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

美好的早晨,寧靜的圖書館,以及青評俠在選座系統上選好了、此刻卻坐着其他人的座位。

青評俠:“同學,請問你選的是這個金座位,還是這個銀座位呢?”

同學甲:“啊我沒有選座位。”

青評俠:“好的同學,爲了獎勵你的誠實,請你挪個地兒好嗎?”

美好的中午,寧靜的圖書館,以及在上一場景中遭拒後,來到負一層自習了一上午的青評俠。

同學乙:“誒呀,不好意思,這是我的座位。”

青評俠:“?”

同學乙:“你看,座位上的這瓶水,就是我清晨在此佔座的鐵證。”

青評俠:“???”

請讓青評俠聽到大家的聲(委)音(屈)

隨着2018年最後一個法定節假日的無情離去,同學們既知放假無望,便把一腔熱情發泄到了學習上。與此同時,各大自習室的霸座勢力也藉着西北風捲土重來。有時,自習室明明寥無幾人,一排排空桌板上卻長期佔據着大量私人物品;有時,你明明預約了圖書館的座位,卻發現那座位上還坐着個附贈的“第三者”。

據說還有大半天不見人影的……

青評俠在票圈採訪中瞭解了不少同學的“佔霸”經歷。大家表示,在他人預約座位自習的同學,一般只需被善意提醒便會讓座;而對於那些長期“未見其人,只見其書”的同學,我們無法與之溝通,只好將那些代表主人霸座的書給挪開。想來也可憐,不僅損失了或許是起大早佔的座位,還得多燃燒些卡路里把書給拿回來。

能和平解決就是萬幸,據說最近就有人直接在圖書館吵起來了……

在那些“守規矩”的“霸座者”看來,自己的行爲其實無傷大雅:你來,我走,相安無事。但選座者好像比大家想的要“佛系”:不少同學規規矩矩選座發現“早有別人在上頭”後,自個兒默默重新選座。你佔座,我走開,同遊一勺池,原諒莫生氣。

不爭不搶,和樂安康

還有同學認爲,自習室沒有選座機制,而且隔夜便要清理。那麼每一個佔到的座位,都是憑自己“起大早”辛辛苦苦得來的。如果這樣的“佔座”都要反對,那是爲懶惰與“晝眠”者服務,不利於爲我人培養良好學風。

能佔到座,好像的確要起得早點兒……

早起當然是好習慣,也有同學表示一大早佔好的非選座區位置,喫個飯就沒了。這也的確讓人很難爲情(“清座”的朋友也別衝動……)。但青評俠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與某同學在外面一起浪了大半天,我只能灰溜溜回寢室學習,他卻自信地走向圖書館。細問下才知道,原來人家一大早扔了本書在那裏。

請問大家,這也叫尊重“勤奮”嗎?

不知道還有多少同學也如此選擇……

究其本質,自習室“霸座”是一種將公共資源視爲己有的行爲。賴在別人預約的座位上,就好比在高鐵上霸佔別人的坐席;在空桌板上長時間擱書,就好比給共享單車上私鎖。不少人都在潛意識裏把“不給自己找麻煩”設定成了行動準則——因爲怕“麻煩”,懶得預約座位;因爲怕“麻煩”,懶得把書帶走。至於別人的“麻煩”,則不算是麻煩,畢竟古話說道“莫管他人瓦上霜”嘛。

“怕麻煩”的思想根深蒂固,連規則也可以無視了。在自習室裏堂而皇之地霸着別人的座位,還有許多同道中人陪着霸座,法不責衆的心理便把違反規則的不安感壓了下去。“勿以惡小而爲之”成了一句空話,或者說,霸座的“小惡”被求取知識的“大善”消融得一乾二淨,讓人產生一種鑿壁偷光般的神聖感。長此以往,“破窗效應”漸漸形成,霸座者們四處圈地爲王,本應指導公共資源分配的規則便名存實亡。

不僅霸座者“怕麻煩”,更無奈的是被霸座的人也怕麻煩。對於大多數違規者,一些人總會選擇“體諒”,甚至乾脆在心裏爲他們編造違規的藉口。每一輛闖紅燈的車裏,似乎都躺着一個心臟病突發的患者;每一個插隊的身影后,似乎都有一架趕不上的飛機;每一本霸座的書邊,似乎都有一位“考研消得人憔悴”的RUCer。更妙的是,許多人明明是因爲怕給自己添麻煩而選擇對違規行爲視而不見,卻自我安慰式地將其定義爲心態平和的體現。正是因爲這種無視規則的“包容”,霸座者才更加心安理得地賴在別人的座位上。

自習室霸座問題的解決,不僅要靠霸座者自身規則意識的提升與“拒絕霸座”輿論環境的形成,還有待選座規則的完善與其執行力度的加強。在這一點上,不少高校的制度值得我們學習。例如,清華文圖直接把打卡機端在圖書館門口,依據出入圖書館的時間差來判斷離座時間。這樣,你若是外出喫飯,一小時總該夠了;若是就在圖書館內一旁小憩,也不算離座。

清華文圖的入館規定

當然,還有線報反映:圖書館、自習室的“霸座者”們都還算是“在違法的邊緣試探”,藏書館那纔是佔山爲王,無法之地,儼然已經發展成了一種“藏書館生態”。若諸RUCer對此看法亦有同感或不以爲然,可以在下方留言。說不定下次青評俠就會出現在藏書館噢。

又雙叒叕有例會了?!“強佔教室”你怎麼看 | 衆說風雲

數十年後。那感動背後也會有你奮鬥的身影 | 評論

好好選座

別犯懶

本報記者    編輯/廖浩天

圖/來源於網絡

文/王沛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