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翔也介紹,疫情暴發後,大多數音樂人都是一腔熱血、真心想爲抗擊疫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光是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及各地分會就創作了100多首歌曲。由陳小奇作詞,高翔譜曲、編曲、演唱錄製的原創抗疫歌曲《從此以後》近日在酷狗音樂發佈,其所在的《數百位音樂人用歌聲爲武漢加油》歌單播放量達到155.1萬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藝術家們紛紛以極高的創作熱情加入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據中新網記者瞭解,僅廣東省內的抗疫相關音樂作品就多達1000多件。

藝術家在疫情中能做些什麼?應該怎麼做?帶着這些疑問,中新網記者採訪了中國流行音樂領軍級藝術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主席陳小奇和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副主席、廣州市流行音樂協會主席高翔。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陳小奇和高翔都在思考:在這場全國同心勠力抗擊的疫情中,一線醫護人員可以用自己專業治病救人,基層人員爲隔離在家的社區人員奔走相助,那麼,作爲從業多年的藝術工作者,能做的難道就只是捐錢捐物,隔離在家嗎?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同胞深受苦難,難道不應該發揮所長,爲他們做些什麼嗎?

“藝術作品是大家所需要的,也是藝術家參與抗疫行動的一種方式。”高翔說,作爲音樂人爲抗疫作貢獻的方式就是寫歌。1998年洪災、2002—2003年非典時期、2008年汶川地震高翔組織同行寫作抗災歌曲、義賣義演等,其中2008年高翔和協會的會員們通過音樂創作募捐超過100多萬元捐給了慈善部門。

由陳小奇作詞,高翔譜曲、編曲、演唱錄製的原創抗疫歌曲《從此以後》近日在酷狗音樂發佈,其所在的《數百位音樂人用歌聲爲武漢加油》歌單播放量達到155.1萬次。這首歌還成爲武漢方艙醫院的《方艙之聲》專輯舒緩患者焦慮情緒的主打歌。在酷狗音樂上,已有20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音樂人蔘與了“抗疫”歌曲的創作,上傳作品近3000首,歌曲下方的評論超過200萬條。其中還有不少是武漢的音樂人,歌裏有他們的故事,也有他們對同胞的祝福。

高翔也介紹,疫情暴發後,大多數音樂人都是一腔熱血、真心想爲抗擊疫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光是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及各地分會就創作了100多首歌曲。“作爲音樂人,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來參與到抗疫中,值得肯定”。

高翔說,疫情期間,疫區市民居家隔離不能出門,其實最需要介入心理輔導,爲大家解決精神上的健康問題。音樂作爲一種治療的力量,無論作爲聽衆,還是演唱者,都可以起到心理疏導的作用。

陳小奇也表示,藝術家的創作熱情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者的創作態度需要想清楚。高翔認爲,經過十幾年來互聯網帶來的信息爆炸,新的技術、新的觀念層出不窮,人人可以上傳音樂的時代以及傳播渠道的拓寬,大大增加了音樂從業人員和作品的基數。他表示,這個時候藝術家應該要做潮流的引領者,所創作的作品應該要“觸碰到自己內心深處那塊柔軟地方的東西,別人纔會感同身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