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牀,“巴黎聖母院大火”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

巴黎當地時間15日下午6:30,正搭起腳手架進行維修工程的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滾滾濃煙遮蔽了塞納河畔的天空。

現場火光沖天、濃煙滾滾,一刷手機全都是各大媒體和網友的“哀嚎”。

彷彿隨着這座1163年建造,1345年完工的教堂的一場大火,整個巴黎都已深陷火海。

看完有種莫可名狀的悲痛

巴黎街頭的人們在火光中駐足,在塞納河畔跪下祈禱,吟唱着祝願,願那棟承載滄桑歲月的教堂能夠挺過這場劫難。

站在附近圍觀許久的一位巴黎市民抹着眼淚說:

“我的孩子、孫子們都在聖母院接受的洗禮,她親歷過這個國家的歷史,也見證過我們的歷史,我無法形容我的難過。

人類的悲歡,在此刻相通,五洲七洋盡陷惋惜與悲痛。

不管大家與巴黎聖母院有沒有過交集,都心痛了一番,還發表了一些看法。

光是朋友圈,都分了以下這麼多“派別”:

  • 曾經去過曬合影的感懷派;
  • 表示還沒去過的遺憾派;
  • 且行且珍惜的傷感派;
  • 活在當下的雞湯派;
  • 回憶圓明園的愛國派;
  • 基於物聯網的消防系統的科技派。

感性派的先人一步發表了看法,但還是要先關注一下火災的實況!

大家應該也都看到了不少情況:

#巴黎聖母院文物都搶救出來了#

#巴黎聖母院火災後內部首張照片#

……

巴黎聖母院火災後內部首張照片

十字架在一片廢墟中屹立不倒

巴黎聖母院中保存的珍貴文物如荊棘王冠、聖路易斯長袍等都是安全的,消防員還及時救出了一些大幅繪畫作品。

荊棘王冠 圖源:CNN

火災之後的照片看起來也沒有給人一種“毀於一旦”的感覺。

總之就是,情況的確不大好,但也沒有特別特別糟糕,畢竟主體建築結構基本得以保留

遺憾的是,玫瑰花窗沒了,永久的沒了。

據BBC報道,巴黎聖母院的標誌之一,自1260年起便存在的玫瑰花窗,沒了。

衛報此前報道,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三扇玫瑰花窗因高溫而炸燬。剛剛衛報又報道,在現場的法國記者Laurent Valdiguié稱北邊的玫瑰花窗似乎倖存。現場消防員稱,“街上、地上,沒有彩色玻璃的碎片,只有破碎的石頭。但我們仍然很擔心。”

彙總,玫瑰花窗損毀

不管怎麼說,巴黎聖母院,800多年曆史,經歷數次戰爭屹立不倒,這次損失真的不光是法國文明的,也是整個人類的......

可是蠻奇怪的,在關注上面這些事實和細節的博文下,評論看得人十分迷惑

不知道的,光看評論還會讓人誤會這火是咱中國人派人去放的呢。

拍手叫好,幸災樂禍的人,怎麼這麼多?

雖然這些年看的事情見的人多了,眼界也算開闊了。

就像每次有人犧牲、遇害後,都會有些人跳出來,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甚至攻擊或謾罵。滴滴事件樂清女孩、如埃航事件浙江女孩涼山撲火消防員...

對於巴黎聖母院着火,會出現怎樣的言論,已是不覺得意外。

但,知道會有,可沒想到,怎麼會這麼多?

幾乎在每個關於巴黎聖母院的微博下,都有人cue“圓明園”,很多是一種“大仇得報”的心態。

鋪天蓋地的,三觀受到了實力衝擊。

「想到英法聯軍以前把圓明園燒了,就對巴黎聖母院的燒燬同情不起來了」跟「想起以前日軍侵略中國,就對日本大地震同情不起來了」的區別在哪裏?

沒區別,是一脈傳承的邏輯強盜,說着“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把兩碼事情放在一起說,並且還洋洋得意。

我始終認爲,這種人是極端和可怕的,這種人甚至能覺得qj就是給慰安婦報仇的最好手段。

心疼巴黎聖母院=裝x=忘記國恥=不愛國=聖母x=公知=漢奸......

他們用這樣的邏輯去彰顯自己愛國,裹脅別人像他們一樣彈冠相慶。

可在我看來,這樣的說法做法簡直是對“愛國”兩個字的侮辱。

文明不分國界,國恥也不應該被遺憾(也沒有人說要遺忘!),可是用圓明園的傷去嘲諷巴黎聖母院的天道有輪迴又是怎樣的一種無知和狹隘?

你可以無感,但請不要綁架你所謂的愛國情懷,對人類文明的消逝嗤之以鼻,甚至幸災樂禍。因爲那樣,不止無知,而且野蠻和悲哀。

銘記歷史不等於狹隘的愛國主義,兩個都是藝術文化遺產,都值得惋惜。

把國家人格化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因爲國家都是由一個一個不一樣的人組成的。

即便是在19世紀的法國,在文化圈與藝術圈內,這些真正定義法國文化的人們,也大都是反對法國對中國這個古老文明的侵略的。

覺得巴黎聖母院燒了沒所謂的人,跟當年燒了圓明園的人,是同一羣人,他們有着相同的價值觀,對人類文明和世界文化瑰寶沒有半分憐憫。

我們哭泣,並不僅僅是爲了巴黎聖母院,同樣是在爲圓明園哭泣,任何一個文化的消失,對於全人類都是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

圓明園告訴我們的是不要忘記歷史,落後就要捱打!不是告訴我們,別人遇到這些災難時我們要拍手稱讚!!你的確是一箇中國人,但不要忘了你還是人!

正是因爲時隔一百五十年,圓明園被英法侵略者人爲毀滅在中國人民心中仍然是沒齒之恨,所以我們才更感同身受法國人民見八百年文明見證被毀跪地不起的情感。

一個人類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上的標誌性藝術建築被燒,是遺憾的。

文明多麼脆弱,多麼不堪一擊。而人類對於歷史進程卻只能逆來順受。真心希望現代的科學技術有一天能將八百年曆史的巴黎聖母院恢復它往日的風采。

至於那些提起圓明園然後幸災樂禍的,希望你們多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讓自己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心胸寬廣,世界都是你的。心胸狹隘,只有面前的幾十平米是你的,雖然你的房東不這麼認爲。

歷史需要銘記,但也不應該打着歷史的名義發泄自己的仇恨。

失去的永遠無法回來,還在的請溫柔對待。

(圓明園3d復原視頻)

藝術、文明建築和國籍沒有關係,藝術無國界,它是全世界的藝術品。

就如譴責燒圓明園的雨果,他也深愛着巴黎聖母院。

“時間和人使這些卓絕的藝術遭受了什麼樣的摧殘?關於這一切,關於古老的高盧歷史,關於整個哥特式藝術,現在還有什麼存留給我們呢?”——雨果 《巴黎聖母院》

licai168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