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熊貓滾滾的童鞋們注意啦

小布來告訴你們一件大事

昨天下午,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

在成都揭牌

大熊貓棲息地今後

將得到更系統、更完整的保護

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域,跨越川、陝、甘,總面積27134平方公里,將進行統一管理。

這標誌着

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進入了全面推進階段

有多大?

跨越川、陝、甘 四川佔74.4%

《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將大熊貓野生種羣高密度區、大熊貓主要棲息地、大熊貓局域種羣遺傳交流廊道劃入國家公園。其中74.4%的面積在四川境內。

岷山片區是大熊貓分佈最多的區域,橫跨成都、德陽、綿陽、廣元、阿壩5個市(州),面積10013平方公里,野生大熊貓數量656只。

邛崍山——大相嶺片區是大熊貓分佈最廣的區域,位於成都、眉山、雅安、阿壩等4市(州),面積10164平方公里,野生大熊貓數量549只。

秦嶺片區是大熊貓分佈緯度最高、密度最大的地區,分佈着秦嶺亞種大熊貓。該片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寶雞、漢中、安康4市,面積4386平方公里,野生大熊貓數量298只。

白水江片區位於甘肅省隴南市,面積2571平方公里,野生大熊貓數量111只。

爲何建?

便於統一規劃、保護、管理

岷山植被豐富,是大熊貓在四川的重要棲息地。圖據網友 @野鶴閒人

國家公園區域內涉及多種類型保護地,各類保護地按照生態要素類型和行政區劃邊界劃定,土地及相關自然資源產權不清晰,多頭管理、權責不清等體制機制性問題較爲突出。

通過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對大熊貓棲息地進行統一規劃、統一保護、統一管理,有利於實現對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態空間的系統保護,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有效模式。

咋保護?

建空中廊道、地下隧道方便熊貓“串門”

衆所周知,大熊貓生活的區域,由於人類活動被隔離。爲了熊貓們能夠自由串門相親,恢復基因交流,國家公園將會以建設空中廊道、地下隧道等方式,來聯通相互隔離的棲息地。

制定棲息地廊道聯通和碎片化棲息地恢復方案,將聯通相互隔離的局域種羣的棲息地,增強棲息地的協調性和完整性。

新聞多一點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保護和繁育大熊貓

成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已成爲中外友人到成都的必遊之地。成都日報資料圖片

“熊貓滾滾”

不僅僅只是一張“萌名片”

更是天府文化的象徵

生態價值的窗口

成都不僅僅要保護大熊貓,還將面向世界,將大熊貓的生態、文化價值和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有機結合,打造大熊貓的生態家園——熊貓之都。

“熊貓之都”都江堰片區效果圖。據上海天華建築設計有限公司、Chapman Taylor LLP、馬西亞建築設計(香港)有限公司聯合體

新聞鏈接

“熊貓之都”包含北湖片區、都江堰片區、龍泉山片區三大區域,總規劃面積69平方公里,以保護大熊貓爲核心,圍繞科學研究、公衆教育、國際交往,旅遊休閒,文化創意、戶外運動等,建設全球保護典範、生態文明之窗、公園城市之星。

近日,“熊貓之都”設計方案前三強已經出爐。成都市規劃委員會將進行終審,確定最終方案。

“熊貓之都”遊覽區概念圖。據Sasaki Associates ,Inc、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體

待“熊貓之都”落成之時,成都將成爲一座體現人與熊貓友好關係的世界級城市,廣迎八方遊客近距離體驗“熊貓滾滾”和天府文化,逐夢更美好的城市未來。

新聞鏈接

來源 | 綜合成都商報 成都日報 成都晚報

大熊貓資料圖片據網絡整理

編輯 | 雕刻時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