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50歲是生命的一個驛站,閱人無數,經事太多,丟掉了幻想,看清了理想;60歲以後是人生中的黃金年華,十分美好且又很珍貴,畢竟是進入老年了,唯一不能重演的就是人生。50歲、60歲及以後的人,前半生已經沒有對錯,只有“成長”。怎麼用後“半生”來書寫人生?其實“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的俗語已經指點了“迷津”。

這句民間的俗語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五十望人三不爭

看到同村當年讀書不如自己,幹農活也不如自己的小夥伴,從居無定所的打工仔到現在做了大老闆,衣錦還鄉,無比榮耀,心中難免有點羨慕嫉妒恨。

但50歲的人,完全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別人背後付出了什麼艱辛努力,抓住什麼良機,冒了多大風險,都是別人所不知道的。

明白這些道理,自然不會與之再像兒時那樣再爭短長。

人到了50歲,兒女都應該長大成人。如果結婚早的話,已經是做 爺爺奶奶的人了。子孫繞膝的生活,纔是人生最大的追求。而自己的身體也一天天往“下坡路”走,有些事情也該放手了,畢竟自己的精力有限。應該讓孩子擔當起家庭重擔,成爲家裏“主心骨”。這也許就是“五十歲望人”的含義。

既然“易主”了,就該“放權”了。同時要儘可量的做到“三不爭”。其實,這裏的“三”,並非實指。就是說,孩子已經大了,也該鍛鍊他們獨當一面的能力,不要總在爭“話語權”;他們都是家裏的“頂樑柱”了,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派,不要過多的去幹涉;不論誰來當家,其最終的目的無非是增加家庭的收入,不去爭奪其支配權等等。

俗話說,“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了50歲以後,學會放手,看淡一些事情,不要什麼都想爭。相信兒孫自有兒孫福,讓他們自己爲人處事,出人頭地。“爭”得多了,容易產生家庭矛盾,再說了自己的身體不允許,精力也不允許。

六十望棺三不有

在以前,人的壽命比較短,六十歲都是高壽。因此,有些人家還會提前做棺材,即做壽材。也就是說,人只要過了花甲,對任何事情都看透了,也看淡了。反正也是即將入土的人,就看怎麼過“晚年”生活呢!這也是“六十望棺”的意思。

至於“三不有”,“三不爭”的“三”一樣,並不是實指。是說60歲以後的人,不要擔憂孩子活得好不好,能不能掙到錢?孩子們都大了,你的擔心只會自尋煩惱;不要抱憾人生的患得患失。都已經60多了,各方面沒有條件了。折騰不起年齡,你根本沒有能力去改變什麼;不要期望過多。到了這個年齡,不要還想着爲這個家再創造點什麼,也不要老想着還有未完成的事。其實,你已經盡力了。只要你身體沒啥大病,不給孩子們增添負擔就已經不錯了。

擱在現在,60多歲的人,並不是很老。還有二三十年的大好時光。不是嘛,好多60多歲的農民還在打工,還在種地。即使退休職工,有的還想找活幹,有技術的還想被聘用掙錢呢!“六十望棺”的說法,完全不適合於現代。不過,“三不有”的觀點還是應當得到認可的。

我們的老祖宗也在日常的生產勞動和平凡的生活中,不斷地認識和發現,用他們的智慧總結出“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的俗語。在今天看來,已不再那麼適用,但在當時物質匱乏,信息不發達等條件相當落後的年代,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和啓迪作用的。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僅僅只能做爲一個參考。因爲人生就是這樣,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有一定的感悟,都是要用從容和淡定丈量着屬於自己那寶貴的時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