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鉀肥大王"重整謎局:營收百億卻被439萬債務壓垮?

秦梟

昔日的"鉀肥之王"、2018年銷售收入接近180億元的鹽湖股份(000792.SZ),如今卻被一筆約439萬元的欠款拖入到重整中。

近日,鹽湖股份發佈公告稱,收到青海西寧中院的裁定書,受理債權人格爾木泰山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山實業")對公司的重整申請,並指定鹽湖股份清算組擔任鹽湖股份管理人。

《中國經營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鹽湖股份證券部人士處獲悉,目前工作組已經進入廠區進行覈算,此次重整或不僅涉及債務方面,業務方面或許也會出現調整。只要能讓上市公司輕裝上陣,扭虧爲盈,重整都有可能,但在重整方案出來之前,一切爲時尚早。

被400餘萬元欠款拖垮

鹽湖股份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當時的青海鉀肥廠是新中國第一家鉀肥生產企業。

如今,鹽湖股份的鉀肥生產主要依託察爾汗鹽湖的鉀鹽資源。"察爾汗"是蒙古語的音意,意爲"鹽的世界"。察爾汗鹽湖總面積爲5856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可溶性鉀鎂鹽礦牀。湖中蘊藏着極爲豐富的鉀、鈉、鎂、硼、鋰、溴等自然資源,總儲量爲600多億噸,其中僅氯化鉀表內儲量爲5.4億噸,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97%。

依託鹽湖豐富的礦產資源,鹽湖股份在60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建設起一套年產500萬噸的氯化鉀生產裝置,一躍成爲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

然而,即便擁有耕耘多年並形成規模優勢的鉀肥產品,2017年鹽湖股份仍然在其上市20年後淨利潤首次虧損41.59億元。這樣的虧損數額也讓鹽湖股份在2017年A股虧損上市公司中高居第五名。

在接下來的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鹽湖股份淨利潤更是連續虧損,分別虧損34.47億元和4.15億元。

而在資本市場上,近兩年間,鹽湖股份的市值跌去了逾300億元。

鹽湖股份股價最高點在2017年9月27日,彼時,其盤中股價一度達到20.68元/股(前復權,下同),當日收盤價爲19.46元/股,市值爲542.17億元。而截至2019年10月10日收盤,鹽湖股份股價爲8.17元/股,市值爲228億元。

隨着業績連續虧損,鹽湖股份的問題也隨之接踵而至,從2019年8月份開始,鹽湖股份已經多次陷入債務糾紛。截至今年9月3日,鹽湖股份及其子公司涉及訴訟事項共計205件,主要涉及鹽湖鎂業、鹽湖海納在項目建設、日常生產經營相關的買賣合同。

同時,訴訟也導致鹽湖股份銀行賬戶屢被凍結。9月28日,鹽湖股份方面披露,該公司及子公司已有銀行賬戶70個,合計實際被凍結金額約爲2億元,另有1.26億元銀行貸款逾期。

不過,這並不是鹽湖股份所有債務的體現,截至2019年6月底,鹽湖股份僅短期借款就達69.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負債125.3億元,兩者合計近195億元。

然而,壓垮鹽湖股份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其所欠泰山實業400餘萬元的債務。

自2013年以來,泰山實業與鹽湖股份簽訂了多份業務承包合同與勞務用工合同,約定由泰山實業向鹽湖股份多個項目提供設備維護檢修、職工餐飲勞務等服務。相關合同簽訂後,泰山實業已按照合同約定如期履行了相應的合同義務,但截至2019年7月9日,鹽湖股份仍欠付泰山實業公司勞務款約439萬元。

8月15日,泰山實業便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餘額約439萬元,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爲由,向法院申請對鹽湖股份破產重整。

9月30日,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泰山實業對鹽湖股份的重整申請,並指定鹽湖股份清算組擔任鹽湖股份管理人。

鹽湖股份方面表示,如果公司實施重整,有利於優化其資產負債結構,提升持續經營及盈利能力。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鹽湖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處瞭解到,目前工作組已經進入廠區進行覈算,目前還沒有形成具體的重整方案。

"鎂"夢難繼

不僅是上市公司,鹽湖股份子公司鹽湖鎂業或同樣進入重整。

鹽湖鎂業正是鹽湖股份歷時八年重金打造的金屬鎂一體化項目。

2010年,鹽湖股份開啓了"金屬鎂一體化"這個猶如"噩夢"一般的項目,投資屢次超出預算,竣工時間屢次往後推遲。

據瞭解,金屬鎂一體化項目設計之初的預計投資額約爲200億元。而在2018年5月4日,鹽湖股份回覆深交所問詢公告表示,八年間,經過三次修改預算,鹽湖股份在金屬鎂一體化項目中的投資資金已經達到386.45億元,相較設計之初超出93.2%。

鹽湖股份對"鎂"孜孜不倦追求,重金投入,但產生的效益卻不盡如人意。

2017年,因金屬鎂一體化項目部分裝置由於項目建設期延長,項目投資額增加,技術工藝未達標等原因產生減值跡象,計提在建工程減值準備7.62億元,導致鹽湖鎂業淨利潤虧損31.98億元。

2018年,鹽湖鎂業淨利潤虧損47.2億元。公告稱,由於產業鏈的特性,上下游裝置環環相扣,互相制約,建設期延長、工程建設管理費和資本化利息增加,整體負荷提升較慢,現大部分裝置均已轉固,工資、折舊、利息等費用進入經營成本,大部分裝置高進低出,對項目整體效益造成較大影響。

2019年上半年鹽湖鎂業再度虧損,這次的原因是由於設備故障、資金困難、資源配置、原材料採購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導致生產未能按計劃實施,造成虧損17.8億元。

兩年半的時間虧損近百億元,也遭致股東們的不滿。

9月10日,鹽湖鎂業的7位股東以違反投資協議與公司章程,致使項目投資額嚴重超概,且效果未達預期爲由,向法院提起訴訟並索賠。涉訴金額合計3.82億元。

2019年10月8日,鹽湖股份收到下屬控股子公司鹽湖鎂業的《告知書》。《告知書》稱,鹽湖鎂業收到債權人森海化工的《重整申請通知書》,森海化工以鹽湖鎂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爲由,向西寧中院申請對鹽湖鎂業進行重整。

在此之前,9月28日,鹽湖股份另一子公司鹽湖海納也被債權人向法院申請重整。更早些時候的2018年9月,鹽湖股份間接控股子公司青海鹽湖海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已進行重整。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鹽湖股份的重整仍處於法院調查階段,並沒有進入實質性重整階段。

同時,該工作人員表示,此次重整或不僅涉及債務方面,業務方面或許也會出現調整。但在重整方案出來之前,一切爲時尚早。

(責任編輯:任憲奎 CF001)

而在資本市場上,近兩年間,鹽湖股份的市值跌去了逾300億元。

鹽湖股份股價最高點在2017年9月27日,彼時,其盤中股價一度達到20.68元/股(前復權,下同),當日收盤價爲19.46元/股,市值爲542.17億元。而截至2019年10月10日收盤,鹽湖股份股價爲8.17元/股,市值爲228億元。

隨着業績連續虧損,鹽湖股份的問題也隨之接踵而至,從2019年8月份開始,鹽湖股份已經多次陷入債務糾紛。截至今年9月3日,鹽湖股份及其子公司涉及訴訟事項共計205件,主要涉及鹽湖鎂業、鹽湖海納在項目建設、日常生產經營相關的買賣合同。

同時,訴訟也導致鹽湖股份銀行賬戶屢被凍結。9月28日,鹽湖股份方面披露,該公司及子公司已有銀行賬戶70個,合計實際被凍結金額約爲2億元,另有1.26億元銀行貸款逾期。

不過,這並不是鹽湖股份所有債務的體現,截至2019年6月底,鹽湖股份僅短期借款就達69.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負債125.3億元,兩者合計近195億元。

然而,壓垮鹽湖股份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其所欠泰山實業400餘萬元的債務。

自2013年以來,泰山實業與鹽湖股份簽訂了多份業務承包合同與勞務用工合同,約定由泰山實業向鹽湖股份多個項目提供設備維護檢修、職工餐飲勞務等服務。相關合同簽訂後,泰山實業已按照合同約定如期履行了相應的合同義務,但截至2019年7月9日,鹽湖股份仍欠付泰山實業公司勞務款約439萬元。

8月15日,泰山實業便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餘額約439萬元,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爲由,向法院申請對鹽湖股份破產重整。

9月30日,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泰山實業對鹽湖股份的重整申請,並指定鹽湖股份清算組擔任鹽湖股份管理人。

鹽湖股份方面表示,如果公司實施重整,有利於優化其資產負債結構,提升持續經營及盈利能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