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啥是非丝状菌膨胀膨胀?

非丝状菌膨胀是污泥膨胀问题中除去丝状菌膨胀之外的情况,外观看起来跟丝状菌膨胀的情形差不多,都表现为污泥沉降性能严重下降。

02 为啥就膨胀了?

我们知道丝状菌膨胀是因为大家都吃不饱、吃不好、以及外界有波动时,丝状菌以其较高的竞争力和抵抗力成为优势菌种造成的,是由这一类菌种造成的。

而非丝状菌膨胀是因为菌胶团整体出现问题造成的,而菌胶团出问题,不外乎吃的东西、呆的地方发生了改变,这是一条铁律——几乎所有的污泥问题都可以在这个思路下找答案。

非丝状菌膨胀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微生物吃得东西太多但营养不均衡,专业的说法是F/M太高,而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溶解氧不足,相当于只给人吃米饭,而肉、蛋、奶等(主要是蛋白质)严重缺乏。

这种情况下,生命体肯定会出问题,微生物会向胞外分泌出过量的多聚糖类物质,这些物质的分子式中含很多羟基,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使活性污泥的结合水含量升高近4倍,致使菌胶团的沉降性大幅下降,进而发生污泥膨胀。

另一种因素是生存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最常见的就是进水含有有毒物质,使活性污泥中毒,细菌不能分泌出足够量的粘性物质基础,形不成絮体,进而发生膨胀。

03 如何应对?

非丝状菌膨胀可以通过镜检、SVI值进行判断。

发生膨胀,作为应急措施,一般会选择投加助沉剂或者是杀菌剂,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且投加量不能太多,否则可能破坏微生物的生物活性,还是应该对运行参数调节。

如果是污泥负荷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加大曝气,以调整负荷,但是如果负荷超标过多,就无济于事了;这种强况下,最好的措施是降低污泥负荷,活性污泥自然会恢复过来。

如果是缺乏N、P等营养,则需要补充营养,保持系统的C、N、P等营养的平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