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防控疫情期间,学生还会在在线学习平台上学习,而等疫情结束,学校开学、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恢复后,在线教育平台还会留下多少客户,才是最关键的。一哄而上的在线教育,难免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网课平台,很可能给学生及家长较差的学习体验,结果不但不会为在线教育加分,反而会影响在线教育的持续发展。

一场疫情为互联网教育机构节省了近千亿元的推广费。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的教育平台都处在忙碌中,在线教育概念股受到追捧,股市持续走高,在线教育的“狂欢”在资本市场最先上演,迎来了火爆的局面。然而,在线教育机构真的会利用疫情赚得盆满钵满吗?爆发式增长的特殊寒假过后,以免费引来的用户有多少愿意在疫情过后继续埋单?

长期以来,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参与者,即教师方与技术方。前者为教育提供核心内容,后者为内容提供传播方式。前者以教师创办的培训机构为主,如新东方、立思辰等,后者以技术为主的互联网行业为主,如阿里的钉钉,腾讯的腾讯课堂等。

在新冠病毒的肺炎疫情下,无疑是技术方的“狂欢”。整体看来,疫情在教育领域强化了线上需求,打击了纯线下本地小机构发展模式的生存空间,影响几乎都是技术上的,对教师实际教学内容的影响并不大。老师授课的内容不变,只是师生双方变成隔着屏幕,讲课时多了某种电流律动的声音。

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来说,线上授课都是一种全新体验,并不是单纯的从线下转到线上这么简单。有老师表示:无论是腾讯课堂还是钉钉,线上授课时,老师都无法看到学生,只能看到学生的在线状态,提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如果家长没有时间旁听,网课就保证不了质量。年龄较小的学生在在线教育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一哄而上的在线教育,难免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网课平台,很可能给学生及家长较差的学习体验,结果不但不会为在线教育加分,反而会影响在线教育的持续发展。在防控疫情期间,学生还会在在线学习平台上学习,而等疫情结束,学校开学、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恢复后,在线教育平台还会留下多少客户,才是最关键的。

如果在线教育机构不重视在线教育品质,利用“全民在线学习”的机会,给所有学习者更好的在线学习体验,目前的“火爆”就会是昙花一现。疫情过后新用户留存对于各家机构都是未知数。在线教育机构也坦言,目前的“流量盛宴”不能体现在销售业绩中。线上平台能够获得多少用户留存,取决于学生们接触到的新事物与其自身是否适配。而潮水褪去,资本由于“新用户”的低留存率而抛弃在线教育板块,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毕竟资本是逐利的,热钱尤其计较时间成本,所以重收割不重栽培,不可能有长期等待的耐心。

据了解,在流量的大量涌入下,平台的稳定性受到了较大考验。许多中小型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较为欠缺,而进行线上教学还需要第三方平台提供稳定、安全的产品为支撑,这需要中小企业不断付出高昂的费用代价。就目前来看,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注重课程质量,无疑给在线教育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

疫情期间的诸多外在因素让在线教育公司站上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在线教育公司们到底是做公益还是圈用户,能否持续下去,还要看最终的效果。包括整体销售额、现金收入、新用户增量等具体数据。这些效果的核心,取决于在线教育所捐赠的课程是否切实地帮助到了受疫情影响无法上学的广大学生。

显然,疫情对在线教育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天量流量、超高热度,各大平台表现出内容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值得敬佩。但眼下还不适合狂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