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下的文物古迹自然不少,其中也不乏一些中外文化融合的结晶,但如今所存原版已是凤毛麟角。很多消失在遥远年代的古迹只存文献难觅影像。今天我们就把那些毁于近几十年的留下影像资料的部分著名建筑做一番展示,以表纪念。图为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北京庆寿寺双塔,建于1257-1258年间,在1955年修西长安街时拆毁。

图为原北京城墙(西直门段)。

地安门,俗称后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明清皇城北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景山以北,鼓楼以南。1954年底,为了疏导城市交通将地安门拆除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仪门,拆除于1985年。原为清大学士赛尚阿的宅第,同治元年在衙门院内东侧设立京师同文馆,称“东所”,培养外语人才,是中国第一个外语学校。

北京原宣武区包头章胡同著名的 “转弯抹角” ,由于2007年原宣武区大吉片拆迁改造,被迫拆除。

长安右门,毁于1952年。昔日长安左门称作"龙门",长安右门称"虎门",每年阴历八月中旬,刑部在西千步廊举行"秋审"。死刑犯人从南门入洞听审,然后于该年的冬至日砍头,也是过此门入广场。

镇远邹泗钟祠牌楼。牌楼为六柱五间三层重檐庑殿塔式牌楼,门楣上方竖刻“敕建邹太常公祠”楷体石额,曾是镇远最雄伟的牌楼。生于1813年,卒于1960年-1970年

灵宝县城墙和城楼,卒于1956年,国家决定修建三门峡大坝,灵宝古城为淹没区。1959年秋,县城迁往南面四十多里地的虢略镇,原县城沉于湖底。

邯郸彭城东阁,亦称玉皇阁,卒于1958年,阁上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

济南八卦楼,建于1914年,拆除于1997年。民国初年建成不久的济南第一楼,又名八卦楼,1914年始建,位三大马路纬七纬八路间,为回字形二层建筑。昔日是济南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红灯区。

南昌万寿宫,卒于1960年。因纪念江西人的保护神——道教宗师许旌阳真人而建,时名“旌阳古祠”。 注:图片来自于“沂源老干部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