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由於天災人禍,百姓基本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日子極爲艱難。而與百姓悲慘的現狀相比,門閥世家及皇族不僅生前衣食無憂,死後也不缺金銀。爲了能將權力與富貴帶入另一個世界,他們下葬時幾乎很少薄葬,厚葬之風遍傳。這與廣大勞苦百姓生活的艱苦形成了強烈反差與對比。

一邊是想活只能喫觀音土、甚至喫草根才能活的百姓,一邊是死了還遍佈金銀的大墓。百姓又怎麼能放過它?再加上除了個人盜掘外,一些勢力也紛紛動手,如曹操甚至親設摸金校尉及發丘中郎將來爲國家增收!而這也成爲了一種快速積攢軍費的方式。在這樣的環境中,古墓幾乎十室九空。但是,即便是在盜掘瘋狂的年代,也有三座墓無人敢挖,又或者說無人能挖。

第一座古墓,是唐朝的乾陵。乾陵位於陝西乾縣以北,裏面長眠着唐高宗李治和史上唯一女帝武則天。該陵用23年時間建成,氣勢極爲雄渾。但是與其他17座唐朝皇陵被盜不同,乾陵保存相當完整。即便當年黃巢派40萬人挖乾陵,也啥也沒挖到。五代十國時,溫韜也曾挖過。但據記載:當時忽然天色大變,風雨大作,嚇得他再也顧不上挖,落荒而逃。即便到了民國時期,有人曾用炸藥爆破,都沒能發現乾陵入口,無奈而退。而乾陵也得以存留至今。

第二座古墓,則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陵。在千年歷史中,垂涎秦始皇財富,妒恨秦始皇者不計其數。雖然不斷地有人前往盜掘,但卻根本沒能發現秦皇地宮的入口,只能無奈而去。曹操當年可謂是挖陵小能手,其麾下的“摸金大隊”更是挖過各種古墓,但卻始終對秦始皇陵保持尊敬,不敢盜掘。歷史中雖然記載秦始皇陵早已被盜。不過當專家用了4萬餘個鑽探,對地宮四周牆壁進行勘測後,以現代科技證明:皇陵至今尚未被盜。

第三座陵墓,則是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生前橫掃世界,可謂一代梟雄。但他死後卻沒有風光大葬,而是採取祕不發喪,誰也不知道棺中躺着的,竟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據傳,靈柩運輸途中曾下死令,只要有人見到過此棺,統統得死。而當靈柩送回後,所有運送的人也都遭到了處決。雖然有人曾根據出發的大致路線去探查,不過成吉思汗下葬時,是由萬馬齊踏墳土,因此即便再精明的古墓獵手,也難尋蹤跡。除此之外,也有人提出,成吉思汗可能根本沒下葬,而是奉獻給了狼,因爲蒙古人素有對狼圖騰的信仰。不過,真實情況究竟如何,誰也不知道,而他的葬法和葬地,也成爲了千古謎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