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李雅嫺

學院:信息學院

專業:理科試驗班

成績:3.72/4.0

GPA排名:10/132

保研排名:

科研競賽: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國家級立項10/2017;CCF大學生計算機系統與程序設計競賽銅牌10/2017;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二等獎 09/2017;北美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Meritorious Winner)02/2018;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全國二等獎 05/2018

學生工作: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星月空天文社會長

獲得榮譽:校三好、院級優秀團員、校級優秀團幹部、優秀學生幹部、社會服務與志願活動獎學金、校慶優秀志願者、一等獎學金

去向:本院保研

兩句話

今年開學,我就已經大四了。樓裏新搬進來一些大一新生,她們總是很雀躍的樣子。一個女孩子買了一桶礦泉水,她的室友很友善地問她:“啊,這個很重吧?用不用我幫你拿一下?”這個女孩子笑着擺了擺手:“不用麻煩的,我一個人可以。”剛剛認識的時候,大家總是保持着一種禮貌的疏離。這種陌生而謹慎的感覺,就像兩隻刺蝟在試探互相之間的安全距離,實在是久違了。

記得大一那一年,這一棟樓裏也有住大四的畢業生。那時候聽她們談論實習和老闆,總覺得離自己還有很遠。其實,四年時間,本就沒有多長而已。

我想說的第一句話是,和室友、同學之間相處愉快,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人無完人,學會包容退讓,學會交流溝通,從來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將直接影響大學生活的質量。加入一些社團和學生組織,不要太多,一兩個就好,廣泛地接觸更多的人,更多的領域,總會發現一些寶藏。

第二句話是,如果沒有想明白自己以後要做什麼,那就好好學習吧。不管是選擇出國、保研還是本科畢業後直接工作,一個亮眼的學分績點終究是個加分項。剛進大學的時候總是野心勃勃,每天早早起牀,至少提前十分鐘到教室,計劃本寫得滿滿當當,要去聽什麼什麼選修課,要去看什麼什麼書,要泡在圖書館多少個小時等等諸如此類的計劃,能堅持下來固然很好,不能堅持下來,不必太過沮喪,其實也並沒有很糟糕。受到精力、時間等等因素的限制,現實總會逐漸拉低自己的期望值。目標總是很多,願望總是貪婪而美好的,但是十全十美畢竟是一種不可企及的任務,更多時候,我們是在面臨選擇。自制力是一個好東西,放鬆固然是每個人都有的慣性,但是遇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分得清主次,拿得起放得下。知道自己那些寶貴而限定的時間,要用來做什麼。

課外實踐

我在大一的時候加入了很多社團,最後留下來的,一個是院青協,一個是星月空。志願活動這件事情是我一直想要嘗試的東西,我覺得這是大學生活裏面必不可少的構成部分。而星月空呢,在百團大戰那一天,我路過星月空的展臺,已經走遠的腳步是硬生生倒回來的。我有過猶豫,但是後來我覺得,不去嘗試我一定會後悔。

去年十一跟着北天聯去壩上看星星,白天看太陽黑子,晚上能看到整片的銀河,冬季大三角竟然有了難找的感覺,穿着羽絨服縮着手,踩在溼潤的土地裏,仰着頭看北斗七星升起又落下,終究還是快樂的。

從大一的小部員到大三的會長,一步步走下來,我真的成長很多。大二那一個學年的學習任務格外重,課程表裏幾乎每一個格子都被塞得滿滿的,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時間都被上機霸佔。那一年是我壓力最大的時候。正巧那一年我成爲了院青協外宣部的部長,同時還是星月空的會長,班級團支書。大二春季學期換屆的時候,我終於能緩一口氣。大三一年我是院青協的會長,每天心裏都要記掛着各種各樣的瑣碎事情,批評和鼓勵都要恰到好處,說到底,大家都是沒差幾歲的大學生而已,更多的還是希望有朋友之間的默契感覺。好在我有給力的會長團支持,也有出色的部長們分擔工作任務,一直想說聲感謝。壓力能帶來成長,是真的,是壓迫性的飛速成長。一開始我上臺講話還會緊張,是個所有自我介紹都極爲簡短、不敢對上別人眼神的小孩。而現在,我能站在講臺上有分寸地侃侃而談,課堂上做pre也可以熟練脫稿,都得益於這些鍛鍊。

科研競賽

競賽這方面,更多的是一種大趨勢下的慣性的驅使吧。

大家參與數學建模的熱情都很高,我參加了兩次國賽,兩次美賽,有過狂妄青澀的時候,也有鬱郁不得志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建模是在大二開學的九月,還保持着一種高中數學試卷答題的慣性,很可愛地寫了解題步驟和答案就交上去了,潦草的公式和充滿數據的演算過程彷彿在宣告我們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後來逐漸意識到論文寫作的重要性,在參與競賽的過程中,文獻閱讀能力、數據蒐集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直線攀升。我們的隊伍並不是順風順水,真的是一步一個臺階地找到自己的缺陷和劣處,一點點爬上去的。最後,我們隊伍美賽獲得了M獎,國賽是國二,雖然有一些遺憾,但數學建模的過程的確是不可多得的鍛鍊機會和成長經歷。

大創我們的隊伍是國家級立項,說到這裏其實裏面還有一些小插曲,因爲現場宣講後的排名相對落後,我們一度認爲自己可能要與國家級失之交臂了。當時整個隊伍都難免有些氣餒和難過,畢竟從選題到問卷調查、撰寫報告、做展示,是熬了好幾個大夜費盡心力的成果。競賽和項目都難免會遭遇這種情況,在現實世界裏,付出與收穫從來都不是成正比,它總會存在一些充滿着戲劇性的噪音,以躲過全世界的幸運概率砸中你。能做的,只有把自己變得更強大,把作品變得更完美而已。

CCSP競賽,從早八點坐到晚十點,熬着十多個小時的超長賽程,最後到了晚上腦子幾乎被熬成了一鍋粥,還是燒的熱熱乎乎的那種,手裏拿着筆,託着腮靈魂出竅般畫圈圈。

信息安全競賽,我們嘔心瀝血的寶貝作品在最後展示的緊要關頭出現了意外錯誤,所以很可惜地只拿到了全國二等獎,當晚我們組四個人坐在一起長吁短嘆,從修改的第十一版展示PPT聊到被debug無窮次的系統,感慨於世事無常命運多舛,無奈於如此戲劇性的意外發展。

學習

其實在學習的方面,我並沒有特別地去強調一些什麼,大多數情況下,我只是保持着一種高中時代延續下來的學習慣性,規矩地一步步學下來的。主要歸功於我大一學年的時候奠定下來的3.83基石,於是到後面也並沒有差到哪裏去。特別可惜的是自己一直沒有能拿到國獎,有點遺憾。

學校的保研政策是811,整體看下來,我的學分績還不錯,科研部分是滿分,綜合素質部分因爲我大學以來的學生工作經歷,也得到了很高的分數。

在大四初回顧自己的大學生活,很驚訝發現自己彷彿做了好多事,很幸運自己並沒有留下太多遺憾。

最後,也祝願大家都能夠成爲,自己想成爲的樣子。人是很可怕的生物,你想變成什麼樣子,你就可以變成什麼樣子。

其實這一篇,更多的是我寫給自己看的。大概是一篇想到哪裏,就隨手寫到哪裏的流水賬型記錄。裏面一定會有一些很任性的、不成熟的觀點,權當做一種參考吧。

李思怡:收穫更好的自己 | 思享匯

曹松林:詩酒趁年華 | 思享匯

成爲自己

想成爲的樣子

本報記者    編輯/李欣然

圖/受訪者提供

文/受訪者提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