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上班与不同楼层医生分开时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好运’而不是‘再见’。”“作为‘主力军’和‘特种兵’,临危受命,就必须履行职责,勇于担当。”我市第二批对口支援襄阳医疗队队员来自鞍钢总医院的杨辉医生,工作日记中梳理了近日的工作生活情况和感受,其中记录了出征的医者情怀、为人子女的慈孝和对襄阳美好明天的期待!

3月1日 襄阳

经过国家及当地政府严格的管控及会同当地襄阳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量在逐渐下降。终于有时间梳理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

曾经参加过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重症医务工作者深知,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重症人必将作为提高危重患者救治的主力军和降低患者病亡率的特种兵。一方有难,白衣有责,“我是老党员,我有抗震救灾的经验”主动请缨,再度出征,抗击疫情。

到临床工作后天天感觉自己像一个战士,每天(根本记不住今天是周几与日期),就是宿舍(宾馆),战场(医院)两地的来来往往。我在3楼工作,每次上班与不同楼层医生分开时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好运”而不再是“再见”。前线的医生护士这时便是战时的编制,血肉之躯便是武器,知识是射出的子弹,将病毒这个敌人消灭。

我有过忐忑,也有过不安,有对家人的思念,但更多的是付出后的收获、感动的泪水。国难当头,选择出征,无怨无悔,但最担心的是家里年迈的双方老人。报名及出征时一直嘱咐家人别让老人家知道,当妈妈从微信朋友圈儿中看到我到襄阳出征前剪发的照片,她哭着问我哥:他去湖北了呀,我哥想瞒着说你看错了,我妈说你看写的是杨辉的名字,然后哭着给我打电话让我一定注意身体。2月26日是我父亲的生日,每年这个时候全家人相聚祝老人家健康长寿,但今年我只是在电话中告诉老爸:我这一切都很好,家里人都多保重。害怕他们看朋友圈更伤感,特意没像其他人那样发生日快乐的祝福。

作为“主力军”和“特种兵”,临危受命,就必须履行职责,勇于担当。一位新冠肺炎疑似重症患者(既往有冠心病、支架及起搏器植入术后),住院期间突发意识障碍,口角歪斜,急诊CT示脑出血,病情由重症转为危重症, 我立即与当地医院主任共同会诊,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患者病情渐渐趋于稳定。就这样多位重症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患者在我和当地医院主任、医生共同救治下,患者呼吸道症状及影像指标好转时,心里和患者、家属一样兴奋高兴。

同时,这些天也一直感动着,当我们奔赴一线时,院领导及时给我们快递来防护服、N95口罩,手术衣。襄阳当地不分昼夜来来回回接送我们的医院司机(司机师傅还特意给我备了消毒过的用奶箱把手做的口罩耳托)、酒店的后勤保障人员、给大家理发的个体理发师、还有来自省前方指挥部的领导、鞍山的市领导、院领导和同事的关心。

2008年!2020年!间隔十二年,出征的城市:绵阳、襄阳,城市名称的第二字都是“阳”,相信襄阳古城人民在经历这场风雨后也会像绵阳人民一样生活充满阳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