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爲壯觀者,還在於天公作美,天雲變換,層出不窮,體恤遊子心,施恩聖人意,詔書祖宗情,一路順風順水,穿王村,三村,安樂,莫耳,莪子而過穆寨,灑脫行來,晴川歷歷,村花香香,又曲裏拐彎,如舟行花海,景緻遠近高低各不同,卻皆錦色奔來眼底,留影自拍不足,而人少處,一帶筆直,標誌導視牌渾全,直通餘之故里土天堂,大呼過癮。2009年至今,作品相繼獲全國孫犁散文獎、全國冰心散文獎、全國魯藜詩歌獎、全國絲路散文獎、中國報人散文獎、陝西柳青文學獎等中省市大獎50餘項。

| 第1219期|

四月還鄉

文/範超

四月裏風清氣朗,正是天時地利人和之時。晨起見新陽霍霍騰出,普照對面樓上,我於是喜出望外,呼叫父母妻兒和妹妹一家抓緊收拾,驅車回鄉一轉。各口皆是出城者,綿綿不絕,稍安勿躁後有序放行,風清揚。

站口免費,亭坐一女,疑爲舊居鄰家小妹。至鎮,見人如潮湧,詢,是否有集,應是,父母掐指,三七十,正是陰曆十七,撞日。即繞行前路至市邊,買伴手禮若干。越鎮西行,打眼一望無垠,果乃各村間大道通衢,讓路人喜形於色。且說如何是好?又怎一個好字了得?其道大光,坦蕩如砥,父母直嘆頻贊,自泥水路至水泥路,七十年來,屢次走過,常嘆行路難,幾成心結,孰料今朝大好特好最好。我開車深有體會,坑窪杳無,晴不飛一身土,雨不蹭兩腳泥,對面身後來車,不似往日慌張亂鳴笛,各行其道,互不干擾,而村人更是見識見長,雖有局辦標牌指導,自覺護路,蔚然成風,村容村貌齊整,出行小心避讓,全不似過去人路不分,公私衛生齊污也。衆人不再窩爺,直呼窩耶,喜望沃野,真一派心花怒放也。

更爲壯觀者,還在於天公作美,天雲變換,層出不窮,體恤遊子心,施恩聖人意,詔書祖宗情,一路順風順水,穿王村,三村,安樂,莫耳,莪子而過穆寨,灑脫行來,晴川歷歷,村花香香,又曲裏拐彎,如舟行花海,景緻遠近高低各不同,卻皆錦色奔來眼底,留影自拍不足,而人少處,一帶筆直,標誌導視牌渾全,直通餘之故里土天堂,大呼過癮。同車人一路上交口稱譽,感慨萬千,興嘆由內外交困而至內外兼修,坐如清風,行似劍影,真屬大功德也。再觀各種果樹花漫連天雲,如被擊驚豔一槍,當下奇至無一語描之。

至石村家門,鄉親正羣聚陽光下,起身喜迎,我看錶盤,共計不足半小時,遂笑呼,今歸不再是不速之客了。親笑答,知你們要回,一早天眼開,天道通,果真是給爺燒了高香啊!天道人道共融,地利人和互諧,正爲大快人心事也向陽門第坐下,正好曬暖。父兩日來戴一小帽,上標“中國散文學會”紅字,乃我早年開會所贈。今日應景,正符合老人散淡神態和心性。父稱一早去買油茶,有閒者一二跟隨圍觀,訥訥有聲,父笑不語。此刻陽光照映的渾身通泰,他遂就片紙,與鄉黨說罷年來村中新變化後,即興賦詩《初走新道》(範志承)一首:

結隊白雲藍天遊,花擁簇,柳拂絮,行人魂醉,競相祭掃墓。千年泥路今作古,遂告慰,諸先祖。

誰持銀練當空舞,穿村戶,農家酷,禮讓興乾,達秦陵唐都,菜蔬果糧通天衢,安阜兮,平安富。

衆皆鼓掌稱好。藍天白雲間,正有一飛機轟鳴而過。

姨媽自診所打吊針歸來,姊妹仨同敘。她稱日前忽地眩暈,舊疾難除根,又添新毛病,周身苦不堪言,日漸垮脫,使不得也,使不得也。又嘆雨多亦不好,梨桃花早,粉碎泡湯,難以坐果,又嘆果坐又如何,前村積壓,無奈終了賤賣餵食豬狗也。又伸手看其長指甲,於今慢長,自行開叉,小心維護,總怕掰扯。不留不行,指肚疼痛難忍。留之何用?適時掐花,只憂樹枝垂重,要將不好之花擇去也。種花果收益不多,不種又無,權且聽其自然罷。

衆一時無語。我轉看小外甥瘋跑。萍妹跟後追。小兒於城中圈養久矣,於此廣闊天地,盡情釋放天性,前出後進,大呼小叫,與吾兒牽手互動,哥弟倆好一通玩耍,直至臉頰通紅,額顱細汗密佈,不願稍息,亦不允別人暫停,衆觀之爭論皆粲,笑贊快活出脫,機靈贏人呵!

如此至正午時,粗茶過,淡飯出,先爲吾鄉常食之澆湯麪,起初味淡,原是醋不正經,再調方好!置飯於太陽下石桌上,飯香湯汪,此花樣年華是否可稱爲“陽春麪”乎?笑,自拍對面虔敬情態,呼呼喫完。又有一衆最愛之大鍋攪團做好了,剛纔我持長擀杖攪了177攪,此刻面相光滑耀人,辣紅菜綠面白,端一碗敬在陽光下,萬物被誘,光輝德澤,遂大快朵頤,吸溜淨盡,仍口涎四溢,餘味竄於花林間,惹花紛紛扭頭來探。

中有奇異須記:盛面之塑料洋瓷碗泛黃,擱金燦燦陽光下,蜜蜂競撲來,粘貼於碗沿,半天不走。至清醒離去時,奢留花香伴調春宴。飯香引蜂來,此情景頗爲罕見矣,卻獨爲餘一觀,大福呀呵。再端一素瓷布碗,其上正有一福字聯:知福福常在,隨緣緣自來。

飯後復坐飲粗茶,姨稱西鄰地幹,機井澆水,踏泥施肥,困累至極剛罷,天雨刷刷,悔不當初。而自家果地較遠,水溉不去,正看天徒喚,望地空嘆,孰料長空雷過雨來,盡舒愁眉綻歡顏,直省下四五百現大洋啊哈!我聽之,不知是喜是憂,常感春雨如油貴,到此眼見爲實,遂擊節感慨,世間唯有農桑苦,千古粒粒皆辛苦,於今亦然也!

茶後消食,出村一轉。西門店、站背後一帶,爲古絲綢之驛路,春風徐徐,梨花處處。麥苗已起身,秀秀間恰可藏兔。七分地裏,套種菜蔬正茂,表弟騎車過來,相喚同去,兜率而歸,衝門道里攤開,姐妹們圍坐,上手細擇,把把歸置停當。門口堆柴,廣進財源,幾片青瓦豎立,護一叢月季。小菜園裏正張青,蔥亦起臺,頭頂帽中,時有啪噠結籽。

七分地裏韭多,爲深綠寬葉,而隔壁廢園裏所種韭菜,則爲嫩黃細葉,兩廂對比,細鮮自見。園中無人居住,草亦未蔓延,有核桃五枚,石榴二,柿子一,餘便爲春韭橫生,夜雨剛過一茬新,日中不剪,此刻正值。想那晝眠少師乍起,腹中飢餓,當順路送他一叢,先生興起,麥光鋪案,執筆示謝一幅韭花帖,亦有可能呵?東坡已呈寒食帖,此之二寶爲餘珍惜,正是韭之久久也。院角堆沙礫,小兒蹲上,揀米石六七粒藏之。

西園雅集罷,從後門出去看梨花,登時驚詫。此花偎集雪塢,香濃瓊葩,素稠如嗨。其地處爲一方土壕,咦嘻,非今之俗稱土豪也。個個如靜淑女,微笑相迎,白錦天真,素質爛漫,肅然風度,冰雪肌膚香韻細,我和孩子們喜悅不已,隨斜坡溜下,直與花零距離親近,寂寞遊人寒食後,夜來風雨送梨花,但觀豔靜如月,香寒推送,守潔白之想,遵天地之期,闃無桃妖杏淡,不染塵俗世氛,豐潤綻放,寧靜海涵。我見之甚契心性,留戀不願離。待喚而上土臺,屢次出滑,兒笑,梨花亦倩笑,再回望,梨花帶淚,玉容孤獨,不忍卒視,心裏便唯願寂寞空庭春欲晚,雨打黃昏深掩扉,梨花滿地不開門。門後正有一雙兒女,手捧一詩一畫小讀:梨花落後清明、做天莫做四月天、積雨俄經月、新晴始見春、天初暖日初長好風光、萬匯此時皆得意,競芬芳——歌呼從稚子,其聲朗朗,挑簾欲問,卻都羞澀別過臉去,其母憂愁以告:總愛看書,夜來枕邊常放四五本以就檯燈,常催不熄,奈何成績不上?詢之梨花不知,一片落過“耕”字間。

歸過黃村一帶,此處農家樂開張迎客在即,紅火嘈雜可度。卻陡見道旁大肆砍伐梨樹,一時枝幹委頓,花葉狼藉,婆孫嘆:早知要拓寬,何不趁花未開?前未及斫處,尚有農婦或施藥或授粉。明日事難言說,但花期不可錯過,知不可而爲之,如此更添悽美?此情揪心,多日難祛,且如此一抒釋然~

作者簡介

範超,陝西禮泉人,1975年生。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全國青聯委員,中國作協會員。在省級報社工作十年,曾獲中國晚報新聞獎等50餘項;不遺餘力的挖掘、梳理和推介陝西文化,採編稿件獲得國家級金獎和省委宣傳部通報表彰。先後出版《範超散文》等專著20餘本。主編或參編《詩韻長安》《陝西文化產業發展研究》等專著近50本。2009年至今,作品相繼獲全國孫犁散文獎、全國冰心散文獎、全國魯藜詩歌獎、全國絲路散文獎、中國報人散文獎、陝西柳青文學獎等中省市大獎50餘項;個人獲評第七屆全國青年作家大會代表,第十三屆陝西省青年五四獎章,陝西省首批青年文藝家,陝西省首批“百優”青年文藝家、陝西省和西安市簽約作家,西安市“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等40餘項。即將出版《我們在大地上只過一生》等。現供職於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

編輯︱趙曉萍 審稿︱陳登科

【壯美昭陵】“最美鄉愁看禮泉”遊記散文大賽徵文啓示

陝西省禮泉縣,是一處人傑地靈,風光奇異的地方。這裏有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園-唐昭陵;有西北最大的黃土斷裂人工湖泊-泔河;有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涇河大峽谷;有新時代農村發展的風向標“關中風情袁家村”;有中國書法碑林的昭陵博物館;有萬畝杏花、桃花、梨花、蘋果花的花海;有一眼望不到頭的水果……禮泉的美,需要用你的眼去審視,用你的心去體驗,用你的筆去描繪!

3.每位參賽者只能限投一篇原創文。

1.郵箱投稿:參賽作品以word文檔附件形式發至電子郵箱,字體爲三號楷體。:[email protected],謝絕紙質來稿。郵件主題爲:徵文大賽+作品名+作者姓名,在參賽稿後註明作者簡介、真實姓名、照片、通訊地址、聯繫電話等,不參賽的請註明。

1.稿件要求原創、首發、嚴禁抄襲;投稿署名應爲合法著作權人,嚴禁署名有搭車行爲。來搞一經刊發,視爲作者已將作品如下權利轉讓本組委會。

2.對於1中的須知,如果發生相關爭議或侵權,由參賽者自行解決和承擔法律責任。主辦方由此承擔任何責任的,有權向參賽者進行全額追償。

3.本次徵文不收參賽費,所有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

4.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

5.聯繫人:趙曉萍13468916590(僅接受微信諮詢,備註請註明“徵文大賽”諮詢)。

壯美昭陵》原創文化藝術微刊

作品要求原創,未經網絡平臺發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