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20年前,形意拳界在《中华武术》、《武魂》等杂志上就展开过讨论,尚氏形意劈拳是用拳,不是用掌的理论与实践 ,得到了认可。劈拳是形意五形拳中的第一趟拳,经、谱中明确阐述:“劈拳似斧性属金,生钻克炮妙绝伦,体为皮毛鼻通肺,小臂发劲劲乃神”、“劈拳肘打”、“深山谷中行,把肘问路径,肺府雷声动,樵夫砍柴声”。

劈拳是形意五形拳中的第一趟拳,经、谱中明确阐述:“劈拳似斧性属金,生钻克炮妙绝伦,体为皮毛鼻通肺,小臂发劲劲乃神”、“劈拳肘打”、“深山谷中行,把肘问路径,肺府雷声动,樵夫砍柴声”。其传统练法有六种:定步、进步、退步、转身、摇身、捋手劈拳。看了许多同道的文章和视频演练,颇有所思,斗胆粗浅的谈谈应引起注意的问题,仅供参考。

一是劈拳的手型是拳,不应是掌。什么是拳,什么叫掌?妇幼皆知。早在20年前,形意拳界在《中华武术》、《武魂》等杂志上就展开过讨论,尚氏形意劈拳是用拳,不是用掌的理论与实践 ,得到了认可;1995年国家武术研究院、武管中心组织的全国形意拳规定套路专家审定委员会上,一致认定劈拳是用拳,把用俯掌的进一步认定是尚氏的“鹰捉”。尚氏形意师祖尚云祥把鹰捉做为开启形意拳大门的钥匙来传授是有特殊意义的;它也是用来区别形意拳开枝散叶后尚氏形意的标志。它与劈拳是两个皆然不同的拳法。

劈拳定式

二是劈拳在习练和实战中,用的是小臂,不是拳头与肘尖(当然不是不可或不能用,只是效果和威力不同罢了)。应明白浑然一体,身体是斧柄(把)、小臂是斧刃。否则只能将人打痛打伤打倒,放不起来打不远。劈拳的健身作用强、实战的威力极大。1970年秋天,笔者在中朝边境曾受命抓捕一名越狱逃犯,在和逃犯接触的刹那,用劈拳将准备越境的逃犯打出3米多远并将其右锁骨打断。

三是劈拳练的是劈劲儿,不是推劲儿,更不是一点即收、下砸、乱抖的劲儿。形象地说,就似斧子劈木。拳经过两乳中间摩膻中(深山谷)虎抱头的同时,拳顶前肘肘窝(把肘)后不停,沿摩小臂内侧上行至前拳拳心,这时启动内力,两拳翻拧、后拳劈出,前拳迅速里拧、外翻,肘与小臂摩肋拉回腰间要用合力(前手打人后手发劲),同时脚贴地趟出,成三体式步型。要注意手见手翻,下劈时两肺叶里合(肺府),特别是要走出升弧、降弧的弧线来,才能形成疾速、乾脆、利索、大刀阔斧的气势,练得劈劲。不能拳劈下后还上下乱动,要定势,只能有一点儿余劲儿的颤动,这是正常的。拳谱中:“宁打不是,不打又是”,就是告诫习练者在练拳时心中(身上)不存劲儿,把劲儿都放出去、都给对方;练错了再重练,不可以在定势后乱动,养成痼癖动作;“一打一愣神、一打一哆嗦”,是指练拳放劲儿时必须竖项,施放能量时浑身突然一抖。

四是一定要注意动作的准确、身法的协调整齐和内外相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站着练、哈腰练…….,能练对吗?尚氏形意对形意拳的理解和定义是:形是意的载体,意是形的内涵;有形无意,不为内家。有意无形,非称拳家;有形无意,势如空备;有意无形,意无所发;形为意所附,意为形所依,是为形意。弄明白了什么是形意,悟到了形与意的关系,不但能练好劈拳,而且定能达到上乘殿堂。(作者:苏立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