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邪不压正》今天上映了,作为姜文一个不大忠实的拥趸,小编我自然是赶了首场,在这儿也不卖关子,电影实在是让人失望。上映首日,豆瓣评分从8.2一路掉到7.2,每小时掉0.1。恐怕最后顶多6.5。

本来在经历了《让子弹飞》的精彩和《一步之遥》的挫败之后,我以为姜文这部电影应该又可以好看一些,至少不会让大家失望。不过事实上《邪不压正》这部电影,都不要去谈什么思想内涵,在影片本身上就不过关。

姜文

我知道,从现在开始起后几天,网络上会流传各种关于《邪不压正》这部电影各式各样的花式解读。这些影评要么出于文艺或扯淡,要么去解读一些影片电影中的历史桥段、人物典故。但是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对一部电影来说,都是一些细枝末节。充其量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问题是《邪不压正》这个锦,导演姜文就没有把它织好。

姜文《邪不压正》

从电影院出来,就听见大家在叨咕,又没有看懂。其实为什么没有看懂?就是因为没有看清姜文,本来想在《邪不压正》这部电影中埋下的一条主线。而之所以大家注意不到,并不是姜文这条主线埋的深、埋的艰涩,而是因为姜文没有把这个故事讲好,没有把这个影片拍好。

这个主线是什么?就是彭于晏的复仇线。更准确的说,是彭于晏如何在成长中克服了自己的心病,摆脱了纠缠自己15年的恐惧,完成了自己的复仇,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廖凡、彭于晏

有人一定会说,彭于晏恐惧吗?是的,问题就在这里。彭于晏本来是应该恐惧的。但是从一开始,我们看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勇者无畏、大大呵呵的愣头青形象。这本来是应该是他的面具,在这个面具之下,是其对于15年前那几颗子弹深深的恐惧,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自卑自责,日后面对仇敌,自己到底可以勇往直前,还是再一次畏缩退惧的忧虑。

《邪不压正》姜文、周韵、廖凡、彭于晏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影从中后段开始,彭于晏本来有数次报仇的机会,但一直都没有下手。自己给出的解释是,想让廖凡和根本一起死。但这只是为自己逃避行动找的借口。而在其美国养父丧命之后,又顺从于姜文的要求躲在钟楼之上。

虽然姜文给他的理由,看起来堂而皇之:“不能引发战争”。但事实上,战争已经由发动,彭于晏却仍然毫无动作。这才引出了周韵对于整部电影的所谓重要作用:她剥出彭于晏放浪形骸之下的那个胆小鬼,她戳穿了彭于晏心中埋藏的恐惧。最后用那几颗子弹,让他破除了心病。

彭于晏

在姜文本来的剧本之中,彭于晏应该对当年自己是否真的躲过了那几颗子弹,甚至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乃至自己的回忆,都是有怀疑的。他怀疑自己躲过子弹是不是幻觉,是不是为自己的胆小鬼伤痛,编造了一个虚假的记忆。于是才有周韵对他连开数枪后,那句没头没脑的“你是真能躲过子弹,那不是幻觉”。

彭于晏

彭于晏最后与廖凡的决战之中,用枪顶着廖凡的头问他,“你害不害怕”,其实这是彭于晏这个角色的恐惧来源。被枪被人用枪顶着头,所带来的恐惧,是他一生的心病。

廖凡、彭于晏、姜文

他在周韵的帮助下治好这个心病。而周韵在影片末尾,坦承恐惧也是自己的心病,并吐露打出的子弹都是假的,都是空包弹。这就让整个影片,扣回到了主题: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惧。

但问题就是,彭于晏在整个过程中,真的是没有表现出什么恐惧。所以当观众再看到他克服恐惧的几场戏,只会感到莫名其妙:他恐惧过吗?他知道恐惧吗?他不是一开始,就硬往仇人身边凑吗?他躲子弹不是躲得挺溜的吗?周韵还犯得着拿枪去打他吗?

《邪不压正》廖凡、彭于晏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主线又有什么意思吗?本来是可以有的。如果姜文拍得好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恐惧,都有自己的心病。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而再再而三地退缩。

如果能展现出彭于晏在恐惧和复仇之间的踌躇与犹豫,是可以让观众感同身受。联想起自己,生活中是如何因为恐惧与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放弃自己的理想,一再的逃避退让,最终对生活妥协,只剩下苟且。

廖凡

而当最后周韵向彭于晏连开数枪,帮他突破了自己的心魔,克服了自己的恐惧,本该是影片真正的高潮。是最能激动人心,令人振奋的重头戏。但如上文所叙,前面整场彭于晏的表演和姜文的执导,让这场戏完全没有铺垫,当然谈不上什么情感共鸣。

你看懂了这条主线,就会看懂《邪不压正》整个电影的脉络。至于其他所谓历史典故、人物噱头等等,真的是只在电影本身拍好的情况下,才有存在和探讨的意义。

《邪不压正》主创

有人说《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最好的电影,因为其中有深奥思想。这个东西有没有意义,因人而异;《一步之遥》也有人说最好,认为这是姜文放飞自我,发自内心的杰作。姜文的自我放飞与否,到底与我们有多大的干系,这个也是仁者见仁。

《邪不压正》彭于晏

但是《邪不压正》,确实是作为导演的姜文自己给拍砸了。这里并不是说,他想表达的思想和意义多么深邃、多么难以理解或不被认同,而是他根本就没有把自己想拍的东西拍出来。主线表达不成功,场面节奏又无吸引眼球之处。

这已经不是思想与大众对接的问题,而是姜文导演水平所致。不得不说,姜文作为一个导演,他已经江郎才尽。才尽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姜文这几年脱离生活严重。以后还有没有希望把才华攒回来?要看他还能不能潜下心 。《邪不压正》这部影片的票房,在我看很难到15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