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孙超专栏|货币政策不改初衷,证券市场不要误判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孙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

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货币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要坚守底线思维、有所为有所不为,也要灵活适度、及时作为。具体而言,较大力度的结构性货币政策、3000亿的专项再贷款,以及未来可期的定向降准,甚至存款基准利率可能的调整,都是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的生动体现。在最关键的时刻,政策层努力将有限的金融资源引导到最恰当的领域,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近期证券市场的广大参与者对货币政策形成了一些广为流传的判断。遗憾的是,部分判断未必符合当前货币政策的初衷,最终也会对市场参与者自身造成不利影响。

首先,“合理充裕”不等于“大水漫灌”。在某些时间点,证券市场资金看似激情汹涌、风吹幡动,其实更多是投资者的“心动”。央行在2月19日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春节后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短期流动性已基本收回。部分市场参与者所津津乐道的3万亿投放,其实多数已自然到期。

疫情过后,生产秩序终将有序恢复,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也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货币政策不应被短期CPI扰动而掣肘。然而,证券市场的泡沫繁荣更是政策制定者所忌惮的。证券市场急涨急跌所造成的人心扰动、是非曲折,既不应该再三上演,也不是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应当出现的。

真正资金充裕的是在银行间市场。然而,在这个机构投资者占据绝对主导的市场,参与者保持了极强的理性,不同资质的债券价格分层依旧明显,甚至更加突出了。这表明,经历了过去几年债券市场的风雨洗礼,强化信用评估的风控理念、打破刚性兑付的投资预期,都已经在银行间机构市场深入人心。

近期货币政策的初衷在于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于通过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让整体市场利率继续下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在这一预期下,资本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是可以预见的,而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则可能言之过早。

其次,“救急”不等于“扶劣”。企业经营的基本面仍是决定其信用资质和发展前景的根本因素。推动高质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是着眼于长远的政策目标,并不会因为短期的疫情冲击而临时更弦易辙。换言之,投资者不应期待以百米竞速的姿态看待自主创新的漫漫长征。

既然着眼于长远,那么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伪”创新公司,越受追捧则风险越大。相反,具备真正创新价值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也与短期内货币政策的变动无关。货币政策本质上是宏观的、面向全局的。近期近千家企业获得的专项再贷款,体现的是货币政策向着结构性方向的努力,而具体企业的具体价值,最终会由市场和历史加以评判。

应对非常时期的非常冲击,正确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有助于减小优秀实体企业所受到的伤害。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这些货币政策工具,预计也会加大政策力度,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最后,“乐观”不等于“麻痹”。当前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仍在应急模式,而本次疫情事件对中国和全球实体经济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仍是未定之论。有部分证券市场参与者一度以简单线性思维分析流行病学数据,而忽视了历史演进、地缘互动和政策决策的高度复杂性。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这一判断是非常科学、非常冷静的。事实上,本次疫情以来,从主要经济体疫情发展的瞬息万变,到全球供应链和商业互动的脆弱性,都对相关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极大挑战。从货币政策角度,预留充足的政策空间、准备丰富的政策工具箱,都是应对未来高度不确定的国际经济环境所必需的。非常时期,宏观政策的作用在于托底,绝非盲目刺激。

投资者绝不应该将战胜疫情的乐观态度理解为已经大获全胜的松劲心态。投资者尤其应当清醒认识到的是,本次疫情事件已经和即将构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实体企业盈利性的重大挑战,投资者应基于基本的金融学常识,判断市场可能的前进方向。

唯一可以确定预见的是,下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全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和阻击战,国民经济复工复产、尽快恢复经济增长也是必然的。然而,如果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平稳运行以外还有其他一些过多的期许,恐怕仍需要冷静思考、理性应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