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別人家的公司!華創陽安再推股權激勵,出資數億回購股份,兩名董事投反對票,究竟爲何?

券商中國

在互聯網公司碼農享受靈活的股權紅利之時,金融企業的激勵也逐漸迎頭趕上。

成功完成首期員工計劃僅半月後,10月9日晚間,華創陽安再次推出回購公司股份方案。根據回購公告,此次華創陽安回購最近將在3億元-6億元之間,回購價格不超過15.26元/股,回購股份仍將用於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計劃。

在回購計劃出爐後,10月10日華創陽安早盤股價迅速翻紅,一度漲幅超過5%。截至收盤,華創陽安收漲2.82%。

不過,對於華創陽安推動股權激勵的計劃,兩名來自新希望的董事再次投出反對票,認爲激勵計劃過於頻繁,激勵效果有限。從近年來兩名董事多次投出反對/棄權票的情形來看,雙方對於公司經營發展思路仍在磨合當中。

  華創陽安再推回購計劃

在首期員工持股計劃順利落地後,華創陽安在員工激勵方面再次加碼。

10月9日晚間,華創陽安發佈關於回購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擬回購資金總額爲3-6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15.26元/股。如按照上限金額、最高回購價格計算,預計華創陽安此次可回購股份3931.85萬股,佔目前已發行總股本比例的2.26%。

在回購的資金來源方面,華創陽安稱爲公司自有資金、發行優先股或者公司債券的募集資金/金融機構借款等。截至2019年6月30日,華創陽安總資產426.38億元,貨幣資金12.01億元(扣除代理買賣證券款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爲150.43億元。按6億元的上限計算,回購資金佔總資產的1.41%,淨資產的3.99%。

華創陽安表示,根據公司目前經營情況及未來發展規劃,公司認爲使用不超過6億元實施股份回購,且回購資金將在回購期內逐次支付,並非一次性支付,不會對公司經營活動、財務狀況及未來重大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對於二級市場而言,無論是股東增持還是上市公司回購,均是重要利好消息。10月10日早盤,華創陽安股價迅速翻紅,一度漲幅超過5%,領跑券商股

  激勵措施持續落地

回購股份所做何用?當然是繼續用於激勵員工。

華創陽安表示,此次回購股份是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判斷,爲了進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長效激勵機制,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團隊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使各方更緊密地合力推進公司長遠發展,本次回購股份擬用於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計劃等。

早在2018年6月,華創陽安(彼時爲寶碩股份)推出回購股份預案,並陸續進行多次調整。根據回購方案,其擬使用5億元以不超過15.26元/股的價格回購股份。在今年7月3日,相關股份回購實施完畢,足額使用5億元回購4914.24萬股。

伴隨着股份回購的進行,華創陽安的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也在今年9月17日順利落地。根據此前方案,該員工持股計劃規模爲4億元,通過華創證券設立的3個資管計劃進行。華創陽安稱,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目的在於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吸引和保留優秀人才,保障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而從員工參與情況來看,華創陽安首期員工持股計劃可算是“雨露均霑”,除公司7名高管紛紛解囊外,公司共有973名員工參與,合計認購3.811億元,認購份額佔比高達95%。根據2018年年報,華創陽安在職員工數量共有2577人,此次員工持股計劃惠及四成員工。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華創陽安的重要子公司,截至2018年底,華創證券共有在崗員工1949人,佔比超過3/4。也即,在華創陽安陸續推出員工持股計劃之際,仍有大量的華創證券員工將受益。

長期以來,囿於大量國企的存在及證券從業人員持股的限制,成功實現員工股權激勵的證券公司並不多。早在2015年,華創證券開行業之先河,公司核心員工及經營管理層143人通過設立員工持股平臺的方式對公司增資。華創證券2015年年報顯示,在增資完成後,華創證券內部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作爲有限合夥人通過員工持股平臺持有股權1122萬元。

而在華創證券借路寶碩股份曲線上市之後,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更爲規範透明。在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完成後,此次華創證券再推股份回購用於員工激勵,實在令人“羨慕嫉妒恨”。

兩名新希望董事再投反對票

上月,華創陽安擬收購華創證券剩餘少數股權,將華創證券100%股權攬入囊中。彼時,來自新希望的兩名董事李建雄、張明貴和來自貴州茅臺的董事餘思明投出棄權票。上交所更是爲此發出問詢函,要求華創陽安對董事質疑事項做出說明。

類似地,在此次華創陽安回購股份的董事會決議中,新希望兩名董事再次一致投出棄權票,對回購持反對態度。其反對理由爲:本次回購的資金將會佔用上市公司經營性現金流,且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剛於2019年9月17日全部實施完畢,現擬再次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過於頻繁,激勵效果有限。

不過,由於華創陽安董事會共有董事9人,在7:2的投票結果之下,回購方案仍獲得了董事會決議通過,無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早在2016年,華創證券“類借殼”寶碩股份,成爲寶碩股份的子公司併成功登陸A股市場。在重組完成後,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通過新希望化工、南方希望和北碩投資合計控制華創陽安近20%股份,成爲華創陽安的實際控制人。

不過,在重組後,來自新希望的兩名董事對華創陽安(寶碩股份)的各項議案多投出反對/棄權票,雙方在公司發展思路上仍有待磨合。

2018年6月,回購公司股份預案

反對理由:公司資金有限,該方案對公司經營和業績無實質性意義,應切實把精力和資金放在經營和業績改善上。

2018年11月,變更公司註冊地址至北京市西城區、修訂《公司章程》

反對理由:爲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保定是核心區位,不建議遷移。

2019年3月,員工持股計劃議案

反對理由:推出員工持股計劃需要共同實現的經營目標不夠清晰和明確,計劃內容需更詳實。

2019年9月,收購華創證券少數股東股權

棄權理由:嚴重虛增估值金額,缺乏合理性;評估報告採用市淨率偏高,收購價格偏高,有失公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