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南華早報刊文《深圳的經濟規模比香港大。但規模重要嗎?》

文章稱,去年,香港經濟增長3%,而深圳僅爲7.6%,但就人均收入、文化和教育發展等方面而言,香港仍有深圳無法企及的優勢。

去年被深圳超越,引發了一部分人的擔憂:香港已失去增長動力和對內地的吸引力——儘管它在幫助香港從一個落後的農村地區轉變爲中國高科技中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章稱,隨着深圳經濟的增長,追趕香港的遊戲似乎已經結束了,當人們討論下一個將被深圳超越的城市時,很少人會注意數據反應的細節問題。多年來,深圳的經濟增長速度一直超過香港,但這主要是因爲深圳的發展基數較低。

去年,香港經濟增長3%,至2.85萬億港元(合3630.9億美元),而深圳經濟增長7.6%,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8年的官方匯率計算,相當於2.87萬億港元。深圳作爲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一直站在中國面向國際的最前列,它已經正式從過去的“藍領”轉型爲國際高科技研發中心。

文章稱,深圳現在被稱爲中國的硅谷,在科技和電信領域有幾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包括華爲、騰訊控股和無人機制造商大疆創新。但深圳所謂的“超越香港”,只是指以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經濟規模,而衡量發展水平和個人財富更有意義的是人均收入。

例如,香港的高等教育排名居亞洲首位;中國有三所大學躋身世界大學前50強,四所大學躋身亞洲大學前10名。在這方面,深圳大學落在了後面,深圳大學是中國唯一一所進入前100名的大學,排名第91位。

此外,香港2017年的人均收入爲46,194美元,位居世界前列,高於工業化國家組成的七國集團的平均水平。據估計,深圳2018年的生產總值達到了2.7萬美元。但事實上,這座城市有超過2500萬的常住居民,其中許多人是沒有戶口的農民工。

因此,與香港740萬人口相比,深圳實際人均收入約爲14448美元,不到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三分之一。而事實上,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早在1991年香港的人均收入就已達到15 466美元。

總體來看,香港比深圳富裕得多,另外一組數據數據或許可以證明這一點。據悉,中國是世界第四大對外投資國,2017年香港企業在全球投資1.8萬億美元。數據顯示,在中國內地的外商直接投資中,香港佔近一半,擁有36萬個項目。

文章最後指出,香港被國際公認爲“亞洲的世界城市”,理由是多方面的,而不僅僅是因爲它的經濟規模。香港在經濟競爭力方面,排在世界第二,而在金融影響力方面,僅落後倫敦和紐約位居第三。但不可否認的是,深圳依然還有很大的潛力,未來能否全面超越香港主要取決於它自己,或許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