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的研究部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中國經濟轉型已啓動多年,但A股市場存量資產中,多數是傳統行業,這使得A股的投資吸引力下降。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149只,發行份額達3164.23億份,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合計佔比高達71.68%,權益類基金產品成爲發行市場當之無愧的王者。

(原標題:解碼A股“錢潮”:大類資產輪動開啓新週期)

3月2日,一則FOF發行“爆款”的消息震動了基金業——限售20億元的興全優選進取三個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確認配售比例爲17.65%。以此推算,3月2日一天,這隻新FOF吸金113.29億元。

這個現象讓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張婷(化名)難以理解。“FOF買的是基金,不是直接買股票,竟然也有百億資金搶購,只能說投資者真的是有些瘋狂了。”她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

投資者的這股狂買勁兒不理智?多數人驚歎之時,基金經理已接受了一個事實:境內大類資產配置向A股輪動剛剛開始,且正處於從被動向主動的良性演進之中。這即是A股資金面“錢潮”滾滾的真實密碼。

權益爲王新氣象

春江水暖“基”先知。2020年的頭兩個月,新基金髮行的主戰場迅速從固收產品轉換成權益產品。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149只,發行份額達3164.23億份,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合計佔比高達71.68%,權益類基金產品成爲發行市場當之無愧的王者。

數據對比會更直觀地反映出權益爲王的新氣象:2019年前2個月共有115只基金成立,合計發行份額僅有832.62億份,遠低於2020年同期;而統計2019年新基金髮行中權益產品的結構,2019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髮行份額合計佔總發行份額的35.88%,也遠低於今年以來的同類佔比。

但權益熱賣、爆款頻出,釋放出什麼樣的信號?張婷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與銷售部門的溝通和與部分投資者的直接接觸中,她明顯感覺到,多數客戶並非爲短線客或新手,他們對市場的認知和對長期投資思路的認可是入市主要原因。“在對A股前景看好的大背景下,爆款基金向更多公司蔓延,這不像短線交易者的行爲。”張婷說。

兩大核心變量

在外界眼裏,資金看好A股,似乎是被短期財富效應吸引而來,搏殺的是短期暴漲的收益。但在部分基金經理眼裏,兩大核心變量的觸發纔是今年以來資金進入A股的根本原因。

第一個核心變量是大類資產配置輪動啓動新週期,而A股將在新週期中扮演重要角色。博道基金投資部副總經理張迎軍認爲,過去兩年中,隨着房地產、信託等類別資產增長分別見頂回落,境內居民大類資產中長期重新配置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境內的大類資產向A股轉移只是剛剛開始。未來境內資產向股市轉移可能會有兩個特徵:這是一個被動行爲,因爲其他類別資產回報率不高;如果參與者利益趨於一致,有可能形成長期牛市。”張迎軍說。

第二個核心變量是在科創板出爐的背景下,A股增量上市公司與中國經濟轉型趨勢愈發一致,投資A股與投資未來的兩條線漸行漸近。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的研究部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中國經濟轉型已啓動多年,但A股市場存量資產中,多數是傳統行業,這使得A股的投資吸引力下降。隨着越來越多符合經濟轉型方向的企業上市,尤其是在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之後,這類公司權重不斷增加,股市吸引力會大幅提升。

“從結構看,符合經濟轉型方向的領域都走出了獨立行情,例如曾經的蘋果產業鏈、新能源等,這充分說明A股只有不斷提升面向未來的上市公司佔比,纔有可能啓動真正意義上的牛市。”該負責人說,“而現在這個趨勢正在強化。”

更注重長期業績

雖然A股“錢潮”滾滾,但公募基金業卻一改以往藉機擴大規模的思路,開始權衡規模與持有人利益的匹配,將“長錢”作爲服務對象。

針對近期部分基金限售、限購的現象,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劉有華表示,限制規模,首先是擔心大量的申購造成規模上的失控,導致遠遠超過產品募集計劃的情況發生,將對產品的投資環節造成一定影響。其次,爲了公平起見,在控制規模的背景下,採用配售機制,是爲了保證每位投資者公平的最好措施。

劉有華表示,目前市場上的明星基金效應非常明顯,造成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新產品扎堆發行的現象。一般認爲,規模和業績不可並存,在基金認購熱潮下,讓基金公司不得不在業績和規模上作出二選一的決策,越來越多的基金髮行時限制規模,這是一件好事,說明國內基金行業越來越成熟,並且基金公司變得更加註重長期業績,是對投資人利益的一種保護。

相關文章