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六部門發文將建設培育 逾萬家產教融合型企業)

爲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門印發《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改革試點,涉及政府企業學校行業社會等多元主體。開展試點總體定位是,爲推進產教融合改革樹立標杆,爲創新要素深度融合提供載體,爲推進政策組合創新開展試驗。

《實施方案》試點目標指出,將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試點佈局建設50個左右產教融合型城市,在試點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內打造形成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的產教融合型行業,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的產教融合型企業,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

國家發改委上述負責人表示,選擇50家城市開展試點,完全具備相應軟硬件基礎支撐。產教融合型城市建設將覆蓋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50家城市綜合平衡,除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較好的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外,每個省、自治區重點打造1家-2家改革標杆城市,這也是改革的基礎性要求。

財政部專家庫專家、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唐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實施方案》在此時印發,能有效引導職業院校、高等學校等教育機構更注重培養學生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同時也促進企業融入教學、輔導人才的積極性。此外,《實施方案》也將在一定程度促進相應基建和公共服務項目的建設。

從試點支持政策來看,《實施方案》提出,落實組合投融資和財政等政策激勵,強化產業和教育政策牽引。

發改委上述負責人表示,《實施方案》主要從兩個方面對試點工作進行支持。一方面,落實組合投融資和財政等激勵政策。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投資、企業投資、債券融資、開發性金融和產業投資基金等多種渠道,支持產教融合重大項目建設。各地全面落實社會力量舉辦教育可適用的優惠政策,形成清單向全社會發布。對經建設培育,認證爲產教融合型企業的,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另一方面,強化產業和教育政策牽引。鼓勵製造業企業爲新增產能和新上技改項目配套建設實訓設施。允許符合條件的試點企業在崗職工以工學交替等方式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校企共招、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以完善“雙一流”建設評價爲先導,探索教育評價體系體現產教融合發展導向。對先行先試、成效明顯的地方和高校在招生計劃安排、建設項目投資、學位(專業)點設置方面予以傾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落實投融資和財政等激勵政策,需要金融和財政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資金支持和投融資便利,特別是組織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發展,落實社會力量辦學的政策措施。

唐川表示,從各方的職能屬性來看,金融與財政支持產教融合勢必對應的是不同的方式。金融機構支持產教融合會以回款偏中短期的項目爲主,包括政府與企業共建的教育基礎設施和系統建設項目,職業培訓類的項目,以及對在職人士進行學費支持的消費信貸服務等等。而財政會從更高層面來統籌教育資源,包括以政府付費和直接投資模式建設相關項目,針對企業和院校的產教融合經費補貼,以及貧困生補貼等等。在財政專項資金方面,除預算內教育支出和統籌政策性銀行資金外,預計未來也會有部分項目以專項債形式進行融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