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Calvin Xiao;小眼如刀;Amber

編輯:Tony Feng

最近關於企業缺錢的段子比較多。

“每個拖款的公司都說財務是湖北人,被隔離了,感覺湖北的財務壟斷了整個行業。湖北人民這麼背鍋,老闆們你們的良心會痛嗎?”

老闆們的心肯定會痛的,錢包也一定在哭。

中小企業融資難已經很多年了;只不過這次情況更特殊:

中小企業面對的,不僅僅是難貸、利高、抽貸、斷貸,更嚴重的是,生產經營重回正軌困難重重,口罩、消毒液不能少,防控防疫不能出問題;上下游廠商掉鏈子,原料發不出、運不來;員工不能來上班,工資、稅款、租金一項不能少。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最近發佈的一項調研報告顯示,約86.5%的受訪中小企業表示經營受到較大影響,其中近30%反映影響“特別嚴重”,將導致虧損。資金緊張是企業最大的困難,近九成企業賬上資金撐不到三個月。

多智多能的中小企業老闆們備受考驗和煎熬。

民營企業解決了中國80%的就業,這已經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穩住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其實就穩住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大盤,就穩住了就業增長的大盤。尤其小型企業已經持續一年多位於收縮區間,疫情衝擊下可能承受壓力更大。

中小企業在我國市場主體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在對GDP、稅收、就業和專利發明權的貢獻中,中小企業都居功至偉。但中小型企業由於其本身的弱勢,例如信息孤島、賬目不清、信息不夠透明等諸多問題,在申請銀行貸款時依然有着相當的難度。

貸款是任何經濟運作的核心方式之一。貸款有助於經濟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因爲人們可以更快地獲得資金並使其發揮作用。通常情況下,每筆貸款都有借款人和貸款人同意借入的金額,利率和債務必須償還的期限。借款人通常會在延遲付款或違約的情況下收取罰款。

可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區塊鏈的表現顯得非常平淡,也並沒有發揮突出的作用,也並沒有在融資難問題上顯出關鍵性的英雄本色。

但是,從長期來看,區塊鏈因爲有着透明、不可篡改的性質,能夠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痛點提供較爲精準的解決方案,因此,無論在供應鏈金融,或者更廣泛的語境裏,區塊鏈都成爲了針對該問題的重要解決手段。

小修小補:區塊鏈作爲插件,改善融資環節

(一)頭部企業的供應鏈+區塊鏈金融試水

供應鏈金融作爲近年來金融行業的風口之一,旨在通過供應鏈上核心企業的擔保,讓貸款惠及其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

由於核心企業在供應鏈金融中巨大的話語權,使得其很可能爲了自身利益在融資中向中小型企業附加苛刻條件。

因此,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中較早有了比較成熟的應用。

螞蟻金服的“雙鏈通”是基於區塊鏈開發的供應鏈協作網絡,其本質是螞蟻金服與其合作機構(包括貸款機構和企業方)共同組建的一條聯盟鏈。

雙鏈通以供應鏈上企業之間的應收賬款爲數字化切入口,將應收賬款包括確認、流轉、融資、清分在內的全部生命週期全部上鍊,將資產的流轉和確權轉化爲以鏈上數據爲準,不再是簡單的業務存證。

螞蟻金服雙鏈通邏輯結構 圖/雲棲社區

“雙鏈通”的鏈上架構,使得聯盟鏈中的銀行可以清晰地捕捉到整條業務鏈上的所有企業及其業務情況,藉以進行快速的風險評估和貸款發放。

以某汽車企業的貸款爲例,供應鏈上員工不到10人的末端供應商僅花了1秒的時間就獲得了銀行發放的2萬元融資貸款。

在非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場景中,處於供應鏈末端的企業往往需要面對長達3個月的賬期。

騰訊的“微企鏈”也是如此,目前已經服務71家核心企業、與12家銀行達成戰略合作。

根據艾瑞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行業研究報告》的預測,及至2023年,區塊鏈可以讓供應鏈金融市場滲透率增加28.3%,帶來3.6億市場規模增量。

(二)政企聯動的區塊鏈融資方案

今年1月2日,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臺(以下簡稱“中小融平臺”)正式上線發佈,該平臺是廣東省利用“數字政府”數據資源和金融壹賬通在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金融可以手段所提交的一份對於中小企業融資難、貴、慢問題的解決方案。

在上線儀式上,就有三家中小型企業通過區塊鏈成功申請到分別來自工商、平安和建設銀行的貸款。

除卻在供應鏈的應用,“中小融平臺”還包括智能融資和智能直融功能,通過打通稅務、司法、行政數據以及倉儲物流、財務、產品結構等數據,對企業進行多維度畫像上鍊,便於融資機構進行評估,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

新技術變革:DeFi解決融資難

(一)是市場在呼喚DeFi

去中心化金融/分佈式金融DeFi,是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金融和價值市場的一種場景。

2018年底達瓴智庫在《區塊鏈應用下的分佈式金融網絡》一文中,就指出:去中心化金融/分佈式金融體系將成爲2019年的趨勢和熱點之一。目前金融服務存在不對等的金融服務受衆和交易對手風險。而分佈式金融體系因爲其透明度、去信任、金融包容性、可編程等優勢有效改善了金融服務的上述問題,部分區塊鏈新興創業公司將在近兩年內初露鋒芒。

2020年回望兩年前的報告,當初的判斷在兩年後依然有效。IFC在2017年就指出衆多金融機構已經進入加密資產領域,並利用區塊鏈技術,對傳統金融行業的某些環節,進行技術改造,並且取得成效。

圖片來源:IFC

當下消費者,企業和政府都面臨着龐大的債務市場,所有這些市場都需要資金來爲其運營提供資金。常見的例子包括簡單的協議,如抵押貸款和汽車貸款,以及更復雜的用例,如債務融資,信貸衍生品和市政債券。

儘管很多人無視或者認爲新技術的革新不會那麼快,但是從市場邏輯上看,大面積的衝擊即將到來。

(二)區塊鏈發展正在創造基礎擴張條件

1.金融領域區塊鏈相關活動近年來正在不斷測試推進

資料來源:CBinsights

2. 投資機構助推中小企業融資的分佈式價值生產要素

圖片來源:PAData

投資機構對佈局區塊鏈底層、生態應用和交易平臺具有濃厚計劃。這爲生產價值、存儲價值、交換價值創造了社會條件和助推器。

上述三個價值,達瓴認爲是中小企業利用DeFi貸款的基礎要素。

3.利用區塊鏈的特性將賦予更多的資產流動性溢價

圖片來源:百度度小滿金融白皮書

一旦萬物皆有價,在完成資產和數據上鍊後,流通就變成最大的市場需求。

(三)分佈式借貸的方式

融資的本質就是貸款。DeFi從分佈式、智能合約等方式重組貸款的方式。

雖然貸款是經濟活動的有效力助,但它們也面臨着困擾中心化金融服務的大多數問題:發展中國家的個人無法有效獲得基本融資。

許多貸款協議在設計上是不透明的。無論是掠奪性的高額利率還是像人們在2008年貸款抵押中看到的有目的的保密條款,該系統目前仍然在圍牆中發展,風險也隨之孕育。

將基本債務協議轉移到區塊鏈上可以提供許多效率方面的提升,包括信息開放獲取,透明度和可編程性。

世界上任何有互聯網連接的人都可以訪問基於區塊鏈的貸款服務,在公共區塊鏈上創建的所有協議都是透明的,同時區塊鏈貸款的可編程性使系統更加強大。

利用智能合約協議是一種去中心化的的協議,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以數字資產的形式發行和衆包債務。

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他們的開發工具和智能合約來發起,承銷,發行和管理債務協議,而無需特定的中央第三方。

藝術品的分佈式借貸模型,圖片來源:IFC

Bitbond是一個借貸平臺,向世界各地的小企業提供貸款,並賺取利息。Bitbond允許貸方使用比特幣進行投資。鑑於投資標的屬於小型企業且存在一定風險,所以回報率相對較高。當前預計一籃子多元化貸款的年均回報率約10%,但有損失全部本金的風險。

圖片來源:Bitbond官網

普遍來講,這些貸款服務要求貸款由加密資產作爲抵押來換取資金的流動性,這意味着此類服務不需要大量的信用記錄,只要用戶持有加密資產,就可以在相應平臺處獲取法幣貸款。

作爲DeFi領域中的代表項目,Compound一直以來被認爲是去中心化借貸行業中的翹楚。根據CrypoDiffer的統計,2020年1月份,Compound的借貸規模大約達到了1.05億美元。

圖片來源:compound|Markets

如果我們能夠把這種全球借貸的邏輯,推廣到傳統的借貸領域,那可能會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事。

對於實物產品而言,其物流、倉儲、權證等等,通過上鍊將數據確權和公正,形成信息化鏈上質押物,打造類似於Compound、MakerDAO之類的平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貸款,相信將能很快實現。

區塊鏈技術在實際融資場景中的作用

一、打通“信息孤島”,實現信息聯通

“信息孤島”是目前中小企業在融資中所遇到的最大痛點之一。“信息孤島”的主要產生的原因是中小型企業的運營中,由於其自身體量的關係,難以像大公司一樣提供完整的財務報表、審計稽查報告等證據以佐證其運營情況。因此,在融資機構進行風險評估的時候,將會更加審慎地對待中小企業進行放貸,由此造成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瓶頸。

通過數據上鍊的方式,中小企業的交易數據得以以一種公開、真實的方式,在無需任何第三方審計機構作爲擔保的情況下被融資機構所接觸到。因此,通過區塊鏈的開放性,中小企業“信息孤島”的不利局面將有望得到根本性的扭轉。

二、擺脫對核心企業的信用授權依賴

在供應鏈金融的語境下,供應鏈中的中小型企業融資的成功與否,直接依賴於核心企業本身的信用程度及其提供的信貸擔保。

這種舉足輕重的地位,讓核心企業在授權信貸擔保的同時,額外增加諸如要求中小企業提前支付貨款,或延遲結清自己的欠款等等轉嫁成本的條件。

而中小企業則往往因爲急需貸款,而只能被迫選擇接受,這就造成了在整條供應鏈中,核心企業話語權過強,而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的不利局面。

在區塊鏈技術的介入下,中小型企業將和核心企業處於相對平等的地位;再加上融資機構可以直接通過鏈上數據直接對中小型企業的經營狀況和違約風險做出評估,而不再需要依靠核心企業提供第三方的信貸擔保。

三、區塊鏈助力中小型企業規範票據

在供應鏈金融的實際操作中,由於傳統票據管理行業存在的缺陷,導致票據僞造、一票多賣等違反商業道德與法規的事情時有發生。而中小企業其本身體量小、財務信息不透明、信用水平低,因此以交易票據爲證據向銀行申請擔保的時候,交易票據的真實性對於融資機構而言是難以衡量的。因此,爲了迴避票據審覈的額外成本,融資機構往往對中小企業會更加惜貸。

區塊鏈是目前在票據驗真領域中最有可行性的方案之一,由於現行的票據幾乎都會有獨一的識別號,因此,在不可篡改的區塊鏈中,一一對應的票據與票號將成爲完全公開易得的數據。

同時,鑑於當今區塊鏈能夠成功的解決通證的“雙花”問題,而與此相類的一票多賣問題也自然能夠迎刃而解。票據驗真成本的降低,實質上也是對中小企業本身商業信用的提升。

四、智能合約解決信貸配給問題

融資機構的意願也是一個無法忽略的目標。

智能合約通過程序設定完成全自動化的融資,當企業和融資機構簽訂智能合約之後,只需要滿足觸發條件,則合約就得以自動執行。程序化地執行智能合約能夠豁免人在“趨利避害”心理所影響下的風險厭惡行爲,從而解決因主觀風險規避而造成的惜貸現象。

區塊鏈免除第三方信用擔保,促成直接融資

通過區塊鏈透明與不可篡改的特性,融資機構可以在不通過第三方金融中介的情況下直接對企業方實行風險評估,實現直接融資,繼而消除信息上的不對稱,降低機構方的風險擔憂與企業方的融資成本。

五、區塊鏈滲透貸前、貸中、貸後各個環節,全面防控借貸風險

融資借貸是一個多環節的流程,從貸前的風險評估、貸中的質押品監測,到貸後的質押物處理、單據監管等,都需要準確、安全、即時的數據流通與監控,而區塊鏈對於各個環節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例如貸中的質押物監管問題,在傳統的模式下中,物流倉儲常常遇到賬物不符、貨物丟失不能及時發現、貨權不清晰等問題。在區塊鏈的語境下,可以直接檢測記錄倉庫貨物裝卸的最底層數據,並且上鍊存儲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有效,由此可以實現融資機構對質押品的有效監管。

而如果貸後流程中發現企業方無法償還貸款,需要對質押品進行處理的話,也可以通過將這些資產的權證電子化、數字化之後上鍊進行交易流通,利於貸款機構將其快速變現來減少或抵償壞賬損失。

結語

總的來說,憑藉全透明、不可篡改、無需受信任的第三方擔保等先天性的優異屬性,區塊鏈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上卓有成效。

但考慮到企業融資行爲是一個包括風險把控、實物質押、權證流轉等等的複雜流程,僅僅風險把控一項,就需要調用包括工商、稅務等政府部門的數據作爲風險評估的理論支撐,因此,在融資領域,僅僅依靠企業進行區塊鏈的推動和賦能,其實並不足夠。

參考資料:

1. 《2018區塊鏈趨勢報告》,達瓴智庫,2018;

2. 《2019區塊鏈趨勢報告|達瓴首次公佈產業區塊鏈估值模型》,達瓴智庫,2019;

3.《去中心化金融概念史》, 比特幣新聞資訊網, https://www.wwsww.cn/btbwhy/2026.html

4. 《區塊鏈技術助力中小企業融資》,陳詩、李晨露、趙旺、祝子麗, 中國商論,2019(10)59-60;

5. 《運用區塊鏈技術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分析》,陸珉峯、張歡; 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6):07-11;

6.《深度揭祕“螞蟻雙鏈通”》, 雲棲技術社區,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691420?utm_content=g_1000043203

7. 《螞蟻金服完成首單區塊鏈貸款業務,區塊鏈能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嗎?》,昕楠;星球日報, https://www.odaily.com/post/5139484

8.《全國首筆區塊鏈無抵押貸款發放金融壹賬通助力“廣東中小融平臺”建設》,金色財經;

9.《如何理解DeFi銀行Compound》,藍狐筆記. https://www.tuoluocaijing.cn/article/detail-78480.html

10.《抵押數字貨幣借貸,這種DeFi模式,真的能革傳統金融的命?》,一本區塊鏈, https://www.bishijie.com/shendu/60130.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