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願)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病毒的傳播途徑就一直是廣大市民關心的熱點話題,人民幣更是以其高流通性和頻繁轉手接觸倍受關注。

儘管2月15日央行曾在國新辦發佈會上提醒過公衆:人民幣現金回籠發放過程做到了衛生可控,對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回籠現金,採取紫外線或者高溫等消毒,存放14天以上再投放市場;對於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現金消毒以後,要求存放7天以上再投放市場。但仍有個別意外發生。

image

2月中下旬,家住無錫江陰市的李阿姨因懷疑三千多元人民幣現金上可能沾染"新冠肺炎病毒",把錢放到微波爐裏消毒,結果還不到一分鐘,微波爐就飄出了焦糊味。李阿姨慌忙取出現金,但爲時已晚,紙幣大部分碳化至黑色,再想花出去是不可能了。

李阿姨急忙跑到附近的銀行網點諮詢,但有的網點還沒開門,有的需要出示火燒的證明材料。

財聯社記者從中信銀行了解到,最終中信銀行江陰支行按照央行相關操作流程和現金規定,最大程度爲李阿姨避免損失。

據瞭解,由於"火燒幣"這種殘損幣比較特殊,碳化部分較多,無法通過儀器辨別,櫃員因此只能憑藉手工清分數量和鑑定真僞,操作難度較大。而且,"火燒幣"在清點過程中手輕輕一碰就往下掉渣,爲了防止二次破損,只能徒手小心翼翼地一張張揭開、攤平,再將紙幣粘在同等大小的白紙上。經過整整一下午努力,最終李阿姨全額兌換到了3125元嶄新的人民幣。

image

"在當前疫情防控的敏感時期,金融機構嚴格落實央行相關要求,從金融機構出來的,都是'乾淨錢'。"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儘管如此,還是鼓勵廣大市民儘量通過條碼支付、刷卡支付等非接觸式方式進行支付,盡最大可能阻斷疫情傳播風險。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將進一步加快推進移動支付領域工作,鼓勵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渠道全天候爲客戶提供金融投資、生活繳費、網絡購物等多項服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