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10月11日),橋樑專家、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橋樑研究一所所長呂宏奎告訴新京報記者,經分析可初步判斷事故系超載車輛偏載所致,事發高架橋爲獨柱墩橋,這種橋如遇車輛超載、偏載,容易發生橋樑傾覆。今日(10月11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現場瞭解到,涉事超載運輸車輛屬於無錫成功運輸有限公司,該公司老闆夫婦已於10月10日晚間被警方帶走調查。

事發當晚,王某女兒看到事發現場視頻中父親的車牌後,痛哭流涕,一度站不穩,情緒低落不肯喫飯,親屬及鄰居們都上門安慰。

高架側翻遇難者系單親爸爸,女兒看到車牌號站都站不住

據無錫官方通報,10月10日18時10分許,312國道K135處、錫港路上跨橋發生橋面側翻事故。經現場搜救確認,橋下共有3輛小車被壓,其中1輛系停放車輛(無人,駕駛員已找到),1輛車上共2人、已死亡,1輛車上有1人、已死亡。側翻橋面上共有5輛車,其中3輛小車、2輛卡車。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

━━━━━

無錫橋側翻遇難者鄰居:女兒看到父親車牌站都站不住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王某駕駛的白色轎車事發後被壓在側翻橋面下,目前王某已遇難。今日,王某鄰居告訴新京報記者,王某是一名單親父親,在某機牀製造公司任經理,家裏有個女兒,正在讀初三。鄰居介紹,王某一家是四川人,在無錫居住多年。事發當晚,王某女兒看到事發現場視頻中父親的車牌後,痛哭流涕,一度站不穩,情緒低落不肯喫飯,親屬及鄰居們都上門安慰。

新京報記者 倪兆中 徐天鶴 靳晴 編輯 潘佳錕 校對 柳寶慶

━━━━━

無錫橋側翻遇難者親屬:那是下班必經之路,誰都沒想到

高架側翻遇難者系單親爸爸,女兒看到車牌號站都站不住

▲事故現場有一輛黃色轎車被壓。視頻截圖

10月10日,無錫市312國道K135處、錫港路上跨橋發生橋面側翻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今日(10月11日),遇難者高女士親屬告訴新京報記者,事發處是高女士下班的必經之路,沒想到會發生意外。

事故發生後,網傳現場視頻顯示,有一輛黃色轎車被壓。新京報記者多方覈實瞭解到,當事黃色轎車內有一對母女,母親姓高。

高女士伯父王先生說,根據以往,事發時應該是高女士下班接女兒放學回家,事發處是必經之路。他看到網傳視頻,但畫面模糊難以辨認。後他到達現場尋找車內的母女二人未果。高女士嬸嬸說,目前,家屬已接到通知,正在處理相關事宜,具體情況不方便透露。

今日,高女士鄰居告訴新京報記者,高女士大概30多歲,平時話比較少,在一家幼兒園工作,女孩約五六歲,沒想到會發生意外。

新京報記者 倪兆中 俞金旻

━━━━━

值守民警:無錫側翻橋超載車輛所屬公司老闆已被帶走調查

無錫橋樑側翻事故持續引發關注。今日(10月11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現場瞭解到,涉事超載運輸車輛屬於無錫成功運輸有限公司,該公司老闆夫婦已於10月10日晚間被警方帶走調查。

高架側翻遇難者系單親爸爸,女兒看到車牌號站都站不住

▲涉事公司門口招牌中的金色字體已被拆除。新京報記者 康佳 攝

今日上午,有消息稱,涉事超載運輸車輛屬於無錫成功運輸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無錫成功運輸有限公司2014年9月成立,法定代表人是劉建萍。註冊資本500萬元,劉建萍持股80%,李進春持股20%。該公司年報中公開的相關聯繫方式無法接通。截至發稿,新京報記者未能聯繫上號主。搜索信息比對顯示,該聯繫方式系劉建萍所有。

今日下午,新京報記者來到無錫成功運輸有限公司所在位置,看到門口“無錫成功運輸有限公司”金字招牌中的金色字體已被拆除,但仍能看清公司名字。

現場值守的一名警務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證實,涉事超載運輸車輛屬於無錫成功運輸有限公司所有,“車是他們的,客戶也是他們的。”上述警務人員稱,該公司老闆夫婦已於10月10日晚間被公安機關帶走調查。

高架側翻遇難者系單親爸爸,女兒看到車牌號站都站不住

▲涉事公司停車場內停有警車,有民警值守。新京報記者 康佳 攝

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公司內部有約五六個籃球場大小的停車場,據稱原本停有貨車。上述警務人員稱:“現在那些貨車都被查扣了,已經不在裏面了。”記者還在停車場內看到廢棄槽罐、集裝箱、卡車頭等裝備。記者注意到,不時有該公司的客戶過來打聽情況。

另據附近居民介紹,該公司所在建築原爲工廠,後來工廠搬走,幾年前該公司搬至此處做物流。附近居民還稱,該公司停車場內原本停有很多大車,半掛車居多。此外,該公司門口常有大車進出,路面被壓壞,現在墊的鋼板。

高架側翻遇難者系單親爸爸,女兒看到車牌號站都站不住

▲據稱停車場內原本停有貨車,現只剩部分廢棄裝備。新京報記者 康佳 攝

無錫市委宣傳部今日5時許通報稱,經初步分析,橋面側翻系運輸車輛超載所致。

事發後的現場照片顯示,側翻橋面下方有一輛側翻的大貨車,所載的圓柱形鋼卷爲熱扎卷板,其中一卷張貼的合格證顯示,其質量爲28535kg。今日3時許,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5個外觀看起來同等大小的鋼卷。

根據無錫市交通運輸局2019年3月在官網發佈的車輛超限認定標準,六軸及六軸以上車輛,其車貨總重超過55噸的,被認定爲超限。

新京報記者 康佳 王洪春 周世玲 編輯 白馗 校對 何燕

━━━━━

橋樑專家分析無錫高架橋事故:獨柱墩橋遇超載偏載易傾覆

10月10日傍晚發生的江蘇無錫312國道高架橋側翻事故,已致3死2傷。今日(10月11日),橋樑專家、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橋樑研究一所所長呂宏奎告訴新京報記者,經分析可初步判斷事故系超載車輛偏載所致,事發高架橋爲獨柱墩橋,這種橋如遇車輛超載、偏載,容易發生橋樑傾覆。

高架側翻遇難者系單親爸爸,女兒看到車牌號站都站不住

▲專家稱事故橋樑爲獨柱墩橋,若偏載過大,易導致箱梁傾覆。受訪者供圖

獨柱墩橋遇超載、偏載易傾覆

據新京報此前報道,10月10日18時10分許,無錫市312國道K135處、錫港路上跨橋發生橋面側翻事故,已致3人死亡、2人受傷。

無錫市委宣傳部通報稱,經事故調查組初步分析,上跨橋側翻,系運輸車輛超載所致。

今日,橋樑專家、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橋樑研究一所所長呂宏奎,向新京報記者分析了此次事故。

呂宏奎說,根據網上公開資料和相關新聞報道,對事故進行初步判斷,可認爲橋樑垮塌最直接原因,是貨車的超載和偏載行駛。他說,在貨車超載、偏載作用下,橋樑受力失衡,從而造成側翻。

根據事故照片和視頻呈現的破壞形態,可推斷箱梁爲三跨連續預應力混凝土箱梁,爲直線橋,箱梁兩端設置有雙支座,中間兩個橋墩的墩頂僅在箱梁中心線上設置了一個單支座,屬於獨柱墩橋樑範疇。

呂宏奎表示,由於獨柱墩在橫橋向採用單支點支撐,在汽車偏載作用下,對結構的橫向抗傾覆穩定非常不利。

另據其他媒體報道,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建築科學工程師也介紹,國內高速公路與幹路連接的匝道大多是單墩,目的是充分利用地面空間,減少徵地,降低成本。但一旦單墩遭遇遠超設計荷載的重量,剛體更易被破壞,也更易傾覆。

高架側翻遇難者系單親爸爸,女兒看到車牌號站都站不住

▲救援現場,機械手臂支撐傾倒橋體。新京報記者 康佳 攝

“要千方百計限制超載車輛上橋”

近年來,國內多次發生橋樑傾覆事故。

呂宏奎告訴新京報記者,事故最終調查結論均與車輛大幅超載和偏載作用有關(引起事故車輛荷載爲原設計規範荷載取值的3至4倍),且大部分事故橋樑爲獨柱墩體系。

獨柱墩橋樑傾覆事故發生後,國內相關管理部門已經出臺了相應政策、規定和措施,以消除相關隱患。對此呂宏奎舉例,目前,在橋樑行業設計規範標準中,會提高箱梁的抗傾覆安全係數,而新橋設計中,也儘量避免採用獨柱墩的結構形式。

“現有的交通行業橋樑設計規範中,抗傾覆安全係數比過去有較大提高。”他說。

新京報記者在知網檢索發現,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的陰存欣、秦大航、包琦瑋在2013年4月17日發表的《基於抗扭失效的橋樑抗傾覆研究》一文曾指出,獨柱墩橋抗傾覆設計的主要措施,除了要在結構體系上釆取措施增加橋樑抗傾覆穩定性之外,還要“千方百計限制超載車輛上橋”。

論文中寫道:“嚴重超載的車輛對橋樑的損壞是一次性的和不可逆的,路政管理部門應該科學管理,賞罰分明,嚴格限制超載車輛上橋, 更不能讓重車在橋上集中排隊靠邊行駛。”

此外,文中也提及,由於嚴重超載和規範的空白,以及前期設計認識的可能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全國各地已經多次發生獨柱支承的彎橋和獨柱支承的直橋橋樑側傾、側滑、傾覆事故。

呂宏奎建議,對於既有已建成運營的獨柱墩橋樑,應按新的抗傾覆技術標準進行排查,必要時,進行相應加固改造,提高橋樑抗傾覆安全係數。

“而從城市管理的角度看,未來應進一步加強對超載超限車輛上橋的實時監控管理。”他說,同時,要結合當前智慧橋樑監測、互聯網和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對超載車輛上橋之前進行提前識別、及時預警攔截。此外,對橋樑結構的安全和健康狀況進行及時跟蹤監測,從而避免或減少類似事故的發生。

來源 新京報

編輯 翟翔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