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森媽,交大學士、復旦新聞學碩士,我們曾經讀過她寫的:

精讀一本原版繪本,如何勝過10節外教課。

我從小學開始寫作文,一直寫到大學畢業;後來進了報社,繼續寫文章,一直寫到如今自己開了公衆號。從小到大,我寫了多少字、多少文根本不記得了,但我卻知道,自己從沒有寫過一篇和金庸有關的文章。

但是今天我非常想寫一寫,關於金庸,關於成長,關於傳奇,關於夢想。

我願我的孩子,也能讀金庸。雖然今天金庸大俠離開了人間,那些依然活在“江湖”中活生生的作品,已然成了沒爹的孤兒,我的孩子不能像我們這一代人那樣幸運,與活着的大師在同一個時空裏了。

但是,他一定能從這些留下的江湖裏,讀出他自己新的江湖來。

01

我是高中時候讀金庸的。第一本就是《神鵰俠侶》,什麼叫做第一次相逢,就確認了眼神,大概就是對我當年高二讀《神鵰》最貼切的形容。

1998年,古天樂李若彤版本的《神鵰俠侶》在電視上熱播,每天放兩集,播完要到晚上10點左右。那時候哪有IPTV回看功能,更別提什麼視頻網站A站B站,每天守着電視看完,已經時間不早,碰到當天功課多的,看完了才能繼續做卷子——高二的課程已蠻緊張,我就讀的重點高中每週三要數學測驗,週二晚上我還是堅持看《神鵰》,從不被爸媽“提醒”抓緊功課的我,也被很沒面子的“說了幾句不輕不重的話”,大致就是不要玩物喪志——作爲一個成績優秀自尊心強的好學生,這種教訓渣娃的話我一般是受不起的。

但是,爲了看我心目中的硃砂痣白月光意難平……我還是忍了……

也是從那時候起,我問坐我身後的同班男生借了金庸的《神鵰俠侶》的書。我記得他家有全套的《金庸全集》,那時候每天都往學校帶幾本,在同學間流轉。我能借到《神鵰》來讀,已經是很得面子的事情。

其實金老爺子的文筆我真的大致都已不記得,情節也是因爲後來看了無數各種版本的電視劇,不斷加深印象才記住的。但讀金庸武俠的閱讀體驗,是真的一輩子無法忘懷:沉迷其中,難以自拔。

看了第一本,不可能不看第二本;看了第一部,不會不想看第二部。

我願我的孩子,也能讀金庸。因爲閒書能好看成這樣,他就會知道什麼是閱讀的自信與樂趣。

閱讀能讓你有一種跳脫的超越,能擁有一個有別於自我的“江湖”。

02

我後來應該還讀過《射鵰》和《天龍八部》,但是印象卻始終沒有《神鵰》深刻。我覺得大概因爲我是女生,而在女性的眼中,《神鵰》就是完美的偶像小說該有的樣子。

再後來,我讀過多篇金庸小說的解析文章,有很多人在那裏用分析《紅樓夢》一樣的“搶逼圍”精神,條分縷析地分析金庸的武俠。人各所好而已,我其實不愛看這種精細的文章。我只記得讀到過有人寫金庸筆下的女性角色,說金庸其實不愛小龍女,不然他怎麼捨得小龍女被玷污呢?

是啊,我那時候就覺得小龍女多麼可憐,她睡的是古墓,愛的是叫她“姑姑”的侄兒,被玷污,還跳崖消失16年。這是多麼悲慘的人生。

但是,這並不妨礙小龍女是和我一樣的少女們心中的“女神”。我讀《神鵰》時候是高二,那時候我就知道女神的人生也是那麼不完美的,你有再大的武功,有再驚世的容貌,有再讓人豔羨的姻緣,你都可能遇上倒黴的事,有一個讓人扼腕的命運。

金庸多狠心啊,他在《明報》上連載《神鵰》的時候,一點都不顧忌讀者的閱讀感受。

但金庸多牛逼啊,他就靠手中一支筆,心中一個夢,天天日更,折服天下。

我願我的孩子,也能讀金庸。因爲這樣他就可以知道,人生不會完美,你要當英雄,你要當美人,命運在暗中都已給你標好了價格。

別以爲自己是宇宙之王,沒有人會爲你的癡狂和輕浮買單。

03

金庸應該感謝那麼多電視劇翻着花樣改編他的小說。

如果沒有那麼多版本的演繹,沒有那麼多大牌的加盟,金庸不會火上那麼久,尤其是當玄幻、穿越等題材勾連武俠之後,金庸依然就是經典,永遠在被模仿,無法被超越。

還有,那麼多動聽的歌,那麼多激動人心的主題曲一旦想起,你會懷念自己的青春,以及那一場英雄夢。

你還記得《倚天屠龍記》中帥到令人髮指的楊逍嗎?

當然還有顏值巔峯期的馬景濤&“永遠的白月光”周海媚

這,就是我的少女時代啊!

我願我的孩子,也能讀金庸。他可能再也不會去看這些我喜歡的“老古董”電視劇,再也不會去聽我愛聽的這些歌,但他一定有他們那一代的演繹。

想想看,如果有一個“江湖”能跨越時空而存在,兩代人、甚至三代人都可以滋滋有味地體會到其中的快樂與雋永,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所以,誰說“大師已走,從此以後,再無江湖”?

只要心不死,夢不死,英雄不死,文化不死,就永遠有那一片鬱鬱蔥蔥的江湖。

EN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