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记者夏阳8月3日报道:在上海,有这样一家你绝不能忽视的本地银行,它发行了上海近400万张工会会员服务卡、在上海9个郊区布局了240多家网点,它更为沪上一万多家小微企业提供了上千亿的贷款、在上海涉农贷款中稳坐“头把交椅”,它就是脱胎于上海农村信用社的上海农商银行。目前,上海正处于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期,上海农商银行将如何做好小微、科创、“三农”方面的服务工作?

8月2日,上海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徐力在“2018对话上海国企领导全媒体大型访谈活动”现场表示,小微、科创、“三农”是上海农商银行的三把“亮剑”,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这些方面的优势,要做到支持有力度、对象有广度、服务有温度。

全生命周期服务科创企业

“在科技融资的贷款方面,上海农商银行走的比较早。”徐力解释道,早在2012年,就在张江核心园区设立上海市首家科技支行——张江科技支行。今年,上海农商银行又计划在国家双创基地之一的杨浦区成立双创支行。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农商行全行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逾200亿元。

以最先建立张江科技支行为例,上海农商银行以此为着力点构建了以科技支行为龙头、30家科技金融服务特色支行为支撑的专营体系。2018年6月末,张江科技支行科技贷款余额逾36亿元。徐力表示,现在上海共有7家挂牌的科技支行,上海农商行占比36%,这些都体现了上海农商行不断提高服务科创企业能力的支持力度,服务上海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科创中心的决心。

科创型企业的风险判定一直是银行业的痛点,针对这个问题,徐力表示,科创企业的培育育过程是比较漫长,对其服务要从创业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整个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概念来做。例如,和知名的私募基金合作,借助其专业水平和对行业的熟悉,在科创企业的初创期就介入。

上海农商行的“鑫动能”“鑫科贷”等产品注重服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很多科创企业一开始就是农商行的客户,到现在都一直还愿意和农商行做业务,因为我们从小长大开始给它提供服务,共同成长。”徐力说。

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徐力透露,截止今年6月末,上海农商银行国标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300亿元,在上海市全部中外资法人银行中位列第一,为上万家小微企业提供服务。“这个数字在上海的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责任重大。”

小微企业贷款难做,上海农商行是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的?徐力认为,小微贷款业务做大做多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和区、镇一级政府保持比较密切的关系,有利于寻觅优质客户。例如,批量地从政府下属的产业园区中获得客户,而且可以做到知根知底。第二,和沪上大型国企合作,服务其供应链。拿光明集团举例子,有几万个中小企业提供上下游服务,通过分析其付款情况就可获悉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经营状况,上海农商行在没有抵押物的情况下也可以做贷款业务。第三,和互联网公司做合作,利用大数据分析企业状况。比如,可以通过小微企业的快递数据分析看得出企业的经营情况。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的实际需求,上海农商银行提供了“无还本续贷”产品,对经营情况良好的企业不需要先还款再贷款,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收款存在不确定性和周期性等问题。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中小办上海中小企业的相关评选中,上海农商银行连续多年荣获“上海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杰出合作伙伴”殊荣。

服务三农不留空白

目前,上海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逾470亿元,全市排名第一。徐力补充到,按照市委未来上海“农业要更强、农村要更美、农民要更富”的要求,农商行未来将从以下三点着手推进。

一是与市农委合作探索推动建立农业产业引导基金,深化与社会资本的合作,积极探索科技型农业企业投贷联动业务。二是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与河道整治工程,参与崇明生态岛建设。三是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积极拓展各种规模农业经营主体,加强与大型涉农企业的产融合作,支持其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服务社区是上海农商银行一直以来坚持的特色之一,尤其是上海农商银行大量网点扎根郊区,为当地居民享受金融服务提供了保障。

“很多的地方只有农商行一家网点,网点的布局和民生高度相关,解决最后十公里的问题。”徐力特意讲了一个小例子:去年,奉贤邵厂支行由于经营问题需要搬迁。当地居民反应很大,因为这个网点关掉以后,当地就没有银行了。了解实际需求后,农商行确定通过设立自助银行的方式继续为当地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据记者了解,邵厂当地目前保持有2台取款机、2台存取款一体机和1台多媒体查询机,同时配备专人指导当地居民使用。

改革开放再出发新征程上铸品牌——2018“对话上海国企领导”全媒体大型访谈由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上海市国资委指导,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东方广播中心联合主办,新华社客户端、中国金融信息网、金融世界、第一财经、东方网提供媒体支持。月星集团全程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