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兒科給黃疸的寶寶辦理住院時我們經常會遇到家長焦慮的問“護士,您看我們家孩子黃疸沒事吧,嚴重不嚴重?”介於這種普遍現象,那麼下面我們來給各位寶媽們普及黃疸是怎麼回事?寶寶得了黃疸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1、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它是新生兒易發的一種疾病,可見於50% 以上足月兒和80%以上早產兒。主要是由於新生兒期(出生到生後28天)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異常增高(經皮測值超過5~7mL/dL)從而導致皮膚、黏膜、鞏膜及全身其他組織不同程度黃染的現象,其中根據血裏面膽紅素的水平分爲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2、怎麼區別寶寶是哪類黃疸呢?

一般來講生理性黃疸的寶寶生2天后慢慢出現皮膚髮黃,血中膽紅素值正常範圍,且一般狀態良好,黃疸持續7-10天可自行消退。

如果寶寶有以下一些情況,那麼我們需要注意病理性黃疸的可能。

①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②皮測及血中膽紅素值超過正常範圍;③黃疸持續時間長,超過2-4周;④還有一些疾病的因素,例如:感染、窒息、缺氧、低血糖、顱內出血、大便排泄異常、溶血(多見於母親爲O型血,寶寶不是O型)等。如果寶寶有這些情況寶媽們就要引起重視啦!

3、黃疸有什麼危害?

膽紅素具有神經毒性,高濃的膽紅素能透過寶寶的血腦屏障,滲入腦細胞,從而引起膽紅素腦病( 核黃疸) ,導致神經損害和功能殘疾甚至危及生命。

4、黃疸常規治療方法有哪些?

通常的方法是“光照療法”,當然還有“換血療法”和“藥物療法””。

5、所有的黃疸都要積極干預嗎?

其實不然,黃疸需要達到病理性的診斷標準才需要積極干預。對新生兒黃疸干預過於積極,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亦可能對患兒造成不確定的傷害。

(新生兒科 周夢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