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头条】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委原书记杨国文被提起公诉!

生活的脚步这般匆忙,总是停不下来,每个人都在奔波的路途上马不停歇,时常连身边的风景都无暇顾及……想到这些,心中不免惆怅许多。乌兰察布生活我,静静坐着,望着窗外,心无杂念。 带着些许倦意和懒散,我慵懒地坐进阳台,尽情享受午后的惬意。阳光隔着玻璃,竭尽所能地照射进来,洒在脸上、身上,那种温暖,我最懂。乌兰察布生活 远处,天际间似披上了一层薄纱,建筑物影影绰绰,看不甚清;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太阳寂寞的挂在天空,没有了云彩做伴,昏昏欲睡;是周末,也是月末,更是年末,多重的身份让人陡然多了些留恋,不忍离去。 乌兰察布生活近处,马路边的树木悻悻地站着,惨淡的伸着粗大的丫杈,枝头侥幸幸存的一些淡黄色的树叶正随风撩动,乌兰察布生活大有随时被吹落的危险;公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没有任何要做停留的意思,就连路边的行人也不似往日般悠闲,脚步匆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乌兰察布10月29日讯 据高检网消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原常委、集宁区委原书记杨国文(副厅级)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通辽市人民检察院向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杨国文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法讯问了被告人,听取了其委托的辩护人的意见。

通辽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杨国文利用其担任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县长、县委书记、市财政局局长、市委常委、集宁区委书记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其本人职权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其财产和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特别巨大,不能说明来源,依法应当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个人履历】

杨国文,男,汉族,1961年9月出生,内蒙古凉城人,198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常委、集宁区委书记。

1979.08——1981.07,乌兰察布盟财贸学校学习

1981.07——1990.08,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财政局工作

1990.08——1993.12,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财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其间:

1992.01——1992.12挂职任凉城县六苏木乡党委副书记)

1993.12——1998.11,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财政局局长、党组书记

1998.11——2001.09,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政府副市长

2001.09——2003.11,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盟委组织部副部长(1999.08——2001.12中央党校函授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班学习)

2003.11——2006.03,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政府县长

2006.03——2008.09,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县委书记

2008.09——2012.07,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财政局局长、党组书记

2012.07——2018.0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常委、集宁区委书记。 

违纪审查

2018年3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常委、集宁区委书记杨国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审查(调查)。

依法双开

2018年6月2日,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批准,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对乌兰察布市委原常委、集宁区委原书记杨国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立案审查调查。

图文来自:  中国经济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现实生活中的小事也是这样,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门的时候,总会开着玩笑说:“长的太高了也别扭,到了谁家里都得低着头才能进去。”说着就低着头迈进了门槛,往往我母亲就会接上一句:“是因为你长的高了,俺这门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扬,还是批评,总会引来一阵阵笑声。假如堂叔到我家进门时不低头,必然就会碰着头,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别人也跟着不自在,哪还有低着头走进去换来的那种欢笑?

记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游览时,遇到了一个个美丽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满了神秘和诱惑,这就是需要我们低头的时候。假若不进去,就不知里面有什么风景和奇特的构造,有时还会留下遗憾;假如进洞口时不低头,就会被碰头甚而被碰得头破血流。这个时候,无论怎么显赫、富有的人物,都低下了昂贵的头,弯下了最贵的腰,去探寻石洞里的风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些看来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说明了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实现美好理想和远大目标的征途上,有时需要我们昂首阔步,奋勇前进;有时需要我们低头弯腰,才能跨过这道关键的门槛,获得成功。智者懂得: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