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按約出現,就在上週,開了《孤獨美食家》第八季,看在他在橫濱中華街,大喫燒鴨和鹽焗雞,外加一份廣式煲仔飯的份上,我也決定履行一下全系列“聊聊孤獨美食家”的早年約定。

從今天起,開出這個應該會持續很長時間的專題,即從旅者角度,對即將開播到第8季的《孤獨美食家》,從第一季開始,按照劇集,每篇2集,依次來做一個日本旅行角度的點評。

之所以這樣做,不僅是因爲這部片子,的確吸引了很多國內觀衆,同時也是因爲它每集特定主題,特別適合做旅遊拓展的資訊補充。

進一步說,通過《孤獨美食家》不同劇集的線索,再結合我們本身對日本的瞭解,對劇中相關內容做一個拓展式介紹,可以更系統地讓大家從飲食、風物等方面,對日本有一個更微觀細緻的瞭解。

所謂追劇,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尋找和體會異域風格的過程,我想,對它的知識拓展,對旅者而言,應該多少會對大家的日本行程有所幫助。

日本的旅途/阿布攝影

燒鳥店與居酒屋

《孤獨美食家》第一季第一集,劇中主角井之頭五郎去的店鋪,是東京江東區門前仲町的燒鳥店“莊助”。

​既然是從燒鳥店開始的,那就先聊聊燒鳥店。

在日本,所謂“燒鳥”,就是雞肉,而只要是燒鳥店,那它幾乎必然是一家居酒屋,當然,不是所有的居酒屋都是燒鳥店,它還有其他的特色店鋪。

從劇中看,五郎去的這家燒鳥店,座位很少,空間侷促。這也符合一般人對居酒屋燒鳥店的印象,就是在居民區開的弄堂小店,小店主要爲附近居民服務,總共沒幾個位置,然後就是晚上營業,這家店算是特別典型的。

莊助/阿布截圖

因爲《孤獨美食家》大熱,這種較符合中國人口味的燒鳥店,在播出之後,前去踩點的人也比較多一些,我看國內的點評網,真的就有不少人去了。

但麻煩也就在這裏,那就是,這家燒鳥店,到底值不值得去呢?

考慮到江東區這個地方,其實並沒有太多觀光資源,要是專門爲了去喫這家燒鳥店而去,多少應該會失望,因爲片子和現實的預期差別可能有點大。

因爲說到底,燒鳥店之於日本,差不多就類似於上海的小籠包餛飩店,你在任何一個日本正常的觀光地,從上野到銀座等等,都可以找到好喫的燒鳥店,何必大老遠去江東區呢?

有些人說,我就是五郎的粉絲,就是爲了打卡去的,那就去唄。

以東京火車站爲起點,你到那個地方,在路上就要花一到兩個小時,這就相當於,你住在上海靜安寺附近,然後非要去閔行龍華鎮去喫一頓小餛飩。

至於味道,像這種爲居民區服務的小店,其味道也沒有太特殊的地方,就是普通的家常味道,想驚豔絕對是不可能的,外加很多中國遊客,也不瞭解居酒屋的定價,這個又和國內更爲廉價的餛飩店相反。

那就是,日本的居酒屋定價,就算提供的飲食內容相同,也往往要比正常的,打着食堂牌子的普通館子價格貴個百分之二三十。

莊助所在的居民區氣氛/阿布截圖

所以,當你大老遠跑去,然後喫了一頓家常菜,又發現價格比預期要高,那就千萬別覺得自己腦子有病,覺得五郎坑你,人家是跑業務經過而已,你又是一個遊客,大家的身份都不一樣。

所以,這家店,我不會建議我的任何客戶去喫,除非客戶選住的民宿,剛好在這家店附近。

因爲完全可以在自己住的酒店附近,或者去的觀光地方,就近找到很好的同類居酒屋,當然,你要接受的前提,那就是但凡居酒屋,價格就要更貴,人均200元人民幣,尤其是晚上的路邊小店,這已經算正常價格了。

駒込:探索東京老街的好地方

到了《孤獨美食家》第一季第二集,五郎則去了東京另一個地方,豐島區駒込的和食亭。

駒込這個地方還是蠻有意思的。

因爲它比較適合那種喜歡隨便在城市裏逛逛,尤其是想體驗東京一天平常生活的遊客,它就在豐島區的老街上,一般喜歡隨便逛逛的人,對老街區往往都有點興趣。

這一集,一開頭,五郎就說:“爲什麼這條街會像故鄉般讓人懷念呢?”因爲它就是一個老的居民區。

駒込,懷念的味道/阿布截圖

但這家店,和前面那家“莊助”不同,我看國內點評網,好像是沒中國人去的,這也可以理解,因爲它所在的駒込,多數中國遊客是不會去逛的。

看這家店“和食亭”的名字,就會知道,它是一個賣日本當地家常菜的店鋪,並且明顯是有別於居酒屋,食堂性質的。

它就類似於上海肉骨湯菜飯這樣的存在。但是它釐米那賣的套餐類型,又要稍微多一些,再略加梳理,其實也就多了一點點,也就那麼幾種,味噌湯、米飯、烤魚,外加姜燒豬肉等。

這種店鋪,一般中午都是開門的,通常也存在於居民區,或者周邊生活氣息濃郁的地方,所以,在居民區喫這樣的套餐,又是老居民開的自營店,蠻符合生活氣氛的。

即便這樣,我覺得這種店,還是不必特地去喫,因爲它到處都有,只要你在日本的大衆點評網Tablog上找評分高的定食店,一般都不會差的。

上Tablog也是可以比較下店面環境,是不是符合你的想象,因爲東京有些定食店,就是自家房子改的,內部空間不大,要是你沒看清楚環境,又帶着老人和孩子去,可能就未必適合了。

反過來說,駒込這家店,如果你有想法,想去探索一下城市居民區氣氛,那你可以以這個店爲目標,專程去一趟,再到周邊逛逛,這個思路還行。

在片子裏,我們看到,裏面有日本老先生下將棋的鏡頭,這種居民區很容易看到這種場景,其實和在中國的一些公園和小區,看到一堆老先生在一個角落裏下象棋沒什麼兩樣。

駒込附近下將棋的日本老先生/阿布截圖

再說這種居民區和食店的套餐。它的套餐和一般點菜喫飯還是有點不一樣,就點像你回家,你媽給你燒的一桌菜,家常感蠻好的。

因爲其本身,就是爲了應對當地居民不想做飯,來這邊喫的需求,所以店主就按照季節換菜單,當成招待家裏人喫飯那樣經營。

日本人在餐桌上面,很會講究菜式搭配。即在一個套餐裏,會有很多種類的菜,雖然不至於目不暇接,有時候也是會眼花繚亂。

這就是日本定食餐廳的好處,可能會有前菜,然後肯定會有湯,煮菜後還有配菜,前菜可能還有好幾種蔬菜,搭配起來一起上。

比如這個片子裏出現的羊棲菜,芝麻拌菠菜等,如果你去喫像烤肉店、豬排店這種專門店鋪,多半是不會碰到的,因爲它更像是去日本人家裏喫的纔有。

去這種家常店,如果是一個人旅行,也是蠻好觀察別人的地方。

因爲你可以觀察到各色不同職業身份,工人、退休老先生等各色人等和老闆打招呼、說話,這和一般去商場喫飯感覺完全是不同的,它往往更有人情味。

在店裏可以觀察各種客人/阿布截圖

這種店鋪,每家的經營策略也不一樣,像劇中的這家,中午賣的是套餐,比較便宜,大概在人均1000日元左右,等到了晚餐,因爲開在居民區,所以會偏居酒屋一點,即也可以在這裏喝酒。

晚餐也會提供午餐沒有的家常下酒菜,比如說,海鮮店都不一定能點得到的安康魚肝,但這種居民區小店倒是可能有的。

此外,店內下酒菜的種類,也要看老闆的廚藝和偏好,以及開店的位置,甚至老闆的出生地,都會導致不同小店,下酒菜的不同。

這也就是和食小店的樂趣。

和食亭/阿布截圖

雖然同樣的名字,但進去發現個性完全不同,這應該也是日本私有產權使然,有些小店房子本來就是老闆自己的,沒有租金成本約束,老闆在某方面廚藝擅長,就能長久得到發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家小店的特色。

無數家小店集合起來,便是東京這種家常菜小店,特色豐富各異的多樣性現狀,想一想,產權還是根本原因。

對了,居酒屋爲什麼價格比一般店鋪更貴,我覺得除了它有店主精心費了更多時間加工,帶有自家特色的前菜外,同時也是因爲你是喝酒,不會那麼快結束,也不會翻檯,運營成本也更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