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没健康,一切都泡汤!

“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

长夏是指夏季最后一个月份,气候炎热,雨水增多,天气下迫,地气上腾,湿为热蒸,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

人体的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故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

一、为什么长夏养脾?

其一,脾位于人体中部,按中医学所划分的季节,长夏正是一年之中,将人与自然相配时脾正好与长夏相配,故有“脾是长夏”之说。

其二,夏天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才能不断地从食物吸收营养维持人体的健康。

其三,夏天人们大量食冷饮和瓜果,而生冷食品易损伤脾肾,造成“脾失健运”,因而注意养脾十分重要。

其四,有很多人容易在夏天出现“疰夏”,表现为不思饮食、乏力、没有精神,而通过养脾则往往达到开胃增食,精神振作的效果。

二、脾胃不好如何自测?

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就能看出脾胃问题,可对照下面自查:

1、脸色是否发黄

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脸色就会逐渐变成“萎黄”,即脸颊发黄、消瘦枯萎,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营养造成的。

2、鼻头是否暗淡

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

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3、口唇是否无血色、干燥

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脱皮、无血色,就说明脾胃不好。

4、睡觉时是否流口水

一个人的脾气充足,涎液才能正常传输,帮助我们吞咽和消化,也会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不会溢出。

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听话了,睡觉时会流口水。如果经常不自觉流口水,可从健脾入手,进行调理。

5、是否常常便秘或腹泻

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容易产生功能性便秘和腹泻。

6睡眠是否不好

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7精神状态是否不佳

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相反,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得到滋养,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三、补脾与祛湿是什么关系?

《中医大辞典》云:“长夏,农历六月”,此时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天气最为炎热,但同时降水偏多,湿度较大,故“湿”是长夏时节突出的特点。章虚谷言:“湿土之气,同气相求”,外湿好犯脾,内湿易困脾,水湿困脾,脾失健运,又生内湿,终始循环。

四、五大信号表示你的湿气重

信号一 舌苔厚腻

假如您哪一天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舌苔非常厚或者舌体胖大,并且舌头边缘还伴有非常明显的齿痕的话,那就证明您体内的湿气太重了,应该及时的调理过来。

如果还伴有面色晦暗且发黄,早晨起床时眼皮浮肿,或眼袋明显,这些信号说明体内的湿气较重。

信号二 大便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是软硬适中的条形,如果大便像熟得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这也说明你的体内有湿,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信号三 食欲差

如果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还有隐隐的恶心感。这种现象也是脾胃功能较弱、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

信号四 小腿肚发酸

假如您在早上起床后会突然感觉自己的小腿肚非常的酸痛,并且感觉很沉重的话,还有的人会发现最近的体重增加了不少的话,那证明您出现虚胖的现象,也是体内湿气重造成的。

信号五 精神状态差

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有头昏脑胀之感,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五、如何更好的长夏养脾

1:脾喜欢茯苓

茯苓健脾、祛湿、利水、消肿、安神

是长夏养脾的首选。

云南中药道地云苓,药材好、药才好。

2:脾喜欢黄色

黄色入脾,如小米、南瓜、黄豆、玉米、香蕉、木瓜等

3:脾喜欢甘草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四肢拘挛疼痛,缓解药物毒性。

4:脾喜欢铁皮石斛

石斛仙草,益胃生津。

用于胃阴不足,食少干呕,阴虚火旺。

对于长夏炎炎的伤津、食少都有很大帮助。

六、长夏时节养脾胃

云南中药超细粉选用道地的药材

低温粉碎的超细粉达到90%吸收率,小袋科学分装

为顾客长夏时节养脾胃提供便捷——养胃三宝

(铁皮石斛、甘草、茯苓)

来源云南中药

编辑/怡心 个人微信号 qingquyixin5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