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音乐大师李志辉

介于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的广大空间地带,存在着一个被称作第三种势力的音乐集合类型——“新世纪音乐”,这是一种以追求天人合一、以心灵为归宿的音乐。李志辉便是中国“新世纪音乐”的杰出代表之一,同时他也首次提出了“地理音乐”的概念,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其美学内涵。由于“地理音乐”的概念正在形成和探索之中,所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在理论界尚未得到较多的关注,因此,本文拟从新世纪音乐的迅速崛起和中国风与怀旧风思潮影响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李志辉地理音乐作品的具体分析,来解读其地理音乐的独特审美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一下其特殊的美学意义。

新世纪音乐大师李志辉

在音乐界,自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的发展可谓璀璨夺目,国语与粤语歌曲共繁荣,华语与港台乐坛齐并进,中西流行音乐元素兼收并蓄、一应俱全,尽显流行音乐的流行本色。但从2003年开始,流行音乐的发展进入了瓶颈阶段,与此同时,流行音乐何去何从的问题也提到了议程上来,因音乐家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流派。新生的派别中,大抵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周杰伦、王力宏等为代表的流行音乐的“中国风”系列;一种是借鉴西方新世纪音乐而形成的中国新生代新世纪音乐家。这十年来,中国风系列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新世纪音乐在中国如鱼得水,形成了第一批新生代的音乐家,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这两种派别所走的路线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的具体音乐创作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在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审美内涵和西方现代流行音乐表现形式相结合上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李志辉走的是第二种路线——新世纪音乐,确切的说,他是从中国文化和自己内心的艺术直觉出发,选取与之要表达的内容相适应的音乐表现形式,有器乐,有声乐,有中国传统乐器,也有西方流行音乐器乐,有自然之声,也有电脑合成之音。他的音乐和轻音乐、纯音乐在某些形式方面不谋而合,但在某些内容方面又截然相反,因为其音乐中不仅含有心灵治愈的功效,更有体验传统文化内涵、表达某种哲学思潮、向往精神家园的一种无意识追求,这是一种人与音乐心与心的交流,也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心灵追寻。我们本文谈的虽是李志辉的“地理音乐”,但这“地理”却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空间地理,而是有着更为宽广的指涉——不只在于地球的地理,甚至宇宙的地理,空间的地理,乃至思维的地理,这些都是未来我想表达的内容 。尽管这只是一个正在生成而尚未成熟的概念,但它的独特的审美风格和特征以及美学意义已经彰显出来,引领着中国音乐新纪元的发展。

新世纪音乐大师李志辉

一、“地理音乐”概念下的背景爬梳

李志辉“地理音乐”的提出,并不是他的一时兴起,而是在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大背景下,加之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等以及坚持不懈的创作实践的基础上而提出的,这并不是一种新的音乐类型,它原则上还是属于新世纪音乐范畴,但它却是一种新的音乐风格,与其它音乐风格相比,它更加注重整体效果,包括曲风、旋律、节奏、功能、内涵等,追求的是一种多样化的统一而又不失典型,可以称之为一个地理标签,亦或城市印象,甚至是心灵家园。

1.新世纪音乐的崛起

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又译作新纪元音乐,也有人把它称为冥想音

乐、太空音乐或世界音乐等。它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开始在乐坛崭露头角,九十年代以其独立特行的音乐手段和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而风靡全世界。新世纪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有恩雅、谜、神秘园、喜多郎、久石让、莎拉·布莱曼、雅尼、班得瑞等。九十年代以后,中国也出现了新世纪音乐,如何训田、朱哲琴的《阿姐鼓》,女子十二乐坊等,但在当时还是以新民乐来看待。2003年底到2004年初,新世纪开始从国外传入中国,随后我国才有所谓的“New Age”叫法,之后陆续出现了一些新世纪音乐家和音乐作品。中国新世纪音乐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李志辉、林海、朱哲琴、萨顶顶、刘星、邓伟标、何训田等。

“以宁静、安逸、闲息为主题的新世纪音乐,纯音乐作品占的比重较多,有歌唱的较少。” 虽然新世纪音乐大多是纯音乐作品,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以及试图传达的思想性。”在形式方面,新世纪音乐善于利用现有的各种不同演奏形式,有器乐演奏、电子合成、人声演唱,还有环境音乐,许多新世纪音乐往往同时运用这四种演奏形式中的几种,来实现音乐想要表达的氛围。其实,新世纪音乐最早就是用于帮助冥思和洁净心灵,常用于瑜伽、灵修或催眠时播放,但是后期渐渐发展,创作者们的出发点也不仅仅是如此,他们为新世纪音乐注入了更广阔的精神内涵,呼唤人们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宁静致远。毋庸置疑,这是一种较为纯粹的追求音乐艺术和对心灵的自由、灵魂的音乐的探寻,它与后现代主义美学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

在国外,新世纪音乐已经风靡全世界,成为一种较有影响力的音乐类型;而在国内,新世纪音乐还正处在刚刚起步发展阶段,还尚未进入主流音乐领域。然而,庆幸的是,中国已经有一批新世纪音乐的创作家正在潜心的学习、创作和实践,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接触到了新世纪音乐,越来越多的媒体、电台把新世纪音乐作为其背景音乐,越来越多的咖啡屋、高级消费场所播放新世纪音乐,越来越多的唱片公司开始传播和销售新世纪音乐……新世纪音乐已充分显示出了其未来发展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必然会引起商业界、娱乐界和理论界的重视与研究。

新世纪音乐大师李志辉

2.怀旧风与中国风的流行

曾几何时,校园民谣与同一首歌还作为经典歌曲回荡在我们的耳畔;一转眼

间,《东风破》、《青花瓷》等中国风歌曲已经传唱于中国的大江南北。这本是两种不同风格系列的音乐类型,但在商业化运作下,它们都是流行音乐的重要代表,不过还有一个相同的成功之处,那就是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与中国传统音乐特质相糅合,从而显现出一种符合古典审美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音乐美学意境。在这两股风中,不同于其它如“西北风”刮过一阵流行之后又被其它风所取代,怀旧是音乐乃至文化中的一种经久不息的旋律,随着人事物的代谢而常常勾起曾经辉煌的回忆,所以才造就了它的传唱不止;而中国风则是新兴的音乐元素,古典的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流行的音乐市场的重新挖掘与开发,它是一种新的流行趋势,也是未来中国音乐健康、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

以李志辉为代表的新世纪音乐尤其是地理音乐,并不是与此二种音乐一争长短,而是以此为背景,从纯音乐的艺术层面,从融古汇今、贯通中西音乐表现角度,从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出发探寻中国未来音乐的发展之路,探究人类内心精神与灵魂的自由,摆脱现存的音乐政教性、娱乐性、商业性的束缚,理疗现代人们快节奏下的内心空虚、精神困惑、心无所从的创伤,还音乐走向救赎与逍遥之路。怀旧风与中国风的影响下,音乐开始关注人类自身,关心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的对接,使音乐在商业大潮的影响下,还原其对听众的审美性需求和精神性满足。

因此,李志辉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地理音乐”概念,就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只是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等因素,而是有着更为广泛的美学性内涵和哲学性意义。这些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美学意义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挖掘和反思,这挖掘的过程注定是一次审美之旅,而对它的反思也是一场人生的意义巡航。

二、“地理音乐”的审美内涵

从上面大的音乐背景我们可以看出,李志辉地理音乐概念的提出有其必然性因素在内,但这个概念的具体审美内涵却是有其独创性发挥和演绎。我们先来看一下李志辉的音乐风格介绍。李志辉,NEW AGE作曲家、环保音乐家、地理音乐家、音乐治愈系大师、《带你的耳朵去旅行》音乐会创始人。李志辉善用现代音乐的表达方式,挖掘中国五千年深厚文化。将儒释道融会贯通,提炼精髓。他的音乐灵感,全部来自于古老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情怀。犹如浓墨淡彩的水墨画徐徐的展开,娓娓道来诉说着自己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中国文化的眷恋情愫。他还在中国首创了地理音乐概念,多年间他游历于中国的大江南北,忘却尘世浮华,一门深入静心创作,潜心深入哲思,不断启发心灵内在的智慧。非常感谢中国多元文化赋予自己源源不断创作灵感。希望自己能在音乐当中修行,他一直试图用音乐为听者找寻心灵的归宿。 直白点讲,对于普通听众而言,大多数的新世纪音乐是作为一种治愈系音乐(如轻音乐般)而被广泛接受,以追求唯美意象、心灵安静,不免就会停留在音乐的表面,这是与它的形式至上分不开的。地理音乐虽是新世纪音乐中的一支,但它同时又是一种标题性音乐,不可思议的是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得到完美的融合,透过联想、想象等,由实证虚,由虚返实,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绝美的画面。

1.“地理”所指

音乐有两大特性:一是它的声学特性(物理的),一是它的艺术情趣(精神的)。前者即是自然地理环境,它为音乐提供了物质基础;后者即是人文地理环境,它为音乐提供了精神基础。地理环境的客观存在及其时间和空间分异是音乐产生、发展、变化和地区分异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因此,有些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音乐的第三大特性——地理性。并且从音乐的起源、传播、风格的区域差异、文化区的划分方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我们重新认识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许多新思路。尤其是摆脱了人们大脑所限制的自然地理和空间地理上,也包含着人文地理,是一种大风格意义下的地理性概念。

上面所提到的是音乐地理学上的地理概念所指,在李志辉提出的地理音乐概念中的地理属性,正是以此为蓝本,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类思维的再认识基础上所显现的更多的富于审美性内涵的地理概念。在李志辉关于地理音乐的阐述中,地理音乐应该是一个更具体的分支,他所追求的还是心灵音乐,而地理概念并不只在于地球的地理,甚至宇宙的地理,空间的地理,乃至思维的地理,这些都是他未来想表达的内容。如此看来,地理就并不只是客观先已存在的地理环境,而更多的富有人对地理的体验、再认识和创造式意象。如曲阜这座城市,在他的音乐《曲阜孔儒风》中,就不仅仅是指它的自然地理环境,还有更多的因素蕴含在里面,孔圣先贤在庙中制礼作乐,儒家后人举止投眉间温柔敦厚、含蓄蕴藉,尽显古典美风范,偶尔间的仰望星空思考宇宙人生奥秘,则又别有一番韵味,一曲已毕,听者仍在乐中思量回味,正是古人所形容余音绕梁,不忍卒读。

2.唯美清新的音乐风格

李志辉自2003年发表第一张专辑《私房音乐集》至今已有十年的新世纪音

乐创作,共发行了22张专辑之多,且张张都是高品质发烧唱片,从首辑地理音乐专辑《我们远去的家园》开始,在其以后的音乐制作中,地理音乐概念都有融入到音乐的创作当中。这一点和周杰伦自第一张中国风歌曲《叶惠美》之《东风破》开始以后每张专辑都加入至少一首中国风歌曲相同,这是一种音乐自觉,也是对他们所提出的“地理音乐”、“中国风歌曲”的重视,但有一点我们需要区别一下,那就是尽管地理音乐是流行的音乐,但并不是流行音乐,如果非得归类的话,它属于新世纪音乐范畴,虽然如此,却与流行音乐一样,同属于流行文化范畴。

地理音乐并非流行音乐却是流行的音乐,又属于流行文化范畴,这与它唯美清新的音乐风格是分不开的。李志辉的音乐唯美,清新,像落入荷叶的一滴新露,婉转,优雅,又不失活泼,灵动。旋律绕梁三日,韵味十足。有着深刻的感染力,让你不知不觉就融入到了他营造的或喜悦或感怀的心灵家园。聆听之后能使你的心灵挣脱压力与束缚,回归到平和,安静和喜悦。常常在想,是怎样的脱俗的心灵,才能创作出如此动人的天籁之音?唯美清新的音乐风格俘获了无数听众的芳心,人们在聆听音乐中,得以使想象驰骋徜徉,体验着城市的山水风光和人文风俗,回味着古镇曾经的辉煌与岁月留下的沧桑,仿佛自己便置身其间,呼吸着家园的馨香,似乎寻找到了灵魂可以安放的港湾,宁静而又安详。一曲曲曼妙仙乐,如诗如画如一幢幢流动的建筑,引着我们飘向远方,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古镇的一山一水、名城少女的一颦一笑……是旅行,是放松,是自由,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灵魂的一次自我救赎和逍遥游。

例如原创地理音乐唱片——《吟唱山水间》,一幅幅美景缓缓展开:峨眉奇,黄山秀,洞庭浩渺,太湖静美……漓江如一条青罗带曼妙徊旋出诗般梦境,雅鲁藏布江在雪山冰峰间奔腾着千年的吟唱……旋律或清新悠远,或洒脱空灵,或深遂幽远,或浅吟低唱……高徊低转间溢满了大自然的清新和灵气。如那曲《云门七彩峨眉山》,带有佛教意味的轻轻吟唱,简单明快,没有艰涩与深奥,但在那轻轻敲打的木鱼声里,可以听得出一份虔诚与崇敬,一曲而终,仍有余音绕梁,佛是什么,禅是什么?我们身在红尘,也许会有静心自问的那一刻,不过我们不必去懂,只要理解了真是人性的根本,善是人性的光环,美是人性的造化,就算身在烦嚣红尘,亦有一颗澄净的心,如此便好。

3.审美理想: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

地理音乐可以归为新世纪音乐的一支,因此,它与新世纪音乐的基本特点相

一致,但它又有自己一些独特的美学特征,唯美清新的音乐大风格不足以涵盖地理音乐的特色,下面再具体述及它的几个美学特征。

首先,是形式主义至上,但同时又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以形式驾驭内容。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也不难理解。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指音乐的表现形式与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相统一的,形式主义至上则是指内容隐藏在形式中,不直接表达出来,而需要听者自悟、自我感触。在这里,形式是一种显型的表现方式,内容是一种隐型的思想升华,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言说的那样“形式决定内容的实质”。“从音乐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新世纪音乐家不是乐人,而是印象工程师,在他们的音乐里,听觉效果始终是第一位的,内容只要让人听起来舒服就行了。” 李志辉的地理音乐与此不同的是,在它的音乐中,或有地理独特乐器,或含当地人文风俗,或有地域别样印象,因此,在音符的流淌中,奏响着一幅幅浓浓的水墨山水画。

另一个特征是追求泛审美主义,是一种追求人生艺术化、诗意化的人生态度在音乐中的表现。受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潮的影响,反映在音乐领域,就是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多样综合——多元化、反一元、反主流;随意多变,崇尚偶然——反概念、反中心;崇尚自然,回归生活——反精英化。这类音乐所走的路线,既是抛弃了传统的教化功能,又摒弃了现代的商业驱使,从而追求一种二者之外的心灵的音乐,并在这里寻求慰藉。可以说,这反映了现代某一部分人的审美理想,它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彰显着一种生活态度。

我们看李志辉的首辑地理音乐专辑《我们远去的家园》,包装不仅精美,而且很有特色,古色古香的古镇屹立在蓝天白云之下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清逸俊秀的字体书法诉说着千年的沧桑,清新隽永的简介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而恰好音乐又是那么的美妙动听、飘渺如天外之音,见到这张专辑的人又岂会存有抵抗之心,就算明知这是圈套,我们也心甘情愿往里跳。“空宁的音乐/褪却繁华/更容易引发共鸣/就象朴拙的美纯粹而简单/却更加震撼人心”行走在凤凰的古镇上,聆听着这首《水墨丹青凤凰城》,似乎时间也静止了般,久久地沉浸在静逸浪漫的氛围之中,合上眼睛,寻觅着凤凰展翅远去的行踪,不知所终。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地理音乐所显现的,正是我们现代人所追求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与现代的和谐,民间与民族的和谐,心与物的和谐,身体与灵魂的和谐等等,在寻找一片家园,那里是桃花源,过着阳光下无忧无虑的日子,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