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電路中,電功率的概念有三個: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kVA表示視在功率,它包含了無功功率和有功功率,kW表示有功功率,kVar表示無功功率。kW和kVar之間的關係和換算還有一個概念-功率因數cosФ,有功功率kW=UIcosФ、無功功率kVar=UIsinФ、而視在功率kVA=UI(U爲電壓、I爲電流)。

在向供電局申請用電時應該填報你需要使用的有功功率,也就是需要多少kW就行。如果計算的建築總用電量合計爲4500kW,象這樣大的用電量,供電局肯定要求安裝無功補償裝置。假定你補償後的功率因數能達到0.9以上,以0.9計算。那視在功率就需要4500÷0.9=5000kVA,再考慮一定的負荷餘量及變壓器的規格型號,恐怕最小得用5600kVA的變壓器纔行。當然這只是計算,實際運用中,還得看你的負荷的同時率等因素來考慮。

kW是有功功率的單位,kVA是視在功率的單位。視在功率就是電壓與電流的積,三相交流電路中就是根號3倍相電壓、相電流之積或者根號3倍線電壓、線電流之積。視在功率乘以功率因數cosФ就是有功功率。

如果變壓器輸出的線路上的負載的功率因素等於1(實際上是不太可能出現功率因素等於1的),那變壓器標稱的kVA數就是可帶負載的kW數;但由於在用電線路上功率因素不等於1,一般都在“滯後”狀態,所以實際的用電設備的總功率要小於變壓器的VA數。但是如果要估算一臺變壓器可以在額定範圍內帶多大的負載,您可以按變壓器的“VA數乘以0.8”來計算是比較適宜的。比如1250kVA的變壓器,大概可以帶1000kW的用電設備這臺額定功率爲1250千伏安(KVA)的變壓器,滿載最好在900-1100千瓦(kW),要留有一點負荷備用,負荷低浪費,負荷太高容易引起變壓器過熱。

千伏安(kVA)=千瓦(KW),1W=1V×1A。一般來說因爲KVA是個“視在功率”,它是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的總和,所以如果線路上是純電阻負載的纔可以“總功率”和變壓器的kVA數相同;但是由於線路上一般都有感性負載,功率因素不可能達到1,所以它的可帶的負載的額定值肯定要比變壓器的kVA 數小才能符合要求。我們假設線路上的功率因素爲0.85,那100kVA的變壓器就可以帶85kW的負載,總之您可以查一下,您那裏線路上的功率因素情況,把變壓器的kVA數乘以功率因素就是可帶的安全負載範圍了。一般來講,變壓器的KVA 數乘以0.85也就是比較適宜的一個取值。

發電機和變壓器的單位都可以是kW或kVA,kW和kVA表示的意義一樣,都指“功率”。而電力變壓器常用kVA作容量的單位,原因是在負載沒有確定的情況下,是不能得到有功功率(符號P,單位kW)和無功功率(符號Q,單位kVAR)的大小的,只有使用kVA爲單位,表示視在功率,符號S。公式S^2=P^2+Q^可以理解負載爲純阻抗時,變壓器的有功功率。

1KVA=1KW,物理課中應該學過功率P=U×I吧?P的單位是W,U的單位是V,I的單位是A,所以1W=1V×1A。在設備銘牌標示上,kVA用來表示視在功率,即設備的容量,kW用來表示有功功率,這是我們的習慣。

新建一座工廠,設備總功率爲830kW應該選擇多大功率的變壓器?用一臺還是用幾臺比較合適?按照工廠總體的投資設計規模,有一部分爲工廠的電力設施的投資份額。該工廠的設備總功率爲830kW。830千瓦(kW)是有功功率,變壓器的800kVA爲視在功率。建議工廠在規劃報建時,諮詢一下當地供電部門,並按照廠用電的負載量和投資規模進行一次覈算。該工廠的電力負荷的感性負載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向這些設備提供相應的無功功率。需要在廠電網中安裝適量的並聯電容器,即無功功率補償。降低輸電線路因輸送無功功率造成的電能損耗,改善廠電網的運行條件。按照城市配電網技術導則要求:以兩臺變壓器爲最佳選擇:

①配電變壓器應選用9系列及以上的低損耗、低噪音、接線組別爲Dyn11的節能環保型變壓器。正在運行的高損耗變壓器應逐步更換爲低損耗變壓器。

②爲提高變壓器的經濟運行水平,其最大負荷電流宜不低於額定電流的60%。

③低壓配電網應結線簡單可靠,採用以配電變壓器爲中心的放射式結構。相鄰變壓器的低壓(400V)母線之間裝設聯絡開關,正常情況下各變壓器獨立運行,事故時經倒閘操作、斷開故障設備後繼續向用戶供電。

負荷計算是一件比較麻煩的工作,首先要知道各個用電設備的種類,,然後計算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再選擇計算方法,但是一般設備總功率爲830kW的工廠最後的計算視在功率不會大於800kVA。採用800KVA的變壓器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採用兩臺變壓器可以根據實際的負荷情況靈活分別投入,可以減少無功損耗,但是一次的投資太多,對於800千伏安的小容量,建議還是使用一臺變壓器爲好,更何況還必須設置電容補償櫃。

kVA是視在功率,用字母S表示,單位是伏安或者千伏安,S=UI(電壓與電流的乘積),變壓器和發電機都是以這個視在功率表示輸出的電能;kW表示的是有功功率,用字母P來表示,單位是W或者是kW,P=UIcosΦ乘積,cosΦ稱爲功率因數;無功功率用字母Q表示,單位是kVar或者是kVar,Q=UIsinΦ;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用一個直角三角形來表示的,斜邊就是表示爲視功率(S),視在功率的鄰邊表示的是有功功率(P),它們之間的天夾角爲Φ;對邊表示的是無功功率(Q)。由此可以看出變壓器或者是發電機所輸出的電能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值,角度越大,所輸出的有功功率將會減小,無功功率將會加大;用電器的分爲電感負荷和電阻負荷,我們所用的白熾燈、碘鎢燈、電熨斗等用電器都是電阻性負荷,這種用電器的功率因數爲1,日光燈、電動機等負荷爲電感性負荷,功率因數就要小於1了,越是接近於1,表示無功損耗要小,輸出的有功功率就多,這時變壓器的效率就高,一般供電局對一個變電所是有考覈指標的,功率因數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超過標準是要處罰的。爲了改變功率因數,可以採用並聯電容器的方法可以提高功率因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