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戈

  摘要:除了影視劇中無所不在的斯登衝鋒槍,美國的M3衝鋒槍就能算得上是出鏡率第二的,和斯登一樣,M3也是在各種戰爭影視劇中的穿越神器。

  圖1:戰爭影視劇中的穿越神器M3衝鋒槍

  除了斯登式衝鋒槍在影視劇中無所不在以外,出鏡率排第二位的應該就是美國的M3衝鋒槍了。鋪天蓋地的抗日神劇中,不僅《葉挺將軍》中的葉挺在皖南事變中使用過M3,《亮劍》中的日本鬼子也在使用M3,甚至在《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表現的四一二政變時的國民黨軍隊也使用M3。電視劇作爲泡沫藝術,爲欺騙與迎合低層次欣賞水平的觀衆,關公戰秦瓊到了如此地步,見怪不怪也就算了,可在不是隻爲了賺一把票房就拉倒,而是要長時間矗立的楊靖宇、張自忠等抗日英雄相關的雕塑中,也出現M3,這就讓人不好接受了。

  圖2:《葉挺將軍》劇照。1941年初皖南事變中出現的1942年末誕生於美國的M3衝鋒槍

  美製M3衝鋒槍,在抗戰初期還沒有誕生,在楊靖宇、張自忠犧牲時也還沒有誕生,在八年抗戰中,也還沒能輸入到中國來呢。

  和英國人長期看不起衝鋒槍的貴族習慣不同,美國很早就出現了衝鋒槍。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落下帷幕不久,他們就研發生產了湯姆遜衝鋒槍。第二次世界大戰暴發後,美國還沒有參戰前就曾向英、蘇等國出口過。珍珠港事變後,美國參戰,湯姆遜衝鋒槍開始大量裝備美軍。但湯姆遜衝鋒槍的生產工藝比較複雜,成本也高,畢竟太不適合戰時生產了,而這時的德國已經有了性能更先進的MP38與MP40衝鋒槍,同盟國陣營中的英國後來居上,也很快就有了同樣屬於第二代的斯登衝鋒槍,於是美國人也開始往衝鋒槍的發展道路上奮起直追,到了1942年聖誕節,屬於第二代的M3衝鋒槍誕生了。這時,已經是皖南事變後的第二年,是楊靖宇、張自忠犧牲後的第三年,距離1927年的四一二政變更是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五年。

  M3衝鋒槍的外形設計參考了斯登衝鋒槍,機匣是簡單的圓筒形,前面接有外露的槍管,因爲其形狀與當時一種加油的工具相似,因此被士兵們俗稱爲“注油槍”。口徑11.43毫米,使用11.43毫米柯爾特手槍彈,但只要稍加改造,也可以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因爲大量採用衝壓件,生產成本得以大大降低,更適合戰時大批量生產。1944年底,改良版的M3A1衝鋒槍又接踵而生,構造更簡單、更合理。

  圖3:1942年底誕生的M3衝鋒槍

  按理說,既然有了體型短小、製造簡單、成本低廉而且火力也足夠的M3衝鋒槍,就該取代工藝複雜成本昂貴而且又笨又重的湯姆遜衝鋒槍了,但不知爲什麼,既便在M3衝鋒槍問世之後,美國人生產與裝備的湯姆遜衝鋒槍數量卻仍然遠遠多於M3衝鋒槍,一直到二戰結束前,都是如此,這就讓人很是不解。

  中國遠征軍的一部分緬甸作戰失敗後撤退到印度成爲駐印軍後,開始接收美援武器裝備,美式衝鋒槍就從這時起批量進入中國軍隊。印緬公路建成後,更多的國民黨軍得到了美式衝鋒槍。當時的美械部隊,每個步兵連有衝鋒槍18支,炮兵、通信兵、偵察、警衛分隊等更是大量配備衝鋒槍。但同樣不好理解的是,這些由美國進口的衝鋒槍是清一色的湯姆遜,並沒有M3。從當年的歷史文獻中,沒有任何檔案與回憶文章提到過美械部隊裝備過M3衝鋒槍,從大量駐印軍、遠征軍的照片檔案中,也從未見到過M3衝鋒槍的影子。

  M3衝鋒槍大量裝備國軍,要到解放戰爭時期。其來源有兩個,其一是美援。美國在二戰結束後,曾將大量的戰爭剩餘物資提供給國軍,這其中就包括M3衝鋒槍。但這批美援M3衝鋒槍到中國的時間應該不會很早。有一份數據也許能夠說明這個猜測,於1947年覆滅於孟良崮的國軍美械主力整編74師,解放軍繳獲的清單中,有湯姆遜衝鋒槍1210支,斯登式衝鋒槍1272支,而M3衝鋒槍卻一支也沒有。

  其二是中國的仿製。1947年,位於瀋陽的國府90兵工廠仿製M3A1衝鋒槍成功,命名爲民36年式11毫米衝鋒槍。次年,又有9毫米版本的M3A1衝鋒槍問世,命名爲民37年式9毫米衝鋒槍。但90廠批量生產這兩種衝鋒槍已經是1948年,到這年年底,東北全境便已解放,所以產量總共只有3200支。

  M3衝鋒槍在解放戰爭時的裝備量不如斯登式多,但爲數仍很可觀。解放軍的繳獲也很大。建國以後,其作爲戰爭剩餘物資裝備民兵的也不少,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民兵手中仍然有大量的M3衝鋒槍。

  圖4:配有30發彈匣的M3衝鋒槍

  八路軍、紅軍用上M3衝鋒槍肯定是穿越,用到侵華的日本鬼子手中,也是嚴重不符合歷史的。爲什麼呢?第一,是日本鬼子沒有使用衝鋒槍的習慣。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因而也是一個特別注重節約的國家,衝鋒槍的子彈消耗量大,爲了節約起見,因而日軍基本不用衝鋒槍;日本鬼子講究精確射擊,衝鋒槍的射擊精度遠不如三八大蓋,受其一貫的戰術思想束縛,因而日軍不喜歡用衝鋒槍。

  圖5:《亮劍》中山本特種部隊裝備的就是M3

  第二,即便日本鬼子想用M3,也是不可能。M3衝鋒槍是在美軍參戰後的二戰後期纔開始生產的,而且產量並不大,連美國的同盟軍也還沒有,自然絕對不會賣給對手日本人。那會不會是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繳獲了美軍的M3,又轉用於華北戰場的呢?呵呵!那是做夢。到M3開始裝備美軍的時候,日軍在太平洋戰上就是連戰皆北,往往是全軍覆沒,在這樣的大勢之下,他們能有怎樣的繳獲?又有多大的可能再將繳獲的M3轉用到中國的華北戰場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