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6日,“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在中國,對於敏的報道很少,他幾乎是一個鮮爲人知的人物。

很多人都在強調中國的氫彈是中國人自己發明的,因爲全世界的氫彈結構模型只有兩種,一種是美國的UT模型,也就是烏拉姆——泰勒模型(泰勒是楊振寧在芝加哥大學的博士論文導師);另外一種就是中國的于敏模型。氫彈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當原子彈引爆氫彈的時候,如何做到不讓原子彈在氫彈被完全點燃之前炸裂氫彈。于敏的模型解決了這個問題。

于敏是我們國家自己培養的“中國氫彈之父”

核爆炸

不過,很少有人注意到,不但中國的氫彈模型是本土發明的“真正原創”,連“中國的氫彈之父”也是本土培養的。

對我個人來說,我其實沒有接觸過於敏,我接觸過與中國的氫彈事業有直接關係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黃祖洽院士。當時2000年在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讀大學的時候,黃祖洽院士給我們上一些近代物理學前沿選講課程,在那個時候我就知道于敏與黃先生一樣,都是研究過中國的氫彈,但對於于敏的學習經歷,則是當時的我很模糊的。

過了很多年,我纔對于敏有了更多的瞭解。

于敏是1926年8月出生在天津,他的家境清寒,父親是一個小職員,母親也是普通的百姓家庭出身。當於敏高中畢業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病失去了工作,家裏經濟更加困難,無法支付他的大學學費。這個時候,天津有一家啓新洋灰公司給於敏提供了資助,但前提是于敏上大學需要學習工科。於是于敏在1944年考上了北京大學工學院的電機系——當時是抗日戰爭時期,1944年的北京大學是西南聯合大學的組成部分,所以按照這個推測,當時的于敏應該是在西南聯合大學的所在地昆明讀的大學。到了1946年,西南聯合大學解散,北京大學重新回到北京。于敏也在1946年從北京大學工學院轉入到了物理系進行學習。

于敏是我們國家自己培養的“中國氫彈之父”

于敏

1949年,全中國解放。于敏也大學畢業了,他考取了北京大學物理系的研究生。導師是張宗燧教授。我個人對張宗燧教授的瞭解也是來自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讀大學的時期,因爲張宗燧在那裏也工作過。我還看過中科院數學所的陸啓鏗院士回憶張宗燧院士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話我影響很深,是張宗燧對當時還年輕的陸啓鏗說的:“陸啓啊陸啓,我快死了。”這個故事發生在文革時期,張宗燧教授受到了迫害,在無助與傷痛中去世。

但是,張宗燧是中國理論物理的宗師級人物,據我看陸啓鏗的回憶文章,他提到張宗燧在多複變函數與量子場論色散關係方面有重要發現。張宗燧本身是英國劍橋大學的博士,與王竹溪是師兄弟,都是在劍橋讀統計物理出身。但後來張宗燧去了丹麥的哥本哈根學派那裏,學了一些最新的量子場論的東西,開始搞量子場論。

所以,等張宗燧回國到北京大學做教授,其實他是一個量子場論的專家。而於敏跟隨張宗燧做研究,估計是首先學了一些量子場論的知識。但是,不久張宗燧病了,由胡寧教授指導于敏的研究。胡寧比于敏大10歲,在加州理工學院拿的博士學位,他的學術經歷更加複雜一些,因爲他一開始跟馮卡門研究流體力學與湍流(這個經歷使得胡寧與周培源一樣都有流體力學的知識結構,所以更容易成爲廣義相對論的專家,因爲流體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主要數學工具是一樣的,就是偏微分方程組)。胡寧後來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跟泡利做了一段時間的量子理論與廣義相對論研究。

于敏是我們國家自己培養的“中國氫彈之父”

核彈原理

1951年,于敏在北京大學拿到研究生學位後(那個時候的新中國沒有授予博士學位的制度的),被張宗燧或者胡寧推薦到中國新成立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做助理研究員。這個近代物理研究所是我國第一個核科學研究基地。從此以後,于敏走上了核物理研究的道路,他在1956年晉升爲副研究員。1965年,于敏的工作關係調入了“九院”——開始更具體地研究核武器了。到了1967年,中國的第一顆氫彈就成功爆炸了。因此,從於敏進入“九院”工作到實現氫彈爆炸也就用了兩年多的時間。

所以,從學術師承關係上來看,張宗燧與胡寧是于敏的導師。從時間上來看,于敏在北京大學讀物理學研究生的時間只有3年,那就是從1949年到1951年。要注意的是,于敏在北京大學物理系讀本科的時間也是3年,即從1946年到1949年。從此以後,于敏沒有出國去攻讀過博士學位,也沒過出國訪問過。所以他與“中國的原子彈之父”鄧稼先不一樣,鄧稼先是美國普渡大學的博士,而於敏是完全由我們國家自己培養的“氫彈之父”——這說明在中國本土也可以培養出最一流的人才。

(文/張軒中,作者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物理學會會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