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晚間,京東發佈了2019年第四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財報顯示,京東去年第四季度營收1707億元人民幣,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GAAP)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達36.33億元,營收和淨利潤高於市場預期。

2019年全年,京東集團淨收入爲57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9%,其中淨服務收入爲662億元,同比增長44.1%。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122億元,而2018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則爲-25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京東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增長211%至107億元,而2018年全年爲35億元。

淨利潤大增高於市場預期,加速獲取下沉用戶

從財報各項數據披露來看,京東在去年第四季度的經營表現好於市場預期,其中,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京東歸屬於普通股股東淨利潤達36.33億元,與2018年同期虧損48.05億元有着大幅改善。

京東的淨收入尤其是服務收入對淨利潤的提高有着明顯的貢獻。去年第四季度,京東淨收入爲1707億元,同比增長26.6%,其中淨商品銷售收入1497億元,同比增長24.5%;淨服務收入爲210億元,同比增長43.6%。

除了收入的增長外,成本的控制也對淨利潤有所作用。去年第四季度,京東的履約費用佔總收入的比例爲6.4%,較2018年同期的6.6%繼續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的活躍用戶重新進入增長軌道,而且呈現出明顯的加速增長態勢。京東四季度財報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達到3.62億,環比三季度末的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大幅增長2760萬,創下過去12個季度以來的新高,環比增長8.3%,增速相較於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的1.7%、3.5%和4.1%有明顯提高。

這一成績與京東發力下沉市場分不開。去年京東推出社交電商平臺“京喜”,定位爲三到六線下沉市場的用戶購物,在四季度的用戶增長中有70%來自這一區域。

京東零售CEO徐雷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疫情暴發前,京喜平臺的日均訂單量已超過100萬,“我們觀察到低線城市的用戶更喜歡社交屬性,衝動性購買比較多,轉化率也比較高。”

徐雷表示,目前京喜已經開展布局超過100個產業帶,未來的目標是連接1000個產業帶,這與目前京東主站的產銷供應鏈並不相同,“京喜供應鏈主要是以產地供應鏈爲主,所以我們跟京東物流也會一起去協同。”

此外,他提到在疫情之下,基於微信市場的小程序生態在短短的一個月裏得到了爆炸性的增長,“我們也會將京東的技術能力和商品能力,跟目前微信市場裏的各個小程序去尋求合作。 ”

疫情下老用戶迴流明顯,生鮮健康品類表現突出

對於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預期,京東預計該季度淨收入將同比增長至少10%,但這一預期只是京東當前的初步預期,可能會因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帶來不確定性而發生改變。

徐雷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電商市場確實會帶來一些挑戰,尤其是一些消費需求會被抑制,但京東老用戶的迴流較爲明顯。“從流量結構可以看到,京東新用戶的主動訪問和主動購物在提升,那麼未來我們將會通過向這部分用戶進行精細化運營,繼續去提升、改善他們的用戶體驗,讓他們成爲京東的長期用戶。”京東集團CFO黃德宣亦表示,京東用戶活動在最近幾周有所增加。

徐雷表示,疫情下,京東的商業模式讓供應商更加認識到與京東加強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在京東全渠道的建設將比以往更快,而且得到了供應商的積極參與。他透露,近期消費品、生鮮和健康品類的增長表現非常好,尤其是生鮮和健康品類。他相信,此次疫情後讓中國消費者乃至政府都會更加重視這些品類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所創造的社會價值。

徐雷認爲,疫情期間家電的需求的確有所減少,但疫情結束後這一需求會得到釋放,而且隨着各地區的情況好轉,家電品類的銷售也正在恢復。他強調,儘管疫情會對今年的家電銷售產生影響,但不會造成負增長。

新京報記者 陸一夫 編輯 趙澤 校對 張彥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