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残雪主宰了自己的人生,她享受孤独,减少无意义的事务,让生活更简单、更规律,让自己保持写作最佳状态,这,就是自由。出版社一位合作多年的编辑透露,残雪喜欢阅读、写作和运动,三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单调刻板”的文学生活。

如果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残雪。虽然,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中国人听说过她。——苏珊·桑塔格(美国作家 )

残雪是谁?这个名字,几天之前知道的人很少,这几天却爆红。因为这位中国女作家,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在提名表上排名第三,比村上春树还高出一名。

虽然今年遗憾没有获奖,但她的故事已经被好奇的网友们疯传。

看完诺贝尔奖热门人选残雪的故事,我总结出教育孩子的三个要点

残雪原名邓小华,被称为“中国最接近鲁迅的作家”,湖南人。她出版了很多作品,但在国内知名度不高,很多人都是这几天才第一次听说她的名字。

然而她在国外文学圈很火,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瑞典、意大利、越南等十多种语言,得过美国最佳翻译小说奖,在各种国际大奖中多次被提名。

更厉害的是,她的小说成为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作品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选集。

看完诺贝尔奖热门人选残雪的故事,我总结出教育孩子的三个要点

但很不可思议,这么厉害的作家,却只上过小学!小学毕业后从事过铣工、装配工、裁缝等职业,却在30岁写出第一部作品《黄泥街》。1985年,《污水上的肥皂泡》得以发表,第二年《苍老的浮云》和《黄泥街》也先后发表。之后一路狂奔,出版多部作品,在国外受到很高的评价,今年也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了。

看完诺贝尔奖热门人选残雪的故事,我总结出教育孩子的三个要点

残雪是凭借什么从一个小学毕业的普通人,变成诺贝尔奖热门人选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什么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读完她的故事,我总结出了她成功的三个要点。

海量阅读,探寻到文字背后深邃莫测的世界

残雪因为时代和家庭变故,小学毕业后就没有继续上学的机会了。但她家里有一个宝库,就是藏书丰富的书柜。

这个书柜上有中国古典文学、西方哲学、历史等各种图书,是她父亲的藏书。她的父亲曾经是《新湖南报》(现《湖南日报》)社长,后来因为政治原因被打倒,留给儿女的最大财富就是这些书了。

看完诺贝尔奖热门人选残雪的故事,我总结出教育孩子的三个要点

在没有什么娱乐的艰苦时代,埋头读书成了残雪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事。她感觉到密密麻麻的文字下面,有一个深邃莫测的世界。她在书海中成长,从西方哲学到文学,在文字的世界里集聚着能量。

英国著名学者斯沃勒·普埃尔说:

我一生中所读的书,形成了我的世界观、我的信念、我的生活以及其他众多方面。许许多多的作品讲述的故事成了我生平之事的一部分,后来逐渐成为我灵魂的一部分。

童年时期的阅读对人的成长确实影响深远,残雪后来走向写作道路,就和阅读外国文学密切相关。

我们熟悉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武侠小说家金庸,都是从小在书海中长大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父亲早逝,但留给他一间书房,他从小在那一屋子书的包围中长大,博览群书,后来成为数学史上最无可超越的通才。

看完诺贝尔奖热门人选残雪的故事,我总结出教育孩子的三个要点

我们总是费尽钱财买学区房,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但孩子不受我们控制,用巨大钱财换来好学位,也无法保证孩子将来成为优秀人才,怎么办?

著名自媒体六神磊磊说过这样一句话:

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

让孩子爱上阅读,陪伴孩子从小大量阅读图书,通过阅读塑造正确的三观,汲取丰富的知识,比买下一套学区房更有意义。

严格自律,用勤奋和努力实现更广阔的人生

残雪作为六七十年代的小学生,是完全没有学过英语的。但她从小阅读过卡夫卡、博尔赫斯、莎士比亚、歌德、但丁的著作,大师们的思想深度对她产生了重要影响。她觉得国内的翻译不够好,希望直接阅读英文原著,于是开始痴迷于学习英语。

看完诺贝尔奖热门人选残雪的故事,我总结出教育孩子的三个要点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铣工,干了八年,因为结婚生子而退出了。她在家边带孩子边学英语,每天晚上听美国之音的“英语900句”,没多久竟然能去中学当英语代课老师了。

此后的几十年,不管期间做什么工作,她都高度自律,坚持每天看英文原著一小时。

她读了很多文学经典,如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的作品,她的英文水平已经足够在网上与国外的评论家讨论文学和美学问题,甚至是自己的小说翻译到国外,她都自己做英语校对。后来,还用英文写作,发表在美国杂志上。

看完诺贝尔奖热门人选残雪的故事,我总结出教育孩子的三个要点

如果没有坚持这几十年的英文学习,她的作品能不能进入西方视野,能不能打入各种国际大奖,在国际上获得如此多的关注,或许会打一定折扣。

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说: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更广阔的人生。

以勤奋和努力实现的自律,才能通往真正的自由。残雪就是这样,把自律当成习惯,无需任何提醒,在该做的时候,去做该做的事情,坚持几十年,这就是高层次的自律。

看完诺贝尔奖热门人选残雪的故事,我总结出教育孩子的三个要点

自律其实是从小就该培养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没有意识到,孩子乱吃零食不吃饭、做作业拖延、看书时偷看手机、玩玩具后不收拾,都是不自律。

俞敏洪说:

没有自我管理,人生难以变得更好。

小时候的坏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可能会演变得更加严重,比如长大爱吃零食和垃圾食品,影响身体健康;做作业拖延,家长辅导作业气出病;学习容易分心,甚至厌学逃学;做事不收拾,总留烂摊子给别人,在职场上让别人不愉快,等等。

看完诺贝尔奖热门人选残雪的故事,我总结出教育孩子的三个要点

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美好的人生,到达一定的人生高度,可是如果你家孩子逃学厌学,而别人家孩子每天学一小时英语,你的孩子如何达到别人的高度?请从现在开始培养,让自律成为孩子的一种本能。

享受孤独,给生活做减法,人生更自由

残雪在三个城市长居过,分别是出生地长沙、首都北京和西双版纳。无论在哪个城市,她都保持着相似的习惯。

出版社一位合作多年的编辑透露,残雪喜欢阅读、写作和运动,三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单调刻板”的文学生活。

她每天早上七点准时起床,九点开始阅读和写作,一个半小时。下午两点再次开始阅读写作,也是一个半小时。这些写作时间,进行的是哲学创作。

看完诺贝尔奖热门人选残雪的故事,我总结出教育孩子的三个要点

在完成写作后,她会进行运动锻炼。吃完晚饭,再次开始创作,这时是写小说。她每晚只写一个小时,大概八九百字,全部手写。

之后并不是洗洗睡,而是进入几十年如一日的英语学习,阅读英文小说和哲学著作。因为她用英文写过谈创作的文章,英国《卫报》还特意开了世界各国作家谈创作的系列专栏。

不管在哪里居住,她都深居简出,不常用手机,也不使用微信,但是会通过网络了解信息,只和极少数文学圈的人保持联系,每年去参加几次国际文学会议。

看完诺贝尔奖热门人选残雪的故事,我总结出教育孩子的三个要点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单调乏味,但她几十年以来坚持这种生活状态,减少了各种不必要人和事务对自己的干扰。为自己的生活做减法,反而能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写作上,保持在写作与思考的活跃状态。

残雪的哥哥、著名哲学家邓晓芒说:

任何时候,只要有必要,残雪在创作中可以随时停下来,处理日常事务,然后又重新投入创作的状态之中。

在我们身上常常出现的分心和拖延,在残雪那里完全不存在,她的极简生活,已经把日常干扰减到最少,不会分散太多心思。

但我们大多数人,盲目地将精力托付于无意义的事情上,无论我们自己还是孩子,对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疲于应付。

想一想,你因为害怕输在起跑线而给孩子报了N个兴趣班吗?试试做减法,帮助孩子找到最感兴趣、最有天赋的那一两个方向,让她脱离热闹的人群,自己埋头坚持下去,过一年、两年、十年,结果一定不会太差。

看完诺贝尔奖热门人选残雪的故事,我总结出教育孩子的三个要点

人生没有逆袭,只有水到渠成

残雪的人生,看似是普通人逆袭,实际上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实至名归。

虽然只上到小学,但从小的海量阅读让她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以各种西方哲学名著和文学经典为起点,高品质的阅读激发了她的思维,这使她在创作作品时,能够由个人的精神世界到达人类灵魂的更深广领域。

看完诺贝尔奖热门人选残雪的故事,我总结出教育孩子的三个要点

极致的自律是她写作事业的神助攻。几十年坚持下来的英语学习,使她摆脱语言和国籍的限制,体会原作者表达的精髓;能够和国际上的高层次文学圈交流,走入国外文学圈;能够用英文写作,在国际文学圈发出更多的声音,进入更广阔的世界。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

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即自由。

残雪主宰了自己的人生,她享受孤独,减少无意义的事务,让生活更简单、更规律,让自己保持写作最佳状态,这,就是自由。

我们总是迷茫,不知道怎样培养优秀的孩子,残雪的经历启示我们:教育孩子不一定要花费很多钱财,但一定要花费很多心思。

因为人生没有逆袭,只有认准目标之后的勤奋和努力、自律和孤独,才能让成功水到渠成。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