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实说,我不是出生在那个物质贫乏时代的孩子,想象不出三合泥对于当时的孩子诱惑有多大,记得在网上看关于三合泥的一些文章时,有一位作者写自己小时候由爸爸牵着拐过无数漫长的小巷,去寻找三合泥的摊摊,那种对寻觅中的期待、吃到时的贪婪与兴奋的回忆温馨又甜蜜,那样的小吃才具有真正的强大的生命力。三合泥因为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多油多糖,吃多了极容易让人发腻,黄树山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每当客人吃完三合泥的时候,他都会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白茶,以解油腻。

三合泥,估计阅读文章的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听过这个名字没有实际吃到过。三合泥真称的上是成都小吃中的元老了,但现今已经几乎绝迹于都市生活,只有老成都才能回忆起老春熙路口那老字号三合泥的味道。

据说,三合泥是1926年由成都人黄树山与周大兴创立的,初由二人在九眼桥合作经营,后黄树山独自经营达30余年,并不断的研究改进,因为其营养丰富又价廉物美,受到群众的欢迎,被称为“九眼桥三合泥”。后改由古月胡甜食店经营,故又被称为“古月胡三合泥”。

黄树山老家金堂,住在成都九眼桥南的太平下街(今丝管路之一段,已被打造成有名的酒吧一条街),他制作的三合泥有三大特色,第一是用料。主料用的是大米、糯米和黄豆,其余有花生、核桃、蜜饯、红糖、白糖、猪油等,其中猪油最为与众不同,是以猪网油熬制,而没用猪板油,这可能是他的三合泥有特殊香味的原因之一。

黄氏三合泥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单锅小炒,现炒现卖。锅内先放一坨猪油烧烧化,至六成热时,再铲一坨三合泥半成品下锅,反复翻炒出香味,下花生碎和核桃碎继续炒至酥香,最后放入蜜饯颗子炒转即可。年轻人喜欢吃香酥的,老板就给炒起锅巴,酥而不糊,老年人可以炒得滋糯些,因人而异,嗜甜者可另加白糖,各取所需。总之味随客便,以求人人满意,以觉其香。一碗油汪汪、亮铮铮三合泥,用调羹一点一点舀进嘴里,细细抿嚼,香得透人。

记忆中那香喷喷油汪汪的三合泥应该是浅棕色的啊,而且里面还会有一些碎的花生仁、芝麻粒、核桃仁蜜饯果脯一类的等掺杂其中。吃在嘴里,那香、那甜、那糯、那嚼头。——平叔闲谭

三合泥因为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多油多糖,吃多了极容易让人发腻,黄树山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每当客人吃完三合泥的时候,他都会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白茶,以解油腻。到这里没有经历的人一定不知道红白茶是什么,其实它是什邡红白镇的特产,与其它茶类不同,此品多长于蓥华、红白山中有几百年树龄的野生茶树上,川人又称老鹰茶,有生津止渴,消食饱胀的效果,热天饮用更觉清凉,与三合泥堪称绝配,让人回味无穷。

老实说,我不是出生在那个物质贫乏时代的孩子,想象不出三合泥对于当时的孩子诱惑有多大,记得在网上看关于三合泥的一些文章时,有一位作者写自己小时候由爸爸牵着拐过无数漫长的小巷,去寻找三合泥的摊摊,那种对寻觅中的期待、吃到时的贪婪与兴奋的回忆温馨又甜蜜,那样的小吃才具有真正的强大的生命力。

三合泥如今消失不见也是存在着不少的原因的,在那个普遍缺乏油荤的年代,油腻浓甜的三合泥成为了解馋充饥、增进感情的最佳选择。现在物质丰富,糖果甜食层出不穷,三合泥的淘汰,也体现了美食界的物竞天择。即便卖相不好,高热量不健康,三合泥依旧是四川特色小吃,是四川美食文化的组成部分,期待着它的复兴。

最后,如果你也喜欢四川美食、川菜、小吃的话,记得点个关注,在文章下点赞、评论一下哦,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