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胡歌出現在《攀登者》北大路演現場,雖然沒有在現場,但是聽到胡歌的一句“雖然我沒有去體驗生活,但是我有生活體驗”,又get 到滿滿的正能量。

《攀登者》路演|胡歌:雖然我沒有去體驗生活,但是我有生活體驗

的確,胡歌,兩個字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很多人開始喜歡胡歌是從仙劍開始的。而我是從胡歌的一本書《幸福的拾荒者》開始真正喜歡胡歌的,雖然那個時候他早已不是當年英俊帥氣的樣子,但是他的思想內涵卻讓人無比着迷。

12年前,胡歌遭遇了嚴重的車禍,女助手張冕身亡,他自己身受重傷,脖子和右眼縫合了100多針,四天內兩次全身麻醉的手術,臉部幾近毀容,胡歌的人生似乎跌到了谷底。

對於一個偶像人氣明星,面對一個看臉的時代,連胡歌自己也認爲自己的前路堪憂。

但醒來的第一句話,胡歌問的不是自己,而是:“其他人還好嗎?”

一個人嗯修養品質,總是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來的。

得知助理張冕不幸遇難,胡歌縫了針而不能哭的眼睛,忍不住流淚了。他把頭放得很低,讓眼淚直直地滾落下來。

“如果不是張冕讓我坐到後排好好睡一覺,如果坐在副駕駛的是我不是她,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在她身上了。”

而面對年輕的司機,胡歌作爲受害者,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給予無盡的責罵,他堅持繼續聘用司機,“如果我也不能原諒他,那他接下來的路真的會很難走。”

很長一段時間,胡歌帶着黑框眼鏡,用右邊的劉海遮住自己的疤痕,在拍攝時,也儘量避免這個視角。

鏡頭前的掩飾,突然生出的怯懦。很多人都是,胡歌變了。

24歲的他看着鏡子裏的自己,看着那道疤。胡歌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這個疤痕永遠也好不了,怎麼辦?

有一天,他突然想通,“這場車禍毀掉的不是我的臉,而是我的面具。”

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胡歌曾說,在那段最消沉、無助的日子裏,是閱讀讓他找到了活着的意義。

康復治療時,胡歌重新拾起了因爲工作冷落很久的閱讀,他一直說,是閱讀讓他找到了活着的意義。黃磊推薦給他的柏楊大師的書、易中天老師的《百家講壇》、古今中外的經典名篇、詩歌,成爲那段最黑暗艱難時光的精神寄託。

直到現在,他依然保持着這個好習慣,只要一有時間,他就藏在機場、酒店、片場的某個角落裏,與書的作者進行靈魂深處的交流

即使在後來的琅琊榜,獵場等劇中,再獲佳績,他還是一如既往地不斷學習提升自己

並寫了《幸福的拾荒者》這本書,記錄了他自遭遇車禍後的一些事情,從那本書,我們可以感受到胡歌對待生活的態度。

他也在自己的微電影《讀自己》中說到:如果皮囊難以修復,我願意用思想去填滿它。

《攀登者》路演|胡歌:雖然我沒有去體驗生活,但是我有生活體驗

在人的一生,總是會遇到這樣活着那樣的不順,最重要的是學會排遣和擁有從頭再來的勇氣。

這很難,但是胡歌做到了。

最後,願我們都有不斷和太陽賽跑的毅力,有不斷穿過泥濘之路的勇氣,有不斷追求光明的執着。更重要的是在這些過程中能有從頭再來的勇氣,如胡歌一般。

《攀登者》路演|胡歌:雖然我沒有去體驗生活,但是我有生活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