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画笔下的桂花。

  季候

  秋女(高校行政)

  入秋,怒刷存在感的,是桂花。

  桂花极不起眼,只有米粒大小,得凑近了才看得清楚,但无数朵小花挤挤挨挨地集攒在一起,发散出来的香气却极具冲击力。一到盛开期,满城都弥漫着桂花甜润的芬芳,它的香气很奇妙,其它花儿的香气只能刺激你的嗅觉,而桂花呢,还能激活你的味觉,这或许是一种条件反射,在遍植桂树的江南,自古就有桂花入馔之俗。

  对于很多传统甜品,桂花绝对是点睛之物。装盘的最后一刻撒上一小撮桂花,才算完美,顿时,格调提升了好几个level(层次)!

  所以,但凡拥有独立小院的江南人家,必得在院中植上几棵桂树,方觉圆满。每年秋天,有友来访,一踏进小院,先深吸几口气,然后满足艳羡又满心妒忌地轻叹一口气:“真香!”

  桂花开得最盛的时候,挑个日子,起得绝早,在桂树底下铺上一块大桌布,趁花上还沾满露水,打桂花。这打桂花,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是时辰的选择,清晨,越早越好,越早露水越重,花也越重,容易打下来,到了九十点钟,太阳升得老高,露水都干了,花变得轻飘飘的,就不容易打下来了。还有这说是打,实则是敲,拿根长竹竿敲打树干,敲干震花,树下就纷纷扬扬地下起桂花雨来,桌布上很快铺起一层金黄的桂花。

  打下的桂花,挑去杂质花梗,晾个半干,先用梅卤(加青梅的浓盐水)腌上半个月,去苦去涩,再冲洗沥干,一层桂花一层白糖腌好,就成糖桂花了。做好后一瓶瓶摆放整齐,透过玻璃可以看到金红的桂花,雪白的白糖,红白相间,分外诱人。

  有了这么多瓶糖桂花压橱柜,主妇心里就底气十足了。

  家里临时来了客人,煮上一碗藕粉羹先垫垫饥,浅粉色的藕粉羹虽说清淡风雅,但总归感觉有点单薄怠慢,舀上一小勺糖桂花,那就是桂花藕粉羹了,顿时,馥郁芬芳,色香味俱全。

  元宵节,吃汤圆,水磨粉做皮,细腻绵柔,馅心用的是麻心猪油,香浓丰腴,但这馅心必要用糖桂花来拌,这只汤圆才有了灵魂。

  秋天,最浓墨重彩的一道甜点,还属桂花糖藕。挑几节胖乎乎的粉藕,切掉顶部,泡胀的糯米极耐心地塞满藕孔,再将藕盖用牙签封住藕节,加冰糖小火慢炖,直炖得藕节粉糯,糯米黏糯,熬化的冰糖金红缠绵,切片装盘,临上桌前撒上一撮桂花干,藕的清香、糯米的米香、糖浆的浓香,与桂花的甜香交缠在一起,夹起一片,藕断丝连缠缠绵绵,咬上一口,软糯香甜,这个秋天,算是没白过了。

  当然,这个时节,最风雅的事,莫过于挑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去杭州满觉陇赏桂喝茶了,毕竟满觉陇的桂花,是郁达夫盖过章的。

  多年前的一个秋夜,一帮好友夜游西湖,从断桥一直走到满觉陇,有位女友说晚饭没吃,饿得不行,就寻了户农家,在遍植桂树的院子里坐下。女友看起来清秀文弱,吃得却是极豪放,一坐下,就喊主人来个土鸡煲。

  清风朗月,桂子飘香,桌上却是一煲硕大无朋的土鸡,我们皆笑她太俗。这时候,最应景的难道不是该来杯桂花茶吗?

  女友却说,要什么桂花茶,看这白水一杯,秋风拂过,花落满杯,不就是一杯新鲜上好的桂花茶!好友在侧,鸡翅在手,如此良宵,还能比这更风雅一点吗?

  一想,也是,大俗即是大雅。人生有友有肉,有桂花香暗飘过,还有何求?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