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检阅

历史的车轮驶入2018年,我国改革开放已经40年,看神州巨变、沧海桑田,赞人民伟大、屡创新篇。

沐浴着改革开放雨露诞生的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也迎来了自己17岁生日。虽届“弱冠”,但渐羽丰翼展。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形势、新任务,17年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教训要总结,感人事例、人物待讴歌,未来发展思路、措施需探索。

如何全面回顾历史和经验、汲取智慧和力量,摆上了集团党组议事日程。

认真谋划

5月份以来,集团党组多次研究,提出要认真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集团取得的经验成就,引导干部员工坚持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基调,进一步凝聚同心谱写新时代中国梦中铝新篇章的磅礴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此,决定由集团改革办牵头,在全集团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及评选活动。

在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精神的基础上,根据中央总体决策部署、工作要求及集团改革发展实际,确定了本次征文“全面总结有色金属行业及集团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历史变化、巨大成就,热情讴歌干部员工积极参与、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的主题,同时,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深化内部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强化企业管理、加快扭亏脱困、推进企业发展的历程、成就、经验做法方面,列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历程与经验”等27条选题参考条目。

6月12日,集团下发了关于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活动的通知。集团上下“鉴往知来”的大幕徐徐拉开。

积极选送

通知下发后,集团总部部门、板块、企业层层传达、广泛发动。综合部门、党委工作部门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在职干部员工和离退休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撰写。

经各单位严格审核把关、推荐上报,至8月底截稿日期,共选送征文150篇,加上延期报送的,总计168篇。其中,总部8个部门共推荐13篇,7个板块(事业部)本部和1个直属单位共推荐37篇,28个实体企业共推荐118篇。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中铝材料院副总工程师赵丕植有感而发,深情回顾了自己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响应党中央号召毅然回国报效祖国的经历,让人钦佩。退休多年的老干部、集团原企业管理部主任王春生克服在国外探亲手头无资料、患肩周炎的困难,口述提纲及重要事件,集团财务部原高级经理郑惠进行整理并补充相关资料,两人合作共同完成了“答卷”。刚退休的集团研究室原副主任赵秀富发挥余热、热情参与,撰写回忆文章,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葛红林亲自审阅文稿,提出修改意见。

标准先行

“评委”未动,“标准”先行。为确保评选出主题鲜明、理论性强、实践成效显著、对集团及各单位具有借鉴参考价值的征文,9月7日~10日,集团组织相关部门讨论制定了评选工作方案,并从四个方面修订完善了具体评分标准。

在主题内容方面(分值40分),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符合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对集团或本单位改革发展成效的概述客观真实,总结的经验启示具有较强的启迪借鉴意义。内容结合实际,提出的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实效性,不空泛议论,不照抄照搬概念和政策条文。

在作品结构方面(分值20分),要求体裁结构合理,论述有理有据。写作思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正确反映改革过程的规律性,进行科学分析论述,符合文体的格式要求。

在语言表达方面(分值20分),要求感情真挚、昂扬向上,采用改革实践中有哲理、有特色的语言词汇。表述通顺流畅,用鲜活的语言描述改革中的新思维和典型做法。实事求是,选用材料准确,平实得体,言简意赅。

在创新和亮点方面(分值20分),要求反映改革的内容有创新性,准确反映集团或本单位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点和做法,对改革实践的概括总结具有理性思考、发展展望。标题醒目、准确。内容概括方式新颖独特。

把“碗”端平

为确保评选全过程公平公正,在初选和评奖过程中,对每篇作品的作者姓名等信息均予删除,使评卷人能够排除外界干扰和感情因素,真正做到完全按照作品质量进行评分,使评分结果让人心服口服。

12日~16日,集团安排相关人员对征文进行了初选和分类。对那些文章内容和技巧不错但不符合征文主题要求,或者作品就理论而理论、未结合单位实际的作品,或者文字功底不足、逻辑不够严密的作品,只能忍痛淘汰。根据投票结果,得到三张或两张“红牌”的作品直接淘汰,“染红”一次的由集团改革办负责人审稿决定去留。最后筛选出80篇进入评奖程序,其中政论文48篇,文学作品32篇。

同时,成立了评选专家组,总部5个部门和1个企业各派出1名评委,成为肩负本次评选重任的“判官”。

18日~25日,根据评选标准,6位评委“背靠背”对80篇作品分别进行了严格公正评分。

“掀起盖头”

为避免评委在个人评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颇现象,28日,评选专家组召开专题会议,对6位评委的综合评分结果进行交流研讨。综合考虑每篇作品的平均分及写作题材、与本次征文主题要求的契合度等因素,讨论拟定了一、二、三等奖作品建议名单。

30日,经葛红林和余德辉审定,确定了10篇一等奖作品、25篇二等奖作品、45篇三等奖作品。“千呼万唤始出来”,各奖次作品终于“掀起了盖头”,“征文80强”座次排定。

荣获一等奖的十佳作品篇篇精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战略引领中铝十七年光辉历程》概括了集团在创业发展、快速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的发展战略和主要成就,总结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党的领导、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央企政治社会经济责任、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始终坚持走出去战略等四点经验体会。《风雨无阻、“铜”筑丰碑》回顾了中国铜业应势而生、布局云南、党建领航、不断壮大的十周年发展历史,概述了扭亏增盈创出佳绩、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海外战略加快推进的发展成果。《治疗“上市后遗症”》分析了中铝股份重组改制境外上市后出现的集团上市公司日子红火、但存续企业步履维艰的遗留问题,褒扬了存续企业二次创业、重获新生的自强不息精神,讲述了对症下药实施切合各企业实际的管理模式,最终化解矛盾、破解存续资产管理与发展这道难解“方程式”的详细经过。《岁月流光,带不走四季溢彩》描写了西南铝攻坚克难为当地铸造“春夏秋冬”大型铝合金雕塑的人物和事迹,也通过此视角讴歌了创新求强的企业精神和产业报国的情怀。《励精图治、创新求强》回忆了集团初创时期实现主业重组上市、推动存续企业脱困发展、实施行业并购重组壮大企业规模的改革发展成就,概括了创业精神至关重要、改革创新不可或缺、互利共赢方得始终、战略谋划决定未来等积累的四条经验。《唯有改革才能行稳致远》记述了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深化改革的做法和成效:搞活机制、砸掉“铁饭碗”,主动出击、由“坐商”变“行商”,明确方向、向高端产品转型,加强党建、牢记“第一责任”,提高效率、激发企业活力,理顺心气、落实以人为本。《初心永不忘、使命勇担当》赞美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西南铝与时俱进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抒发了干部员工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建功新时代的心声。《走出去,崛起在南美高原》展现了中铝秘鲁矿业开发海外资源见实效、全力扭亏为盈创佳绩、践行社会责任促双赢、启动二期扩建再出发的十周年发展历程。《创新新闻舆论工作,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提炼了集团围绕改革发展大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创新企媒沟通方式发挥“大媒体”作用、做好舆情监测风险处置、加强自有媒体和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对搭建“中央厨房”的新闻舆论工作创新进行了探讨。《与时代同行》再现了中铝贵州企业艰苦创业快速发展、主辅分离增强活力、“三退三进”转型升级、全员拼搏共创辉煌的奋斗征程。

圆满落幕

10月11日,集团印发了关于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评选的通报。将对获奖作品给予表彰奖励,推荐到有关媒体刊发,并汇编《中铝集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作品集》。

本次征文主题鲜明、文体多样、内容丰富。作品围绕有色金属行业和中铝集团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进行回顾总结,内容包括党的建设、纪检监察、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内部改革、结构调整、生产经营,体裁有政论文、诗歌、散文、纪实、通讯等。征文既客观准确记载了改革发展的历程成效,也系统深刻总结了经验体会,提出了思考建议,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实践性、思想性、艺术性。

这次历时4个多月的征文活动,是集团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影响广泛、成果丰硕的一次,是对集团改革发展成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大检阅,是全面总结改革发展经验教训、深入探讨未来发展之路的再思考,是学习重温有色金属行业及集团发展史、激发员工责任感的好形式,是凝聚员工力量、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新举措。

目前,各单位正组织学习借鉴征文成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交流,扩大实际运用成效,为集团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浓厚的改革氛围。

2018年,与我国改革开放共同奋进的中铝集团,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将努力创造不负使命、无愧时代的可期未来!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中国有色金属报

了解更多有色金属行业资讯请访问中国有色网

https://www.cnmn.com.cn

责任编辑:彭雨晨

感谢关注中国有色金属报 中国有色网

微信名称:中国有色金属报

微信号:cnmnyouse

联系电话:010-63941669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