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高豔雲)訊,基金投顧業務試點加速推進,這次是券商進場!

據瞭解,首批7家券商開展基金投顧業務方案已獲證監會回函批覆,開展投顧業務在即,其中包括國君、銀河、中信建投、申萬宏源、華泰、中金、國聯已獲監管回函。此前已獲基金投顧資格的機構有5家基金公司和3家基金銷售機構。

基金投顧業務試點推進速度越來越快。2019年10月份到當年年底,5家基金公司和3家基金銷售機構,最近,銀行、券商也在加速推進,投資者也將很快獲得投顧的專業服務。

監管方面特別強調,基金投顧並非"全權委託",仍然是投資諮詢服務,試點中要特別防止券商及媒體形成宣傳及輿論誤導。

首批7家券商引人關注

首批獲得投顧業務資格的券商包括國君、申萬宏源、中金、銀河、中信建投、華泰、國聯七家券商,已確定拿到回函。據透露,這些券商對基金投顧業務開展的技術準備已基本完成,只待監管一聲令下,即可開展業務,監管特別強調,基金投顧並非"全權委託",仍然是投資諮詢服務。

此前,多家券商向監管上報了基金投顧業務的開展方案,至週五陸續回函,持續已有一段時間,而這也是證券業期待已久的業務資格。

招商銀行獲准入局

據悉,2月28日,招商銀行已經正式獲准成爲基金投顧業務試點機構,成爲首批獲得該業務試點資格的銀行。此外,據傳聞,工商銀行、平安銀行也成爲首批獲批試點銀行的大熱門,但該消息尚未獲得官方人士確認。

據報道,申報和參與答辯的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的機構,還有工商銀行、平安銀行,以及多家券商機構。早在2019年10月底,證監會正式下發了《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當月,嘉實、華夏、易方達、南方、中歐等基金公司已經申請試點並完成備案,正式開展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

2019年12月,中國證監會繼續擴大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在前期基金公司參與試點基礎上,完成騰安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珠海盈米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螞蟻(杭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試點備案。

所謂公募基金投資顧問業務,主要是指擁有相關資質的基金投資顧問機構,接受客戶委託,在客戶授權範圍內,根據與客戶協議約定的投資組合策略,代客戶作出具體基金投資品種、數量和買賣時機的決策,並代客戶執行基金產品申購、贖回、轉換等交易申請的業務。

普通投資者獲得"基金投顧"服務要分三步走

作爲一個投資者如何獲得"基金投顧"量身定製的投資方案呢?以從南方基金來看,其微信公衆號便可進入"司南智投"業務,投資者必須經過資產分析、需求測評、生成方案三步。

第一步需要填寫金融資產結構,具體需要給出現金類、固收類、股票類、其他類(黃金、外匯、石油)這四大類資產的金額,並給出測算結果;

第二步是填寫投資期望,其中包括"想穩健理財"(期待年化收益2--5%)、"想跑贏通脹" (期待年化收益5--6%)、"想追求增值"(期待年化收益6--15%)、"追求高收益"四大類;

第三步是回答三大問題,其中包括"更喜歡哪一類股票資產,藍籌還是成長"、"哪個更接近您的投資經驗"、"優秀主動管理型基金經理是否能跑贏指數基金"等。

這三步回答完畢,就可以獲得專屬智能投顧方案,無論選擇定投還是一次轉入,起點金額都是1000元,轉入後即可享受投顧服務。而專屬的方案一般是有明確組合目標(會有業績基準)、配置理念、調倉策略、投資策略介紹等。從方案的調倉策略看,公司承諾將"持續跟蹤和回顧組合表現,結合投資決策委員會觀點,風險預警模型,不定期進行戰術配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