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風系列”I 作品介紹

01

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序曲

《費加羅的婚禮》是莫扎特衆多歌劇中最爲著名的一部,作於1785-1786年。劇情取自法國劇作家博馬舍的同名劇作,描述阿爾瑪維瓦的費加羅將與伯爵夫人的侍女蘇珊娜成婚,伯爵喜新厭舊,也有意於蘇珊娜。費加羅與蘇珊娜爲保衛自己的婚禮幸福,巧設種種圈套作弄伯爵,以懲罰其邪心。最後,伯爵夫人授意蘇珊娜寫信約伯爵晚上到城內的花園幽會。屆時,伯爵夫人與蘇珊娜互換了服裝。伯爵到來後,向夫人假扮的蘇珊娜大獻殷勤。這時突然燈光齊明,伯爵夫人與蘇珊娜一起卸去僞裝,伯爵驚羞交加,不得不向夫人下跪求饒。費加羅與蘇珊娜趁機舉行了婚禮。

02

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

作於1791年,是莫扎特所譜寫的最後一首協奏曲,也是唯一的單簧管協奏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快板,沿襲協奏曲的固有形態,先由樂隊呈示主題,第一主題由絃樂器引出,接着管樂器加入,然後由主奏單簧管呈示溫柔嫵媚的第一主題。充分展示出單簧管柔美的音色和力度。

第二樂章板,在絃樂器的伴奏下,單簧管平靜地奏出主旋律。這是一首難以言傳的憂鬱輓歌,好象天鵝臨死前最後的哀鳴。

第三樂章回旋曲,快板,一改前面慢板沉重的曲調,顯得輕鬆而有趣,它以音域或節奏的對比造成幾分幽默的氣氛,在表達歡樂光彩的同時又含有一絲淡淡的哀怨。

03

門德爾松《A大調第四交響曲“意大利”》

這部作品是在意大利期間創作的,靈感來自對意大利的印象,其中採用了一些意大利民間素材,所以門德爾松自己稱它爲“意大利交響曲”。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第一主題有明亮的舞蹈節奏,木管的表達就象意大利明媚的陽光,而小提琴象在召喚人們去探險。第二主題是由單簧管和大管演奏的,依然承續着第一主題的活力,彷彿人們爲興奮的心情所驅使,急切地徜徉於意大利的廣闊原野。

第二樂章,短小的序奏表現優美寧靜的少女的祈禱,主部雙簧管演奏的主旋律亦極優美。之後有一個副旋律,主旋律、副旋律與序奏旋律交織。有人稱此樂章爲《朝聖者進行曲》,其旋律來自羅馬宗教儀式,據說是門德爾松在拿波里街上看到宗教行列後產生的樂思。

第三樂章,類似於小步舞曲與諧謔曲之綜合。主旋律樸素而活潑,近似德國民間舞曲。樂章中部出現了對比性內容,銅管樂器和定音鼓的加入彷彿在表現某處廢墟將人們的思緒帶回遙遠的往昔。中段極爲優美,浸透了華麗和優雅。這個優雅的樂章更接近於18世紀的小步舞曲。

第四樂章第一主題以薩爾塔萊羅舞曲爲中心,後接第二、第三主題的發展。第三主題爲意大利塔蘭泰拉舞曲,兩種舞曲節奏交織而推向高潮。爲我們展現出一幅生動的意大利民俗畫面狂歡的人羣、無盡的活力、絢麗的色彩……樂章結尾,尋歡作樂的人們似乎四散逝去,但眼看要遠去時卻又高潮迭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