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3月22日出生于湖南桑植县洪家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贺龙因家境贫寒,只读了几年书。在家乡艰苦地渡过了当佃户、赶骡马(跟随马帮贩运盐、桐油和药材)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于1914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桑植、石门、沅陵等县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曾三度入狱,威武不屈。

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7月共产党决定组织南昌起义。7月28日,周恩来再度会见贺龙,当时,还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贺龙向周恩来表示:“共产党叫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周恩来向他下达了率领二十军参加起义的决定,贺龙表示坚决执行命令。周恩来为起义争取到这样一支有生力量而高兴,于是任命贺龙担任起义军总指挥,与周恩来、朱德、叶挺、刘伯承共同领导起义活动。贺龙一参加革命,就成为军队中的最高指挥官。

在起义部队南下途中,经周逸群、谭平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时期,贺龙经过几起几落,仍然是军队中三大主力部队之一,红二方面军的总指挥。到了抗日战争事情,八路军成立三个师,新四军一个军,贺龙是120师师长,成为四大主力部队的总指挥之一。从此以后,贺龙在军队中的地位一降再降,已经不能独立成为一个方面军的总指挥了。

1924年至1927年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贺龙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高举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旗帜,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夏,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时,已成为北伐军中著名的左派将领。1927年6月,由于战功卓著,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他不断追求真理,在北伐战争中,逐渐由信仰三民主义转变为信仰共产主义。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革命转入低潮,贺龙无所畏惧,坚定地站在共产党和工农大众一边,率部参加并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军总指挥。在起义部队南下途中,经周逸群、谭平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南昌起义后,贺龙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于1928年初由上海回到湘鄂西,领导发动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与周逸群、段德昌等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他反对党内“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所搞的肃反扩大化。1934年10月,率部与任弼时、肖克、王震等带领的红六军团在黔川边境会师,由他和任弼时统一指挥,发起湘西攻势,在十万坪、浯溪河重创敌军,兵围常德,有力地策应了红一方面军突围长征。1935年2月至8月,他和任弼时指挥红二、六军团反“围剿”,在陈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园连获大捷,歼灭了整师整旅的敌人,粉碎了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开辟了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领导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他们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追堵截,转战湘鄂川黔滇康青甘。1936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六军团在甘孜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与朱德、刘伯承、任弼时、关向应等对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了党的团结,促进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成立三个师,新四军一个军,贺龙是120师师长,成为四大主力部队的总指挥之一。但从此以后,贺龙在军队中的地位一降再降,已经不能独立成为一个方面军的总指挥了。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120师与其他两个师相比,无论战斗业绩,根据地面积还是部队的扩充发展数量,都不如八路军的其他两个师,这与贺龙的领导是有关的。其实,贺龙在1942年就已经完全不负责120师的指挥了,这一年,贺龙被中央调回延安,担任一个闲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就已经宣告贺龙军旅生涯的逐步结束。而这一切,始于1939年贺龙在部队中最后亲自指挥的一场齐会战斗。这一年的四月下旬,日军第二十七师团第三联队吉田大队八百多人,携带山炮两门,机枪四挺,掷弹筒四具,还有几十辆装满弹药的大车,进行游击性扫荡,寻找八路军主力作战。

贺龙得到情报后认为,这一带八路军集中了七个团的兵力,六千多兵力,他一个大队,又是孤军深入,能够吃得下来!他下决心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在这方圆一百四十余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打一场歼灭战。经过三昼夜连续作战,在数次阵地交换的激烈战斗中虽然歼灭七百余日军,却让吉田带着一百多名日军从层层包围圈中脱逃回去。这一场战斗,八路军伤亡近二千人,贺龙本人也在战斗中由于日本人使用毒气弹而负伤。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一个曾被蒋介石出十万大洋买其头颅的军事统帅,却悄无声息,激战的战场上已经看不见贺龙的身影了,人们甚至不知道他身在何处。贺龙在这几年中,主要是做前方战场上急需的粮食、弹药、被服、金钱的筹集工作,当起了军队的后勤供应部长。

建国后,贺龙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但对他从1952年起担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大家的是最深刻的。1954年后,他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直到文革前,真正由贺龙主管的工作是国家体委主任这个职务。1955年,由于贺龙在南昌起义和红军中的历史地位,贺龙被授予元帅军衔。

但是终究贺龙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一生追求真理,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战争年代,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善战,历尽艰险,百折不挠;和平时期,为社会主义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统一和团结。他对敌人恨,对人民爱,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大公无私,刚直不阿,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平易近人,豁达大度,爱护战士,关心群众。他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品德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