁有14億人的巨大市場,有超5億用戶通過智能手機用支付寶結算。

  目前兩國之間在數據資源方面的攻防戰已經打響,雙方都在積極收集更多的數據資源,同時保護自己的已有資源。據報道,中國2017年6月實施了《網絡安全法》,嚴格限制外資帶走中國國內的數據。

  而美國方面也絲毫不敢輕敵。今年1月,阿里巴巴集團相關企業螞蟻金服曾計劃以12億美元收購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匯款服務的美國公司速匯金。但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CFIUS)叫停了該收購案,原因就在於CFIUS擔心美國公民的資產和匯款信息等數據信息流出。

  其他國家也不甘示弱,紛紛加入數據“爭奪戰”

  除了中美兩國,其他國家也紛紛加入這場數據“爭奪戰”,以分一杯羹。數據顯示,雖然美國的數據資源份額仍位居第一,但其“一強格局”已被瓦解。歐盟實行了《一般數據保護條例》,對美國公司GAFA進行牽制。日本則成立了公正交易委員會來保護其數據資源,印度等新興國家也在奮起直追。

  今年6月,澳大利亞政府反對中國公司在在南太平洋的所羅門羣島鋪設海底光纜。澳大利亞祕密情報局指出,連接悉尼的光纜將會泄露機密情報。

  總而言之,在21世紀,數字資源的重要性已堪比石油。在這場競爭中,雖然美國目前暫居上風,但中國未來仍有望藉助其龐大市場趕超。此外,其他國家也在漸漸加入這張競爭,世界格局或隨之改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