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亲兄弟明算账”,意思是即使作为亲兄弟,也应该将各自的利益,钱财算清楚,以免以后出现问题。这放在国家层面更是如此,所以涉及到国家分家和解体,最为核心的问题也就是分家的问题。而如果分不好,那么此后会产生很多的边界纠纷和利益纠纷,甚至大打出手。最典型南亚印巴冲突,就是因为分家没分好,还有中东乱局,很大程度上也是当年西方国家主导的“分家”没分好的原因。但是有时候多分未必是好事,而吃亏未必是坏事。最典型就是苏联解体,唯一各国不愿瓜分的东西,都给了俄罗斯,俄罗斯为此喜出望外。

1991年,因为波罗的海三国带头解体苏联,再加上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主动解体苏联。所以存在70年的苏联无法保住,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即使不愿意独立的,也基本上被迫独立了。而本来各国在苏联体系内生活,那是非常好,所以即使穷困点也没事,好歹有俄罗斯的支持。

但是,这分家了,大家想的都是尽量多分一点财产,这样好单过,不至于那么艰难。所以最核心的就是资产的瓜分,当时苏联留下来的,最值钱的无非就是工厂,军工企业,军人和武器。尤其是军舰,航母,导弹,核武器等,更是成为分割的焦点。

而最终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敲定,这些核心财产的原则,不动产,如工厂,军工企业,就按照属地原则,在谁的国家就是谁的。这个无可争议,大家都同意,而军人和可移动的武器怎么分?这可是苏联时期的核心啊,尤其是苏联军队那可是闻名天下,战斗力强悍啊,所以多分一点,无疑对国家安全有保障啊!

首先是军人,根据属地兼自愿选择的原则,也就是军人自己如果不是本国人,可以选择回到原籍,即使不是原籍,但是愿意留在本国的也行。所以,军人也很好分,基本上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而军人瓜分确定后,可移动的武器,就按照武器跟人走的原则来分,也就是这个军人在选择国家的时候,也是可以带走自己配备的武器的。

所以这个分的也是很公平,而最核心的核武器,航母等大件怎么分,起初的原则也是在哪国就是哪国的。但是,核武器太过敏感,加上世界无法容忍产生新的核大国,所以这个当时虽然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都分了核武器,但是最终还是都给了俄罗斯,由俄罗斯掌控核按钮。

而航母这种武器,小国养不起,而且俄罗斯非常强势,所以直接都归了俄罗斯。除非在乌克兰还没有造好的,就归了各自了,最终乌克兰因为养不起,全部当废铁卖掉了,有一个还被我国买来了。所以其实在分家的过程中,因为有俄罗斯的主导,加上瓜分原则公平,所以大家意见不大。

但是唯一有一样东西,各国不愿意瓜分,这个东西就是债务,苏联的债务。当时大部分国家都知道,苏联是入不敷出而倒的,所以欠债肯定是巨额的。当时苏联欠债多达600亿美元,对于当时来说,这数目可不是小数字啊!本来按照分财产的原则,这个债务也应该合理分配的,当时最初有一个方案,就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分80%的债务,其他的归各国瓜分。

但是这个无论波罗的海三国,还是中亚五国,还是高加索三国,都不同意,因为大家都不想背一分钱的债。本来很多国家就穷,波罗的海三国更是自认为被苏联剥削半个世纪,所以根本不愿意分债务,都不愿意签字。而且大家默认的想法是,债务都归俄罗斯。

这虽然看起来那是不太公平的,但是俄罗斯那是欣然接受全部债务,这个债务俄罗斯此后还了整整26年,到2017年才还完。但是,俄罗斯却为此喜出望外,因为俄罗斯通过600亿债务,却获得了苏联海外一切的资产。包括海外账户钱财,尤其是海外建设的军事基地,港口。

而且这些财产很多都位于核心战略位置,光是在苏联加盟共和国就有很多。所以俄罗斯凭借此,掌控了大量的海外军事基地,包括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基地,还有很多非洲基地等,这些基地所蕴含的战略价值那不是金钱能衡量的。因此俄罗斯即使分了全部债务,但是还是喜出望外。

如果各国真的分割债务,那么海外这些基地无疑也要分,毕竟权力义务对等嘛。这样俄罗斯就真不好办了,损失惨重。好在各国比较短视,都不愿意分,于是俄罗斯乐于全部接收,才有了现在俄罗斯依旧在世界强大的战略基础,就是这些海外的战略支撑点支撑的。

参考文献:《苏联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