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個人又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支持和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坦誠相待,換位思考。換位思考的實質,就是設身處地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換位思考,顧名思義就是換個立場看問題,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換位思考的實質,就是設身處地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鬼谷子認爲,換位思考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關愛。因爲人們看待事物、處理問題,習慣於用主觀的、單一的思路進行思考,很難跳出自我設定的圈子,再加上每個人的生活環境、生活閱歷不同,工作能力和經驗也不盡相同,觀察事物的角度、分析問題的思路千差萬別。

{!-- PGC_COLUMN --}

有一個老奶奶,她有兩個女兒,老奶奶把兩個女兒撫養長大以後分別把她們嫁給了一個賣傘的和一個賣鞋的。可是老奶奶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她整天坐在路口哭,被人稱爲“哭婆婆”。

有一天有一位禪師來到這個小鎮上,看到了坐在路邊愁眉苦臉的老奶奶,就很好奇,問她爲什麼哭。老奶奶就說了自己的困惑。原來她每當天晴的時候,就想起了賣傘女兒的傘會賣不出去,因此傷心而哭;而每當天下雨的時候,又想起賣鞋女兒的鞋一定不好賣,因此也傷心落淚。

老禪師聽完以後笑了,他說:“下雨的時候,你要想賣傘女兒的生意好;天晴的時候,你要想賣鞋的女兒鞋賣得好,這樣你就不會哭了。”老奶奶於是換了一個想法以後,真的再也不哭了,而是每天高高興興地生活了。

換個思路,整個世界都會有大的改觀。現實生活中,很多衝動的話語就像利劍,會刺痛人的心臟;衝動的話語,比真槍實彈還要可怕,有着我們無法想象的破壞力。每個人又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支持和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坦誠相待,換位思考。

只有不斷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纔會理解對方、同情對方,從而尊重對方,而當你能夠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時候,你自然會獲得更多的理解和尊重。那麼,如何學會換位思考,體諒人心呢?

鬼谷子教給了我們三句話:

第一句話是:如果我是他,我需要怎樣

不管是什麼人,也不管他嘴上怎麼說,其實都非常在意自己在別人心裏的價值和評價,我們從心底裏期望得到他人的承認、尊重和讚賞。當這種心理需要得到滿足時,我們就會感覺心情愉快,充滿信心;

但倘若這種需要總是遭到他人的否定甚至有意的剝奪,我們不僅會情緒低落,有時還會因缺乏理智而出現攻擊性的言行。要知道,你的需求也許正是別人的需求,所以這時候就需要我們以己度人,換位思考了。

第二句話是: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怎樣

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不希望的正是別人所不希望的。雖然自私是人不可能完全拋下的劣根性,是人的天性,所以很多人考慮問題都不由自主地從自身利益出發,這都無可厚非。可是,當事情涉及的關係複雜化時,就不能純粹地以自我爲中心了,就必須從自我的感受出發去推敲別人。

第三句話是:如果我是對方,我的做法是什麼

如果你認爲別人的行爲不符合你的心意,或者傷害到了你的利益,那麼,你先不要抱怨,不要憤懣,你可以試着變換下位置,假設自己在對方的位置上你會如何選擇、如何行動。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當你真正站到對方的立場上時,你所做出的行爲跟對方是一樣的,只不過那個時候感覺受傷害的就成了別人。

鬼谷子認爲,用別人對自己不好的方式去對待別人,是小肚雞腸;用希望別人對你的方式來對待別人,是將心比心;用別人期望的方式來對待別人,是善解人意;爲對方着想,實際上是最樸素也是最高超的技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