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故姐」

每天十二點三十分不見不散

文 ✎ 故姐

生活就是劇本,置身其中誰不是演員。

ps:微信改版後,很多小夥伴說找不到姐了,想快速找到姐的拉到文末跟着步驟把姐設爲星標吧,一定不要把姐弄丟了哦~

1

“你看看你自己都變成什麼樣了,以前的你多好啊,真是氣死我了。”

你沒有聽錯,這個喋喋不休的辱罵來自大星的媽媽,只是因爲大星交往了一個搖滾歌手的男朋友,媽媽不喜歡,而這次的大星也意外沒有聽從媽媽的建議。

說來也奇怪,本來毫無交集的兩個人,卻因爲同事cici的結婚party而認識,cici本來就是愛玩愛鬧的人,老公也是音樂圈的歌手。

這次就把婚禮舉辦成了演唱會,怕場子單調還請來了搞搖滾的朋友。

大星本來對這種場面沒有什麼興趣,無奈人家邀請不去總是不合適的,就是這次的偶遇,讓她明白了什麼叫做一見鍾情。

大星性子慢,去的晚了,來的時候就正看見他在舞臺上唱着歌,那一刻覺得周遭什麼聲音都聽不到了,只有他的聲音在耳邊迴響,肆意的喧囂和搖滾的那股自由,讓她第一次有了喜歡一個人的衝動。

之後兩個人經過cici的搭線還真的就在一起了。

“什麼?大星和那個歌手在一起了?她不是乖乖女麼?”

“沒看出啊,大星一言不發的,口味挺重啊。”

“可不嘛,玩搖滾的也就是玩玩她而已。”

“聽說兩人都同居了,睡了。”

“真的假的?這波操作挺騷啊,大星這是學壞了啊。”

不堪入耳的流言蜚語此起彼伏,人們似乎是在玩拼圖,用自以爲是的標籤去拼貼這兩個人未來的可能性。

這時候我內心免不了有一種聲音:姐勸你善良,愛上搖滾男就是變壞了?

是你狹隘了搖滾還是標貼了愛情?

之前看到有人給姐留言說,我在父母面前是乖乖女可其實我不是,我變壞了,會在私底下偷偷喝酒抽菸紋身。

看完之後,姐不禁啞言失笑,你沒有變壞,只是在找一個平衡點的路上慢慢摸索,不必壓抑自己,如果說怕老婆是一種氣度,那麼在父母面前的乖乖女就是一種品德。

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冷,有一種愛是“聽話”的乖乖女,你不會因爲沒有穿秋褲欺騙媽媽而覺得愧疚萬分,因爲你心裏有冷熱的判斷。

但是你會因爲喝酒而覺得愧疚,因爲那只是一種發泄,其實你並不喜歡喝酒。

女孩,尊重父母與做自己並不衝突,你不必壓抑不必愧疚,做“壞壞的”乖乖女好酷啊。

2

人在江湖飄,兩副面孔哪夠。

成年人的世界中,人人都是變色龍,因爲我們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場景切換自如。

生活就是劇本,置身其中誰不是演員。

不必妄自菲薄的苟同了虛僞,不過是在爲另一張臉找出口,只是千萬別忘了自己啊。

一旦你從心裏認可了這些詞彙,認可了標籤畫特徵之後,你做出很多其他的舉動都會有負罪感甚至覺得自己變壞了。

後來,有一次,大星媽媽特意因爲戀愛這事,和她徹夜長談,描述着各種搖滾青年的不好,還覺得女兒變了,說着說着就哭了:“星兒,咱能不能換一個呢,媽求你了。”

大星的心一下子就軟了,還是同意了。

心煩意亂的她,睡不着,打開電視機剛好就是電影頻道播放着至尊寶把紫霞抱在懷裏去世的那一幕。

萬分感慨,霎時覺得,不管別人怎麼說,她一定要走下去,因爲沒有人比她更瞭解自己。

人就是喜歡自己沒有的,害怕受傷的話是沒法得到幸福的。

最後,大星和那個搖滾男雷子結婚了,你很難想象一個舞臺上放蕩不羈的歌手私下裏是個柔情老爸,因爲心疼大星懷孕的辛苦,雷子私下報了廚師班,每天變着花樣給大星做好喫的。

工作比以前更拼了,不停地接單還嘗試寫歌做幕後工作,也許是大星和孩子讓他有了靈感吧。

慢慢的同事們也不再嘀咕了,就連大星的媽媽都說:“這個雷子,看不出來還是挺好的。”

3

隨着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不斷的奔跑追着時代的步伐,生怕一個不小心錯過了最潮的網紅款也根本無力去認識周圍的人。

只是憑藉着腦海中的刻板印象劃分遇到的每個人,以前是三六九的縱向劃分,現如今都是標籤區塊的橫向劃分。

“30歲了,還不結婚?小心剩女啊。”

“她可是個白富美呢”

“你不就是個家庭主婦嗎!”

“他年紀大了,太晚了。”

一句話,一個標籤,就像魔咒一樣難以掙脫,最終成爲了無法改變的命運。

最近火爆的《我就是演員》很多演員紛紛上臺前,更加近距離的接觸觀衆,讓大家看到他們的表演,撕掉那些固化的標籤。

比如張小斐想撕下喜劇演員的標籤,因爲她還是演員。

比如宋軼想撕下特工的角色標籤,因爲她還有很多可能性。

韓雪更是爲了撕掉花瓶的標籤接連上《聲臨其境》、《我就是演員》兩檔節目,讓大家看到她真正的實力。

上世紀60年代,社會學家萊默特(Edwin M.lement)和貝克爾(Howard Becker)在符號互動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

該理論認爲,人犯錯是不可避免的,當犯錯的人被外界施加污名或貼上負面的標籤後,旁人就會開始以標籤爲標準檢視犯錯者過往的行爲,越看越想越覺得:

“嗯,他確實就是標籤描述的這類人。”

可能貼標籤是我們會下意識對其他人的一個模糊判斷,我們無法阻止別人的貼標籤。

但可以加深對於自我的認知,不要輕易接受一個標籤化的安排。而是要像一棵大樹一樣,把根深深的扎入土壤中,最後任爾東西南北風。

4

記得曾經上過奇葩大會,我很喜歡的一位女孩劉可樂,對於撕掉她身上的標籤說:

“如果你接受了那個標籤,就恰恰忽略了你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而自我心理暗示是一種多麼強大的力量。這個世界之所以如此多的條條框框,它就是告訴你不必格格都入,不必每時每刻人地皆宜。”

《千與千尋》中,白龍曾對千尋萬般囑咐:千萬不要忘記你的名字!

因爲一旦忘記自己的名字,就會逐漸失去自己,永遠無法找到回家的路。我們的容貌、性格等等,都只是外在的標籤,這些都不能代表真實的你。

面對未知,也許我們會感到害怕,甚至會編造一些“標籤”來催眠自己:

這就是我,懶惰是人的天性,我們總會在不經意間用最簡單、最快速的方式幫助自己去感知和理解世界。

所以,請不要輕易接受標籤,你的人生只會掌控在自己手裏,而不是有一張張冰冷的標籤決定。

拋下所有標籤,直擊自己,真實的你,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請堅信內心深處的自己,撕下各種標籤,衝破桎梏自己的藩籬。

畢竟,地球上只有一個你,不是嗎?

你可能還想看

“你都得癌症了,有什麼資格提結婚”

李詠患癌去世,死亡到底離我們有多近?

唐嫣羅晉大婚:楊冪去不去關你P事!

“是個男人,都想睡我”

回覆“104”獲取今日封面原圖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3秒就能把「故姐」置頂或加星標

前後分別是蘋果版和安卓版置頂方式

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