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是造型藝術領域中最基礎的學科,使我們在觀察和描繪客觀物象的過程中,排除色彩因素的干撓,集中地去學習研究和掌握造型的基本規律,培養和提高準確、生動、概括地表現對象的造型能力。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曾指出:“素描是所有繪畫種類的淵源和靈魂”。

在素描練習中,形體的準確與否很大程度上是用平面兩維去評定的,用各種形體去概括或分割,在教學中應教授學生如何用平面圖形來包絡描繪的對象,以達到比例正確。當比例正確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繪畫,即完善形體,這一步將會檢驗學生對形體透視的掌握情況,而畫好正方體則是掌握透視規律的最佳方法,不論是平行透視,還是成角透視的透視關係,都不能放鬆練習,要有正確觀察物象透視的方法,通過目測找透視與比例,運用輔助線等,從而完成整體結構到局部結構的繪畫,這一步很重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後面繪畫纔會更有信心。而輪廓準確,還可以培養在學習上嚴格的作畫風格和求實的態度。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工具的性能都不熟悉,如何能達到運用自如?素描用筆種類多,從鉛筆入手較容易;鉛筆特點是色調層次豐富而細膩,既易固定,又易修改。光告訴學生“B”和“H”的區別沒用的,它只是理論上概念;重要的是要與實際結合;可以讓做個豎5橫9的表格,每排的第一格依次寫上8B、6B、4B、2B、2H;再就是每橫排格子用第一格標的鉛筆做明度漸變;學生看到畫完的表格會發現硬鉛與軟鉛調子的不同;也許2B的第一調子和6B的第四格調子是一樣的。這個表格可以練習多次,只有這樣才能熟悉工具的性能,什麼筆用什麼力度,才能畫出自己想要的調子。

素描和色彩是分不開的,除了石膏,其他物體是有顏色的,這就需要老師來引導學生認識什麼色彩對應什麼明度的調子。面對描繪對象,現在我們就可以鋪大色調了。注意!是大色調,把畫面上所有的面在腦中按明度深淺的循序排列出來,從最深的面入手畫大調,邊畫邊看排在前或後的面有沒有區別開來,還要不斷進行調整;要防止學生局部繪畫。

在大調子鋪完後,我們就要分析每兩個調子中間色調的微妙變化,如明暗交界線形狀寬窄,濃淡變化,在物體的亮部根據體面關係和固有色的差別,畫灰色調始終保持亮部和暗部之間色調深淺的恰當比例;在表現中間色調同時,儘量不要改變大的關係,要記得是完善而非改變,注意比較的去畫,不要反覆塗抹,並體現出物體質感的表現;這步要注意發揮學生的個性特徵,不必要求學生的風格必須和自己一樣。

另一方面,在素描基礎教學中,除了基本技能訓練,還要培養學生一定的藝術觀念,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藝術技能和藝術修養要兩手一起抓,學生纔會在深入刻畫時不會迷茫,對自己畫面要達到的效果胸有成竹。過分專注學生技巧訓練,不利於打開他們的眼界,繪畫變得機械,過分專注藝術風格流派;學生會形成眼高手低的局面,所以要協調兩者之間的關係,達到和諧。

全面檢查調整畫面,特別是整體和局部關係的處理是否協調,對影響整體的局部要捨棄。既要空間關係 ,質感等方面和對象保持一致,又要有鮮明的個體語言,畫面要有感染力和原創性。總之,在素描教學中,教師應盡一切所能立足學生角度出發,有的放矢,以寬容的姿態迎接學生繪畫的各種形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